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三月初二日,65岁的大明天子朱棣在北京举行了一次大阅兵。安远侯柳升、遂安伯陈英领中军,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领左掖,成山侯王通、兴安伯徐亨领右掖,武安侯郑亨、保定侯孟瑛领左哨,阳武侯薛禄、新宁伯谭忠领右哨,宁阳侯陈懋,忠勇王金忠为前锋,安顺伯薛贵,恭顺伯吴克忠扈从在皇帝陛下身边。
明军这次大规模调动,是为了第五次北伐做准备。然而几天后朱棣收到了一条让他心情极为复杂的消息:六弟楚王朱桢于二月二十二日薨逝。自打他接连削弱了秦藩、晋藩和周藩之后,楚藩就是宗室诸王中实力最强的一个。朱桢本人“恭慎畏事,执守礼法”,让他这个四哥一直找不到削弱楚藩的借口。现在弟弟薨逝了,朱棣总算可以松一口气。
但是楚王从小和燕王一起长大,俩人也曾在凤阳的演武场上挥洒过汗水和泪水。朱棣老了,自然容易念旧。他下旨辍视朝七日,给弟弟赐谥曰昭。谥法容仪恭美曰昭,算是一个佳谥。四月初四日,大军出发。朱棣当然不会想到,这是他最后一次亲征。而皇帝和楚王在同一年去世,也算是为楚藩在永乐朝的表现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楚王府的来历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七日,燕王朱棣在南京奉天殿登基,成为了大明王朝第三位皇帝。七月初八日,封国武昌的楚王朱桢就赶到了京师。作为各地宗藩之中最早前来朝觐新君的亲王,朱桢自然有不得已的苦衷。
朱桢生于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三月初三日,太祖朱元璋第六子,生母胡充妃,开国元勋定远侯王弼的女婿。就在他出生的前两天,朱元璋刚刚从武昌前线回到金陵。这一战彻底消灭了陈友谅政权的残余势力,心情大好的朱元璋看到刚出生的朱桢做出承诺,“楚昭王桢,太祖第六子。始生时,平武昌报适至,太祖喜曰:‘子长,以楚封之。’”
朱重八朱元璋没有食言,洪武三年(1370年)朱桢被封为楚王,洪武十四年(1381年)之国武昌。这位楚王殿下坐镇湖广二十年,称得上位高权重,威名赫赫。因此当靖难战争爆发后,很多人都希望朱桢能够出面,调停朝廷和燕王之间的矛盾。
那么楚王的态度是什么呢?大概率是站在朝廷这一边。封国荆州的湘王朱柏,靖难战争开始前就被逼自尽。而实力远远强于湘王的朱桢却安然无恙,这还不说明什么问题吗?此外《永乐大典》的编修包彝古在建文年间曾经写过一篇书稿给楚王,里面有许多“干犯语”。“庚辰,通政司言黄岩县民告豪民持建文时士人包彝古所进楚王书槁,与众聚观书,中有干犯语,请赴法司治之。”所谓的干犯语,自然是对反贼朱棣的不敬之语。
永乐初年有些飘
因此朱棣登基不久,就把湖广行都司都指挥同知薛鹏、都指挥佥事徐义调离湖广,又把湖广按察使黄信、布政司参议李至刚都抽调入京。这些军政官员的调动,充分显示了朱棣对于楚藩的忌惮,这也是朱桢急于入朝表明心迹的根本原因。不过由于惯性的推动,在永乐朝初年,楚王府还是有不少颇犯朱棣忌讳的举动。
整修王府
自朱桢之国,到朱棣篡位,中间已历二十年之久,对王府整修一二确实也无可厚非。但是朱棣很不爽,“今后宫为建文所焚,东宫亦皆折毁,而未敢兴造。贤弟幸体斯意,府中宫室损坏者,姑用护卫之人随时修葺。”不要打武昌府军民的主意。
楚府铁牌
湖广都司上报朝廷,称楚王府给了他们一面铁牌,晚上宵禁之后王府要是派人出城,以此作为凭证。朱棣一看就头大,这又是要闹哪一出?“上以书谕楚王桢曰:‘朕昔守北藩,地连边塞,与胡虏相接,实为重镇。护卫巡视王城及栏马墙圆牌皆朝廷所降,初无夜开城门铁牌。况国家旧制,在外各城门锁钥皆属都司军卫。今王府自出此牌,礼非所宜。贤弟贤明孝友,恪慎周详,为亲藩表率。即宜停革,以副倚重之意。’”
朱棣擅买人口
除了楚王本人,世子朱孟烷也不让人省心。他在南京见到四伯朱棣以后,提了一个要求,想派人去河南境内买人口。《金瓶梅》里面光涉及到“人口买卖”的情节就有十九回,说明此事在明朝十分常见和猖獗。
王府为什么要买人口呢?当然是买回去作为仆役,里面很可能不乏年轻漂亮的女孩子,以及自行净身的阉人,这些其实都是大明开国之时严令禁止的行为。朱棣都快被气乐了,他耐着性子亲手写了一道敕书给侄子,“甲子,楚世子孟烷奏欲遣人于河南境内买人口,赐手敕谕曰:‘昔秦愍王遣于浙江买人口,太祖皇帝闻而怒之。秦府官属及浙江郡县承行者皆被罪,前鉴不远也。且河南汝伯父周王封地,汝所遣人入其境,或有纵恣违礼,将斥为尔之过,可不虑乎?况此举非出汝父意,其已之。’”
不过永乐四年(1406年)齐王朱榑因罪被废为庶人,各地宗室都受到了极大的震慑,没想到四哥竟然玩真的。最善于察言观色的朱桢立刻约束本府上至世子、郡王,下至官员、内使,要求他们小心谨慎,不可再像以前那样造次。
幡然醒悟的楚王家族
有了齐王的教训在前,楚王家族开始夹着尾巴做人,他们和朝廷之间的关系也迅速缓和。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徐皇后崩,各地王府派来京师行礼的都是本府承奉(王府内使),唯有周王府和楚王府派的是世子。周府可以理解,毕竟周王朱橚是朱棣一奶同胞的亲弟弟。而楚世子朱孟烷的到来,说明楚藩和朝廷的关系有了实质性的改善。
永乐六年(1408年)年底,交趾总兵官、黔国公沐晟在和叛寇简定的战斗中失利,包括都督佥事吕毅,兵部尚书刘儁,交趾布政司参政刘昱等文武高官都死于阵中。消息传到南京,朱棣勃然大怒,命此前郡县安南的第一功臣英国公张辅再度挂帅出征。
张辅为了打好这一仗,广西、广东、湖广、四川、浙江、福建、江西、贵州、云南各都指挥使司,镇江等十三卫共发兵四万。而楚府、辽府和宁府护卫军也发兵七千,跟着英国公一起南下交趾:“壬午,命英国公张辅佩征虏副将军印,充总兵官。清远侯王友副总兵,率兵征交趾叛寇。仍会和征夷将军、黔国公沐晟等协力行事。”
当年七月,淇国公丘福率十万大军北征鞑靼。未曾想这位老将轻敌冒进,仅仅率领千余骑兵就敢奔袭鞑靼大营,最终中伏战死。这是比此前沐晟在安南更惨重的失败,连丘福都靠不住,那只有朱棣自己出马了。
朱棣为了这次亲征,做了一次全国总动员,实际上也是想摸一摸各地都司以及各王府的硬实力。永康侯徐忠等选练南京各卫步骑三万,宁阳伯陈懋选练陕西属卫及庆、秦二王府护卫步骑万九千,江阴侯吴高选练山西及晋王府护卫步骑万五千。而中都留守司、河南、湖广、山东三都司,周、楚二王府护卫选步骑四万五千人,定于永乐八年(1410年)二月至北京随征。
此后湖广、贵州一带苗蛮叛乱,朝廷命镇远侯顾成充总兵官,都督梁福等人为其副手,率湖广和贵州都司,以及武昌三护卫精兵三万人平叛。本次出征是一代名将顾成军事生涯的绝唱,他仅仅花了三个多月时间就斩杀了叛蛮首领普亮。
永乐皇帝朱棣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一代雄主,在他指挥下明军南征北伐,立下了无数功绩。在这期间,楚王府武昌三护卫将士浴血漠北和安南这两大战场,为大明王朝的辉煌贡献了自己的忠诚乃至生命。
朱桢楚王府的转变,自然令朱棣心情大好。永乐八年(1410年)十二月,朱桢来到京师朝觐四哥。皇帝陛下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给了弟弟一个极高的评价“楚国无事,上下相安”,随即又召集王府属官大加赏赐:“召随从楚王文武官属谕之曰:‘朕即位以来楚王未尝有越礼踰分之事,中间有一二小人作过,悉是其下所为,王无预焉。王素性乐善,秉德奉法,可为贤王。尔等为其官属与有荣矣。然尔等亦必有赞辅之力,今归更加勉之。’”
由于朱桢的谨小慎微,朱棣既没有像对付秦藩、晋藩那样对楚藩分而化之,也没有像对付周藩那样直接收缴其王府护卫,君臣兄弟之间保持了难得的和谐。自打齐王事件之后,楚藩的表现堪称宗室典范。
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朱桢给世子以及诸子的临终遗言,恐怕最能代表他二十年来的战战兢兢,以及对于子孙后代能永保基业的希望:“召随从楚王文武官属谕之曰:‘朕即位以来楚王未尝有越礼踰分之事,中间有一二小人作过,悉是其下所为,王无预焉。王素性乐善,秉德奉法,可为贤王。尔等为其官属与有荣矣。然尔等亦必有赞辅之力,今归更加勉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