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曾做过家委会主任和成员,是在豆子小学和高中,说白了,家长担任这个职务无非是希望分担一点老师的工作,希望与老师多接触点,让老师最好能够多关注点自家的孩子。
家委会成员也不好当,高中时还好,小学六年,运动会做牌子,打扫卫生,运动会后勤保障,凡事都得操心和张罗。
所以家委会成员大多是自我推荐而来。
这个新班级里,最先是一位可能得到班主任授意的家长比较活跃,在指挥家长们填写表格,临了,貌似质问一个落后的家长没填好,两个反问句,口气比较生硬。相反对方很有礼貌,致歉并用的敬称。
后来,看到家委会开始招募新成员,好像一共是十个名额,不一会儿就有人说满员了。起始年级,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那份积极和热情可以理解。
过了两天,班级群里,有家长又发了个二维码,说是要建一个没有老师的纯家长群。
纯家长群是做什么的呢?里面会发生什么事呢?
后来据家长反馈,是让每人交一百元教师粉刷费用,大部分家长缴费挺踊跃积极,也有几个不是“顺民”,顺便提出一些疑问的。
一个说,我支持那是一定的,但做决定之前能不能商量一下。
我觉得家长提的建议无可厚非,刚开始组建的集体,老师和家委会成员的威信都还没建立,在有老师的群里,大家还顾及面子,在纯家长群就不一样了。
“你谁呀?凭什么在这里指手画脚的。”有些家长会这样想吧。
所以,家委会主任不能只命令,还要设立共同愿景,遇到收费等敏感问题,要提前说明情况,相信没有几个家长会为这些斤斤计较。告知是尊重,是平等,而命令是居高临下,是不平等的。难怪有家长心里会不舒服。
另一个质疑家委会成员构成,估计群信息太多,没看见之前的招募信息。
这一点,班主任或者家委会主任完全可以通过公示来避免。
常听有些地方骗子趁开学季混入家长行骗,精心设局,花样繁多。家长们素不相识,警惕一点不为过。
各自闷头做事,闷头质疑,源自信息不对称,不公开。家委会得到老师指令,当仁不让,大操大办,一副理所应当。其他人不明就里,一头雾水,警惕是一方面,被忽视被盲从是不满意的根源。
七年级新生家长,大多三十多岁,年轻气盛,说话直接,于是,就有了些许波澜。
有个伟人曾说过“不会服从的人也不会命令。”有时候,家委会成员自作主张,好心可能也会办坏事,也许她一腔热情不以为然,但凡事都要综合考量,事先征得老师同意。比如有一次,主任直接擅自通知学生带一样东西去教室,立即被老师制止,老师虽然说的委婉,但认为不合适没必要的意图显而易见。
如果家委会成员善解人意,吸取经验,情况可能就会改观,但如果执意一意孤行,甚至觉得有人找茬多事,家委会的价值和作用就会大打折扣。如果再不容异己,添油加醋,给老师搞黑状,那就更是离题万里了,如果引起公愤,能不能继续做下去也未可知。
就在周末当儿,家委会成员还在教室里大干,刷墙裙,摆擦桌椅,扫地拖地。其实他们很辛苦,如果辛苦再得不到理解,心态就会失衡,语气难免也会不由自主生硬起来。
所以,关于班级家委会至少应做到三点:
1.一定要选拔有热情、有能力、会沟通的家长入会。
2.家委会成员和分工要及时公示给家长,让其余家长心中有数。
3.家委会成员一定要秉承服务意识,摆正位置和心态,平等尊重待人,做好桥梁和纽带作用,特别要注意工作中的方式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