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这几天,天空放晴,气温回升,外甥知我喜欢到处走走,就骑电动车带我各村晃晃。
去了两个村——横山村和田心村。
横山村是陈宏谋的故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49200/1d357d10d2baed55.jpg)
陈宏谋,字汝咨,号榕门,原名弘谋,晚年因避乾隆(弘历)讳,改为宏谋。他是清代广西及桂林籍官员中,官位最高(宰相),任官时间最长(48年),任官历经省份最多(12个省),政绩卓著而在民间影响最大的一位清官、名臣。
他在雍正元年(1723)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历任翰林院检讨、吏部郎中、浙江道御史、扬州知府、江南驿盐道、云南布政司、直隶天津道、江苏按察使、江苏江宁(今南京)布政司等职;后又历任甘肃、江西、陕西、湖北、河南、福建、湖南、江苏等省巡抚和陕甘、两广、两江、湖广等地总督。
属于赫赫有名的历史文化名人。也是家乡响当当的一张文化名片。在桂林,“宏谋大道”,“宏谋酒店”,“宏谋腐乳”已经已经深入人心。
横山村则被称为广西科举第一村。从陈宏谋至陈继昌的五代人,经历了雍正、乾隆、嘉庆和道光四朝,五代连科,人才辈出。横山村陈氏祠堂仍然有对联记录着昔日辉煌。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49200/605b4d728ac7765e.jpg)
上联:“四朝循史高祖一品当朝相继四巡抚十六州府四十三县令”。下联:“五代连科玄孙三元及第共揽三翰林中八进士三十二举人”。
运气特好。祠堂正好开着门,免费参观,扫码随喜功德。
陈氏宗祠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三进三开间,抬梁式与穷斗式砖木结构:内有乾隆御赐陈宏谋御笔诗刻1件:陈宏谋父母、夫人墓志铭、陈宏谋墓志铭、陈兰森夫人朱氏墓志铭、陈春宇墓志铭等四十余件。
陈氏祠堂里最珍贵的文物是乾隆皇帝御赐陈宏谋的诗文碑刻。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49200/fe9fe1a836ffc499.jpg)
陈宏谋的玄孙陈继昌在乡试、会试、殿试上连中,成就了中国干年科举史上的最高荣誉---三元及第,继续书写陈氏家族的辉煌 ,祠堂里存有他考中状元的试卷和“三元及第”的牌匾。
祠堂正前方,是陈宏谋故居遗址。历史上几经毁坏,仅存残垣与门前一对石狮。现在已经围起来,准备重建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49200/5524a6798087ad34.jpg)
参观完陈宏谋故居,接着直奔田心村。
田心村的状元桥,春节是火爆的网红打卡点。外地牌照的车占大部分。可见这村已经名声在外了。
田心村据说是明朝皇族后裔隐居的地方。这个村的格局跟我们当地村庄布局不一样。东西南北各有一个石拱门,一条小溪环村而过,相当于护村河。骨子里的贵族气派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49200/3fd009ca6017a33c.jpg)
据说这个村的人自古以来都特别重视读书。连用过的草稿纸都奉若神灵,不能烧掉,挖个坑埋起来。曾经有过“一门九进士,父子三翰林”的辉煌。
现在打卡网红的是村外面的两座石桥。二百多年历史的石桥静卧在田野间,风景犹如一幅水墨画,远处山峦起伏,眼前水田无风如镜面般平静,洁净素雅,行走于此,仿佛走进了画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49200/2d2e3b222682033c.jpg)
史料记载,当年田心村靖江王后裔朱若东女儿朱依英嫁与横山村陈宏谋的孙子陈兰森,两家联姻为此建造了此桥。清朝嘉庆二十五年陈继昌科举考试连中“三元”,(中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中,连中三元的状元仅十三人。)因陈继昌回舅家常常要经过这座桥,因此人们便将这桥命名为“状元桥”,鼓励后人努力学习。
走完两个村,回家的路上,外甥问我:“姨妈 ,你说我们这个地方算是人杰地灵了吧,又有这么优质的文化底蕴 ,为什么现在出不了人才了呢?”
望着外甥朝气蓬勃的脸,我微微一笑:“你忘了,昨天李艺(亲戚,十岁)参观完陈宏谋故居后说了:‘我最喜欢听这些历史故事了,我以后要当李宏谋。’”外甥笑了:“我明白了,姨妈。”
是的,哪有沃土不长植物的?在今天乡村振兴,文化复兴的大潮中,正孕育着下一个“陈宏谋”,“陈继昌”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49200/8b6d390c0a75d8e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