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

作者: 天作棋盘星 | 来源:发表于2018-12-04 07:53 被阅读52次

我读过这本书,我读不大懂。但是我觉得这体现了日本的文化。淋漓尽致。这本书真的很好 ,真的,日本的人情债,忠义勇。

花了三个小时读完这本书,我的思维陷入一种混沌,原因是书中所描述的日本竟是如此的极端和变态,很抱歉,真的找不到比这个更适合的词语来形容,看的人心里极度压抑又极度不解。再来说说书名,菊与刀,日本皇家家徽的菊花,优雅宁静;日本武士道文化象征的刀,充满了血腥和杀戮,用两个极端的对比代表了日本的极端矛盾的个性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再来看本书的创作背景,本书最初是作者奉美国政府的命令,在1946年刚刚结束二次大战的时候写的一本书,而本书作者是通过参考大量的文献,通过分析文献而创作的此书,作者本人没有在日本生活过,虽然书中写的有点极端,但是在读的过程中,依然觉得震撼。

只能说这本书代表的是二战前的日本,按历史追溯的话,日本文化大多程度是由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流传而来,例如日本的文字、对儒家经典的推崇,茶道等等,日本对这些文化吸收借鉴的同时,也根据本国国情做了修改,相比来说,日本人更多的保留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本书讲述了日本的忠、孝、人情债的文化,对于忠、孝的绝对也是令人惊叹,他们的忠是只忠与天皇,而日本的天皇其实是没有什么实权的,但在日本,天皇被神化,完美无缺,他们对天皇绝对尽忠,在日本二战失败,天皇在向世界宣布投降时,日本人投降前还要与你决战到底,投降后立刻笑脸相迎,现在想想,倒是可以理解其中的缘由。而对于日本的孝,和中国的孝道也很相似,但是他们有点类似中国封建社会下的孝,他们只对身边的长辈尽孝。而对他们人情债,真的无法理解,给我的感觉是,和日本人说话,尽量少说,不要太随意,因为你无意的一句话就有可能让日本人为之感到耻辱,从而迸发报复的念头,而这种报复在日本被认为是一种荣誉,这种怪异的文化着实令人感到恐惧。

但是我觉得这本书在现在有些不大实用。你可以用这本书大体了解日本,但是不要套到每个日本人身上。“尽信书不如无书”。毕竟这是一本1946年出版的经典:)

相关文章

  • 菊与刀

    日本这个国家真的挺奇妙的,工艺做的那么的精细,文化产业繁荣发达,科研创作也卓有辉煌。可也却做出了许多令世人痛恨的事...

  • 菊与刀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成书的战略情报书《菊与刀》...

  • 菊与刀

    以一个美国人的角度去解读看待日本,和我平时了解的日本很相似,我觉着比较客观,虽然我们之间有不堪回首的过去,但是我们...

  • 菊与刀

    菊为花之魂魄,其高洁在于它傲霜独立,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及文化中,梅、兰、菊、竹合称四君子。菊花的栽培历史在中国已有3...

  • 菊与刀

    因为年初到过一次日本,被日本的美丽和礼貌震撼到,回国之后仍念念不忘,预定下次再去一趟日本。也因此对日本的文化更加着...

  • 菊与刀

    日本是个神奇又奇怪的民族,神奇之处在于他能够用一个弹丸之地的资源和人力发动世界大战,却在战后发展出了仅次于美...

  • 菊与刀

    日本人既生性好斗又温和谦让 既穷兵黩武又崇尚美德 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 既顽固不化而又能屈能伸 既驯服而又不受人...

  • 菊与刀

    我读过这本书,我读不大懂。但是我觉得这体现了日本的文化。淋漓尽致。这本书真的很好 ,真的,日本的人情债,忠义勇。 ...

  • 菊与刀

    沉思-《菊与刀》 冬日的阳光从窗外偷偷地盘泻进来,微风藏在阳光的背后,淘气地落在我床前的古木桌上,一个劲儿地翻动了...

  • 《菊与刀》

    昨儿听了一本《菊与刀》,我不太懂的是为什么总是外国人来写本国的社会观念比本国人的更好,也许是旁观者清,也许是有些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菊与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pe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