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500字亲子教育
如何处理0-6岁宝宝的“任性”行为(史上最全,总有一条你会用得上

如何处理0-6岁宝宝的“任性”行为(史上最全,总有一条你会用得上

作者: 孩子怎么教 | 来源:发表于2016-06-14 09:46 被阅读147次

    0-6岁是宝宝发展各种技能的重要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动作技能尚不娴熟,肢体动作做不到位,伤人或伤己就像家常便饭;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经常词不达意,难以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由于能力有限,宝宝常有“任性的”不合作行为来表达自我。面对宝宝的种种“任性”行为,家长要巧妙应对。

    1-2岁

    任性行为1:爱抓人

    洲洲11个月了,开始喜欢用手抓人了,抱他的妈妈和外婆总是被他抓得生疼。训斥他,他眨着眼睛无辜极了;给他讲道理,下次还是照抓不误。

    原因分析

    婴幼儿的抓人行为没有真正的伤害动机,其原因是多样的:(1)由于交往技能不发达,用抓人来表达对身边人的喜爱之情;(2)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由于语言能力欠缺所以用肢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情绪;(3)借此引起他人的注意。

    应对方法

    当孩子胡乱抓人,训斥可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并不是最佳解决办法。讲道理相对比较可行,但由于这个时期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家长不宜使用复杂冗长的句式。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配合动作给孩子演示正确做法。比如:当孩子抓人时,妈妈可以抓住孩子的双手,对他摇头,告诉他不可以这么做,并且轻轻地抚摸他。如果孩子照做,妈妈要及时鼓励他,强化这种正面行为。

    任性行为2:总是说“不”

    一岁半的小七突然之间多了一个新癖好,喜欢跟妈妈对着干,看着妈妈气恼又不知如何是好的样子,小七乐不可支。

    原因分析

    “不”字当头是一岁半左右孩子最常见的行为表现之一,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他们喜欢通过“挑战”大人来确定自己的存在。所以在这个时候,当孩子说“不”,他可能并不是真的不想做某件事,很有可能是口不对心。

    应对方法

    对付孩子爱说“不”这个问题,家长要改变说话方式: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但避免让他决定要或者不要。比如,妈妈想让宝宝去洗澡,可以这样问宝宝:“你是想在澡盆里玩小鸭子还是小水桶呢?”当孩子觉得自己有选择的权利,直接拒绝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小。

    2-4岁

    任性行为3:耍脾气

    妮妮快两岁了,随着年龄一起增长的还有妮妮的脾气。不管是什么事情,只要不如妮妮的意,妮妮就开始大吵大闹,撒泼打滚更是“拿手绝活”,家里人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如果不顺着她,她就会闹个不停;可要是顺着她,就要冒着一定的风险:同意她一个人过马路,同意她吃不该吃的东西...

    原因分析

    两岁左右孩子的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开始有自己的主张,对不同于自己意见的想法或行为特别排斥,更不能容忍自己的意愿无法得到实现,但苦于自身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所以孩子经常会以发脾气的方式来发泄情绪。

    应对方法

    发脾气是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的正常现象,家长对此应该做好心理准备,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坏脾气”的标签,以免给孩子负面的心理暗示。处理孩子发脾气这个问题,家长要从多个角度下手:(1)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2)允许孩子用哭来表达愿望不被满足的委屈;(3)对待孩子的不合理要求,适当的冷处理。

    任性行为4:护东西

    一岁多的时候,彤彤还是一个大方的孩子,和来家里做客的下朋友分享她喜欢的玩具。可是两岁以后,彤彤却变得“小气”了,自己的东西别人碰都不能碰,更夸张的是,有时遇到喜欢的、好玩的东西,她还会霸占着“据为己有”。

    原因分析

    两岁是孩子的“物权敏感期”,他们喜欢把东西划为自己所有,不愿意跟别人分享,即使是最亲近的爸爸妈妈也不行。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有了强烈的物权意识,主张宣示自己的物品所有权。

    应对方法

    要正确处理孩子这类行为,家长首先要尊重“护东西”这个自然发展规律,给孩子权利让他为自己的东西做主,不要强迫孩子去分享,否则很容易让孩子有“自己的东西都不能做主”的错觉,严重点还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爸爸妈妈喜爱。

    不强迫孩子将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并不意味着家长要放弃对分享行为的引导和示范。家长可以在孩子面前有意识地示范分享行为,让孩子体验到分享的乐趣;也可以给孩子选择分享主题的绘本、光碟等,乐于分享的卡通人物形象也是孩子模仿的对象。

    任性行为5:故意捣乱

    一大早,坤坤就给妈妈制造麻烦,小家伙从洗脸台水龙头里接了水倒到浴缸里去,玩得乐不可支。妈妈去阻止他,他不仅毫无收敛,还当着妈妈的面继续舀水,动作慢吞吞的,就像故意挑衅一样。

    原因分析

    捣乱仿佛是孩子天生自带的技能,尤其到了2-4岁的年龄。孩子捣乱可能出于几个目的:(1)体验自己的力量。原来这些奇怪的行为和动作可以引起爸爸妈妈这么大的反应,太好玩了!于是年幼的孩子便对此类行为乐此不疲,以此获得乐趣和成就感。(2)发泄旺盛的精力。两岁孩子的动作技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喜欢动手去探索,在旺盛的精力和探索欲没有得到理性宣泄和满足之前,调皮捣蛋自然成了他们的首选。(3)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借捣乱来吸引大人的注意。

    应对方法

    孩子的捣乱行为需要引导,而不是一味抑制。找准孩子捣乱行为背后的原因再对症下药才是良策。如果是因为情感需求的缺失,家长就要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和陪伴;如果是因为孩子精力旺盛无处发泄,家伙在那个就要带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释放自己的能量。同时,对待孩子的捣乱行为,家长应有自己的底线,及时表明自己的态度。

    4-6岁

    任性行为6:“人来疯”

    可可是个典型的“人来疯”,平时表现都很正常,一有客人来到,可可就上蹿下跳,喜欢出风头,经常打断爸爸妈妈和客人的谈话。爸爸妈妈也为难,当着客人训斥她怕伤到她的自尊心;不训斥她,她就像脱缰的小野马,难以掌控。

    原因分析

    孩子的“人来疯”行为有几种可能原因:(1)渴望得到爸爸妈妈的关注;(2)因为爸爸妈妈忙于招呼客人,他觉得空虚无聊;(3)爸爸妈妈平时对孩子管教太严,孩子的情感被压抑,客人的来到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发泄机会;(4)孩子自身强烈的表现欲望,爸爸妈妈和客人都是他的观众。

    应对方法

    (1)为了避免孩子感觉被忽视,可以让孩子参与招待客人。爸爸妈妈可以珍重地想客人介绍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帮忙给客人拿水果等。

    (2)如果孩子自我表现的欲望很强烈,爸爸妈妈在征得客人同意的情况下,可以让孩子进行一段表演。表演之后客人的夸赞可以强化孩子的“向好心理”,爸爸妈妈再适时地给孩子懂事、有礼貌等心理暗示,孩子就不会好意思再作乱了。

    (3)不要当面打骂和惩罚孩子,即使孩子的闹腾真的影响到了主客交流。被当众责罚很容易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破罐子破摔”的孩子只会更大声地哭闹,场面更加难堪。家长可以试着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去搭个积木给客人看看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处理0-6岁宝宝的“任性”行为(史上最全,总有一条你会用得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qu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