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这样一则新闻,5岁小男孩把磁力珠吞进肚子里造成胃穿孔。
相信有孩子的家长看到这样的新闻都会捏一把汗,然后摩拳擦掌要回去“教育"一番家里的小朋友。
带孩子在小区广场上玩儿,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幕,热爱探索的小朋友在地上捡起个小珠子或一片树叶,家长就如临大敌:扔了!或者时刻盯着孩子的手,看孩子有塞嘴里的动作是立刻去抢,诚然暂时阻止了孩子吞噬危险物的事情发生,却不知这样不仅打击孩子探索世界的欲望,同时也会引起孩子的反抗,并且并没有为以后不吞噬危险物打好基础。
那么孩子的安全教育到底怎么做才既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又能做到有效呢?
最高级别的安全教育是建立起孩子与世界的真实连接。
家里的小朋友半岁加辅食,每次吃完辅食小朋友都意犹未尽地从我手里抢走餐具往自己嘴里塞,因为孩子小,所以勺子也选择了柔软的硅胶材质,即使是这样在他练习几次能准确塞进嘴里之后依然戳得自己有呕吐反射,第一下,我有一点儿紧张,在采取行动之前我停顿了两秒,观察他的动作,然后他又把勺子放进嘴里了,这次动作比刚才轻了一些,接下来反反复复把勺子从嘴巴里拿进拿出竟每一次力度都恰到好处,我有点儿震惊,这么小的宝宝竟然这么快就在探索与自我保护之间找到了平衡。
八个月左右坐在客厅整理朋友送来的自家种的大蒜,小朋友在旁边玩儿,好奇心驱使小朋友来探索我摆弄的作物,于是小朋友尝到了人生的第一种不太美妙的味道:大蒜的辣味。我和先生抱着看戏的心态,在旁边看着小朋友把大蒜放进嘴里咔嚓咬了一口,嚼吧嚼吧又啃第二口,我们正惊讶他竟然不怕辣,下一秒小朋友吐出嘴里的蒜瓣一脸痛苦加疑惑地看着我的脸,仿佛在等待我的解释:“辣辣的是吧?这是大蒜!这一次之后,小朋友吃东西之前都先观察大人吃不吃,或者干脆先塞到你嘴里看你的反应再决定自己要不要吃。
一岁两个月,口欲期的特征褪去了,小朋友学会了一个新词儿:No !我们经常会跟他重复:如果你不同意或者不喜欢,可以说:No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就会尊重你的决定。
小朋友爱吃玉米,餐点里经常会有玉米粒,两岁左右的某一天,他在餐桌旁吃早餐,我忙着整理厨房,过了一会儿小朋友来找我:妈妈,塞进鼻子里了!我回头一看,一粒玉米堵在鼻孔里,帮他拿出玉米粒,说:好了!玉米是食物,食物要用嘴巴来吃!小朋友说:嗯!
两岁一个月,爱上走路,经常一走就是一个多小时,在路上捡树叶、捡石子儿,还有不知哪里冒出来的小珠子,他称为:我的宝藏!我柔声说:“地上捡来的东西只能拿在手里,不能往嘴巴里放。”小朋友说:“嗯!不能往嘴巴里放!”
这个世界客观存在,有潜在的危险,也蕴藏着无限的惊喜,片面的向孩子传递对危险的焦虑,或是强迫孩子放弃探索,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与其担心恐惧,不如把这个世界如实的介绍给孩子,当孩子跟世界有了真实的连接,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