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明确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作业”。我认为,所谓的“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作业”,仅仅是针对课外的书面家庭作业,它决非不要作业。作业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业形式要多样化,要有价值,在国家“双减”环境下,精心设计作业尤为重要。
一、精心设计作业是高效学习的前提。
研读教材,准确确定教学目标,遵循语文核心素养,精心设计单元作业,设计每一课的课前预习作业和课堂作业以及课后拓展作业。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勇于创新的园地,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通过完成作业使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建构语言,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二、动手实践作业是激发兴趣的保障。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主动性不强,厌烦呆板生硬,喜欢生动有趣等方面的特点,把语文作业的设计与学生生活相联系,设计开放性的作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语文能力。
三、分层作业是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理念。
《新课标》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为三个层面的学习任务群。根据三个层面以及学生的程度不同,设计有所侧重的作业内容。保底儿作业为认识生字,对识字兴趣浓厚,会写生字,做到正确,整洁;对程度好的孩子还可以设计“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相关作业。认真组织,及时巩固,及时反馈,以此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