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汉宫飞燕”现象是乱政的根源吗

“汉宫飞燕”现象是乱政的根源吗

作者: 帝王将相门下 | 来源:发表于2023-04-19 06:06 被阅读0次

后宫乱政,往往是帝国开始走向衰弱的标志性事件。

汉宫飞燕

对于后宫乱政这件事本身,历来人们也看法不一,很多当世的臣僚及有志之士,将其国势颓败归咎于后宫的“美色”。

是她们摧毁了帝王的上进心和迷惑了帝王的奋斗意念,并传达出高层不思进取,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置整个国家建设于不顾,有志之士、志在澄明宇宙的官吏们只能干瞪眼儿,什么都得荒废了。

于是“后宫艳丽”便成为了人们愤懑、谩骂的对象。

赵飞燕

老百姓有句话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唯物史观也讲,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就上述这个事本身看,若帝国统治者并无垂涎于女色的意念,用人唯贤,奋力进取,励精图治,把各路选进来的嫔妃们当做为帝国建设服务的螺丝钉,岂有“后宫乱政”一说呢?

“汉宫飞燕”其实表达的不是一种审美趋向,而是决策层的喜好、偏好往往决定了一种趋势、一类判断以及大概率事件,可能性。

汉末成帝时期,赵飞燕姊妹二人极度得宠,耳边风常常吹到朝堂上,朝政也便没有了阳刚的气象,决策也更加的荒诞。

赵合德

但细思后,赵氏姐妹虽有过错,但根本原因并不在二人,而在于皇帝本人缺乏乾纲独断的手腕,意欲太盛,无治理社稷和强国的能耐所致。如将国势倾颓归咎于赵氏二人,岂不是本末倒置,失之于主见。

这类事件并不少见,且是一部华夏史册值得研究的部分,最早司马迁就有洞察,并撰有《佞幸列传》,专门谈及此事。

笔者以为,自身康健,才能百毒不侵。

读西汉末年史,有感于成帝“汉宫飞燕”对当时的政治形态产生的影响。并非为赵氏二人抵罪,而为一事一议,正本清源。公道久违,历史现象自有底色。

俱往矣,这类道理看似浅显,但很多看客未必明白,故记之。

相关文章

  • 汉宫飞燕

    红颜未老恩先断,此时的椒房之宠于我来说简直是个笑话,为了这椒房宫,为了这母仪天下的位置,我告发了许皇后,皇上的结发...

  • 汉宫飞燕

    咸阳城中雪一笑泯恩仇洛邑池飞燕纤云弄扁舟 分享赵登山的单曲《汉宫秋月》:http://music.163.com/...

  • 汉成帝故事(一)汉宫飞燕

    汉宫飞燕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平庸的汉成帝刘骜,因为宠爱绝世美女赵...

  • 2017-09-28

    水色箫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这首汉宫曲的作者已无从可考,但飞燕宠冠后宫的故事...

  • 随笔咏程氏七七

    纤指玉带动云霞 绣幕芙蓉落繁花 一顾倾城残阳里 汉宫飞燕在天涯

  • 班婕妤

    汉成帝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班氏被选入宫,受汉成帝宠信,被封婕妤。后来,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入宫受宠后,便设计陷...

  • 默默无闻的汉元帝平都公主

    汉元帝是谁呢?就是那位被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两个弄得没有子嗣,最后丧命的那位皇帝汉成帝的父亲。 汉元帝的皇后是王政君...

  • 一日一书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 忆王孙二首

    忆王孙•赵飞燕 倾城颜色度流年, 缕被金衣空对眠, 寂寞新妆展玉颜。 汉宫銮,一舞仙歌飞燕专。 忆王孙•雨中燕 桃...

  • 《夜游宫·困情》

    《夜游宫·困情》 化蝶伤心万古, 君虞恨、西楼谁顾? 青冢黄昏塞外雨, 怎如是,汉宫春,飞燕许。 我自倾城慕, 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汉宫飞燕”现象是乱政的根源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wk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