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读书,今天要读荀子、韩非、以及儒家的形而上学
第十三章 荀子
儒家真是影响深广,孔子孟子这后又来了这么一位荀子,名况,又号荀卿,赵国人。荀子是儒家的代表,可是也有自己的特点,与孟子是对立面,孟子是人性本善,荀子是性本恶的倡导者。
在荀子的性本恶论点中,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荀子说: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谓之能参。他的意思是说,宇宙有三种势力,天、地、人,各有其职责,列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这是天地的职责,而人的职责就是利用天地提供的东西,以创建自己的文化。
由于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所以说他认为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不会是善的。虽然这样说,可是他认为人人都能成为圣人的思想与并孟子是相同的,孟子认为人性善,仁义礼智这四端是天生的,只要充分发挥这四端,就成圣人了。而荀子说,人不仅生来毫无善端,相反地倒是具有实际的恶端。除了这个恶端之外,他认为人是有智能的,正因为如此,人才可以将仁义法正这些优良品质获取到。
道德的起源:荀子说第一方面,人要生活得好一些,有必要合作和互助,而为了生活在这个社会组织里,就需要有行为的规则,这就是礼,礼的功能就是确定这种限制。有礼,才有道德,遵礼而行就是有道德。另一方面人只有具有礼,才会与禽兽有所区别。礼的功能就是调节,使用人文雅。
另外,荀子对礼、乐也有相应的解释,儒家虽然会在人死后推崇丧礼和葬礼,但他们是不相信鬼神的,之所以这么做,正是因为不相信所以这么做只是为了礼。另外,荀子还作了《乐论》,他认为音乐是道德教育的工具。
逻辑理论,荀子在正名篇中说,人所有的认识能力叫做“知”,认识能力与外物相合者叫做智,即知识。认识能力有两个部分,感官的叫“天官“,另一个是心,。天官接受印象,心将意义赋于印象,这个时候天官才能知道声音和形象,否则只是记录而不能辨别它。
所有的百家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不论谁家,总是要证券驳斥一下其他家,这里荀子也不例外,他定了三类谬误,分别是”惑于用名以乱名“,”惑于用实以乱名“,”惑于用名以乱实“,之所以都要驳斥其他家,反应了那个动乱的时代想以一家思想统一的愿望。
第十四章 韩非和法家
韩非子是荀子的弟子,学派是法家,法家与现代的法律一词实在是不能相等,法家讲的是提出治理大国的法术,或者叫方法,这些法术把权力高度集中于国群一人之手,非常有实操性。
在韩非之前,有三位法家大家,他们分别是慎到,是”势“派,申不害,强调”术“,商鞅,重视”法。其中势指权力、权威,法指法律,法制,术指办事、用人的方法和艺术,也就是政治手腕。
而韩非认为,这三者都不可缺少的。
在中国古代,无法何时若要试用新的东西,总是首先回顾过去的经验,从中寻找先例。而韩非认为,只有用全新的方案才能解决。这是韩非与其他家的一个非常大的不同。
治国之道:韩非认为首先要立法,奖惩分明,用法用势来治民。而如何立法呢,需要掌握用人之术,不用君主自己动手,找到适当的人替他做就行了。另外,韩非在政治上强调“循名而责实”,就是指有了这样的“名”和头衔,就应该担当有这样的职责,对于不称职的人需要淘汰。那如何来评定这个人做的够不够呢,那只需要用效果来检验了。在以法治国时,赏罚是群主的二柄,之所以有效是人性趋利而避害。
法家和道家:道家讲的是无为,这同样也是法家的观念,只不过这两个无为不一样,道家讲的是无为,顺其自然,可是法家讲的是无为无不为,虽然自己不做,可是要通过权术选择其他适当的人来做,以法治国,管理政权。
法家和儒家:儒家讲的是以礼治国,对贵族如此,对平民也应该如此。法家讲的是奖惩一视同仁,对平民如此,对贵族也需要如此,也就是把贵族降下来了,而儒家是把平民升上去了。
第十五章 儒家的形上学
先理解一下什么是形上学吧,百度:在西方哲学中,形而上学是指对世界的各种事物的概念的来源和意义作出抽象的界定、分析、和论证,比如什么叫本质、形式、原因、结果、共相,它是哲学中最抽象的分枝从概念到概念。
事物的原理:老子和儒家的“易传”都提到道,老子的道是无名,不可名的,而易传的道不但是可名,而且严格地讲正是道,也只有道才能可名。理解一下,老子的道是“一”,是万物的起源,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名不可名。易传的道相反,是宇宙各类分别遵循的规律和原理,与西方哲学中的“共相”类似。
万物生成的道:易传中讲,生成了某物,必有能生此物者,又必有生此物所用之质料,前者是主动成分,为阳,后者为被动成分,为阴,一阳一阴之谓“道”
万物变化的道:易有一个意义是转化、改变,合称变化。“易传”强调:宇宙万物永远在变化过程中。在易的卦辞、爻辞中,强调一个“正”、“中”。中就是恰到好处。
中和:在《中庸》中,“恰到好处”就是儒家所谓的“中”。而和,是指调和,和与异不是不相容的,相反,只有几种异合在一起形成统一时才有和。要达到和,合在一起的各种异物都要恰当适合的比例才行,这就是中,所以中的作用就是达到和。
这种和如果不只包括人类社会,而且弥漫全宇宙,那就叫“太和”。
庸常:这个庸是指普通平常,虽然是平常,但却非常重要,因为这种平常是人们不能离开的,如吃饭,喝水,维护人伦,实行首先,都是率性,是遵循天性的,这就是“道”啊,所谓教,就是修道。
明诚:《中庸》中,诚和明是联在一起的,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这里的诚与明的理解,明应该就是明白理解,诚应该指的是做事,而且做的恰到好处。这里诚和明一起说,讲的就是既能了解道的所在,又能把道所指的这些事做的恰到好处,也就成为了圣人了。这种状态也就是天地人合一了,达到了出世,由于做的事情又都是普通的中庸之事,也算是仍然入世,这就是儒家的思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