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北欧人和日本人的区别在哪?
问同样一个问题,你有什么想要的东西?北欧人没有一个人会回答想要什么东西?没有具象物品,都是想要家人健康,希望朋友和我认识的人都能取得成功之类的回答。
日本人,听到这样的问题。虽说时代不同,答案各异,但以具体实物做的人还是会相当的多。
旅行,对于北欧人来说,是人生中一个非常重大的主题,而日本人所习惯的是购物,是旅游。
多数北欧人的旅行的意义,通常来自到陌生街道上去走走,到海边进行海上运动,到山中去亲近大自然。
而到米兰制衣,去参观自由女神之类的旅游线路,越来越难以组团。
02
从食物中获取的满足感,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人在下单购物的那一刻,确实能获得强烈的满足,但这样的满足感很难长久的持续下去。
反而是那种经历和体验,却可以让我们终身受益。我们宝贵的经验,以及从中获得的知识,将永久的入驻我们的生命。
所以作者说,从物质中获取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
幸福感经历了从加分时代,到减法时代。
在物资,物质资源远远不如现在丰富,人们并不能随心所欲购物的时代。购物本身就是一种经历,就像是家里买了彩电了,那样的振臂欢呼,是一种令人愉快的经验。
在凡事讲求加法的时代,人们只要拼命工作,就能获得金钱和物质,维持生活的车轮正常运转。
而现在,发生在这样一个什么都不缺的时代,难免会让人觉得为了买东西而拼命工作,实在是太傻了。
只有学会对物品进行舍弃和精简,做足减法,才会让人感到幸福。而现在,努力工作和幸福之间,已经失去了必然的联系。
03
曾经我有一位闺蜜,她跟我说,她最羡慕的是老公的嫂子,因为她家这位大伯,嗯,很有钱,嫂子成天都在买东西。
出去玩,到任何地方,主要任务就是购物。有什么喜欢的,眼睛都不眨一下,就买下来。
当时我就在想,为什么她要不停的买东西呢?好多东西买了以后,也没看见她继续用。
后来我知道了,因为购物给人带来的幸福感,满足感,只能维持一小段时间,所以她必须不断的去购买,才能让自己的幸福感保持得长久一点。
当然后来我了解到,那是因为她老公在外面有别的女人,而她又不愿意离婚,所以就用大肆的花钱购物来消遣。其实她真的并不幸福。
我二姨曾经给我妈抱怨过,说自从她家从郊区搬到市中心以后,他们家的生活消费大大增加。原因就是,每天上班下班的时候路过很多商店,小吃摊,就不由自主的要买一点东西回来吃。
可以选择的东西多了以后。反而每天都不知道要吃什么好,结果花了更多的钱,却每天都在为吃什么发愁。
从物质中获取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人们想追求长久的幸福感,真的只能抛弃物质享受,占有的物质越少,留给精神的空间越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