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村子里有敲着梆子,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香油的。
梆子的声音,有节奏地由远而近传来。这时,母亲会用瓢端出一斤或八两的芝麻,到门口,等卖香油的老人晃悠过来。
“遛来了。”这是人们和卖香油的老人打招呼,惯用的词句。当香油挑子落地,老人放好扁担,从担子一端的柳条筐里,取出盘子称时,母亲就把芝麻倒进他的称盘里(那是一种簸萁样的称盘)。卖香油的老人称过芝麻,把芝麻倒进筐里的布口袋。他拿出个漏斗,放在母亲递过去的香油瓶口上,再打开那个油乎乎的香油桶,用舀油的油端子(细的竹端把,直立在一个圆柱形的杯子外侧),深入打开盖子的香油桶里,提出端子,把舀出来的香油倒进漏斗。喷香喷香的芝麻油特有的香味钻进鼻子里,舒服的很,那叫一个沁人心脾。
在喝咸汤、拌蒜泥、甚至是调油盐(盐巴直接淋点香油)时,浇上一点香油,那好吃劲,没什么能比呀!祖母总是会对我们说:“油吃一点香。”
那时候的香油滴进饭碗里,看着油花由大变小,搅拌到最后,小到针尖一样的油花,也是圆圆的油花。
记得祖母教给我们,辨别香油真不真的方法,就是看滴进水中的香油,是不是总成油花。
那时,也有卖香油的,卖的香油不纯。听说,磨好油时,把小米米汤油兑进香油中。
开始切题。
如何辨别香油的真假?
我们至今用祖母告诉我们的方法。就是把芝麻油滴进水中,看大油花变成小油花,变成更小的油花时,是不是还圆圆的。
当然,也可以摇晃密封的油瓶,看产生的气泡是否透明,是不是很快消散。气泡透明,消散的快,香油真。
闻闻香油味。真的,闻着很香很舒服。假的,那味道不对劲。
香油辨别真假,有办法。其他东西,辨别真假也各有技巧。如何掌握技巧?那需要平时留意,多积累。
大千世界,事物本就存在着两面性。真假共存,好坏同处,美丑俱在。辨别力,判断力,执行力,都需要锻炼。
练就一双慧眼,培养敏感嗅觉,耳聪心平,正向努力,那么,我们的能量,无论大小, 都不会被迷雾遮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