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飞泉跃
几本书放在一起,都是喜欢的样式。打开来随机阅读,那口气,用词,情绪,完全就是天差地别了。
比如单看书名,有的诗意浓浓,有的哲理韵达,有的……好像比较随意。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9412/6807c1f39f86f094.jpg)
一入文字,才能品得深厚的滋味。关于蔡澜这本书,我的评价是:清爽不腻,至诚不顽,有趣丰盈,不痞不炫。
怪不得金庸都说他是个真正潇洒的人。
比如《怕》,头两句:
年轻人充满信心,自大得很。
但是奇怪,他们怕这个怕那个,怕的东西和人物真多。
罗列之后反驳。最后两句:
看医生时,说一句:“大不了死了。”一切,就那么轻松带过。
如果上帝出现在眼前,问问他:”你出恭的样子,是不是和平常人相同?”
再比如《二窟》:人生最大的投资,莫过于培养本行之外的兴趣,专心研究,成为副业。
真是至理,他还有更具体的指导,《已晚》便是。
最爱读那些早餐晚餐,各种与食物的”风云际会”。
厨艺里最简单的方法可以一下子说出十来种:盐焗、泥煨、炖、焖、煨、烩、扒、烤、汆、涮、熬、锅、酱、浸、炸、烹、熘、炒、爆、煎、贴、拔丝、琉璃、腊凉、挂霜、拌、炝、腌……
对他文字的感觉不是一下子有的,也是乱翻的过程中一点点积累的。
独到,专有。众所周知的事情不会拉过来凑数。道理也不直接硬上,可是也不乏力量。
字数不多,但有种读不完的感觉,这也是好书该有的样子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