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降伏其心,转染成净,转迷成悟,转识成智。

降伏其心,转染成净,转迷成悟,转识成智。

作者: H电话绿豆沙H | 来源:发表于2020-07-10 17:15 被阅读0次

降伏其心,转染成净,转迷成悟,转识成智。

共赢原则,你我他,第一身我、第二身你,第三身他,都去用心感受,就是系统的平衡!

嗯,是的,也许还会有更多……

我无法去做评判。

不评判他人,不批判自己,每个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动机。

嗯,每一层次的理对这一层次的修炼有指导作用,但是再往上还有更高一层的理,每高一层的理都更接近宇宙的本性,但都不是宇宙的最终真理.

我知道哪里不同了,你是站在人的角度,以人为本,唤醒人类最初的情感和觉知.

如果要追溯人类最初的情感,那应该就是神性了,这是一个很宏大的课题,如果抛开神性,单纯的做心理疗愈,到最后会遇到没有办法评判的问题,因为很多问题追根溯源,因果交错,盘根复杂,所以你说有的人你也疗愈不了,谁也解决不了.

人类的标准会变,随着时代的发展,通常会变得越来越不好,现如今人类的道德水平就在一日千里的下滑着,很多人做了很多不该做的事确浑然不觉,还觉得自己挺好,因为衡量标准下滑了,但是宇宙的标准是不会变的,神佛的标准不会变,当人类的道德水平下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没有任何伦理道德可言,人就不能称之为人了,神也就不把人当人看了,每到这个时候,人类的处境是极其危险的,所以人类文明多次消亡,比如战争,天灾,不是老有天意的说法么,就是神的意思.

比如同性恋,同居,不违反人道,但是违反天道,人并不是世间活的越好,越快乐幸福,就真的好,如果快乐和幸福是建立在释放自己的魔性,即便不妨碍他人,也是不好的,当战争和天灾来临,那些不好的人要被销毁的时候,首先要被销毁的就是同性恋,唤醒人类最初的情感和觉知,最后应该是回归到神性的,以神佛的标准为标准.学习任何东西不要去分派别,万法归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比如一个心理咨询师,要时刻保持中正状态,这样才不会掺杂主观臆断!一旦偏离中正,就会有个标准,就会有好坏之分,非黑即白!

修的是什么?_?

中国文化在秦以前是儒、墨、道三家。儒家以孔子代表,墨家是墨子,到唐宋以后才是儒、释、道三家。老子、孔子、释迦牟尼,这三位都是我们的根本上师,根本的大老师,但是三家的文化各有偏重。

佛家是从心理入手,达到形而上道。

儒家则偏重从伦理、人文、道德入手,而进入形而上道。

道家的思想偏重于从物理及生理入手,而进入形而上道。

还有两位西方老师,耶稣和穆罕默德,都是我们的老师,都不错,各有各的一套学问。

修心、修身、修命,要学儒家的品性,我们做人做事不能不学儒家的道理。

儒家就等于佛家大乘菩萨道的律宗,讲究戒律,所以儒家非常注重行为。

除了学儒家的品性还要参佛家的理性,你要想明心见性,直接领悟成道,非走佛家的路线不可,否则不会有那么高,不会成就的。

同时还要配合道家做工夫的法则,不管密宗、显教,都跳不出这个范围。

当下是因,未来是果。

既在红尘中,做好当下事。

当下修不好,何谈未来世?

你觉得很痛苦,感觉到自己业力很深。你感到很难受很痛苦,你觉得自己业力很深无法去除。在不知道业力之前,你怎么认识自己的痛苦的呢?如果把业力抹去,你又会怎么去对待呢?假设我们在思想中抹去它,现在怎么理解痛苦的呢?习性从何而来呢?可是你不知道你的累生累世呢?

过去、现在、未来,我们自己又在哪里呢?

是的,回到自己的内心,抛开所有的观念和标签,好好领悟一番。

我曾经说到,教与学都是自我修行,不是禅宗极端,而是不要偏差有的引导和认知?

我们所有的修行,是修心、践行,身心合一。

积极而幸福快乐,而不是负面的暗示与影响。

你很有智慧和根器,能领悟到其中的内涵。

相关文章

  • 降伏其心,转染成净,转迷成悟,转识成智。

    降伏其心,转染成净,转迷成悟,转识成智。 共赢原则,你我他,第一身我、第二身你,第三身他,都去用心感受,就是系统的...

  • 何为“转识成智”

    阅读佛典,听人说法,经常会遇到“转识成智”的说法,甚至有人说,修佛的实质就是“转识成智”。那么何为“转识成智”? ...

  • 190306~金刚经13无为福胜分

    黎明即起读《金刚经》,2019年3月6日,星期 三 1、三段转文的好处:一唱三叹,意在转恶归善,反染成净,转识成智...

  • 转识成智

    文/弗度 转识成智!也就是把原先认为不可能的事转化成现在认为可能的事,并在现实中实现!这也是每个人要练习的用心技巧...

  • 转识成智

    一、佛的五种智和转识成智的修持 (一)、如来的五种智 如来智慧分为性智和相用无漏心智,性智是根本智;相用无漏心智是...

  • 转识成智

    12/30 我们回避内在的小孩,其中主要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害怕痛苦。这是由于在藏识与意识之间,存在着心识的一个部分,...

  • [生命哲学初探]观,即是转识成智

    观,即是转识成智 观,即是转识成智。 什么是识?就是心灵通过感官接触对象、攀缘对象、感受对象、分别对象,然后形成对...

  • 如何转识成智

    眼耳鼻舌身(前五识)是门户,负责摄入信息。 意(第六识)接收前五识的信息,将信息分别善恶、好坏。 末那识(第七识)...

  • 爱,转识成智

    在输出与输入之间 你看到了一条细细的长河 在输出与输入之间 你看见了自己的力量 就像候鸟 就像归雁 就像流浪的孩子...

  • 怎样转迷成悟

    怎样转迷成悟开智慧呢?当念头生起来时,不要追着这个念头跑。你要回到内心去看这个念头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要回到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降伏其心,转染成净,转迷成悟,转识成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bm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