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浅读《金瓶梅》

浅读《金瓶梅》

作者: 木辛夷 | 来源:发表于2019-01-07 12:21 被阅读0次
浅读《金瓶梅》

      和很多读者一样,对这本书会有着偏见和错误的认知,也包括曾经的我。读《金瓶梅》本缘于误打误撞,起因是听了高晓松老师的推荐书目里的一本。

      当真正读了之后也改变了之前对此书的认知,我想只有真正读了它走近它的人才会给予它公正的评价。

      书名由小说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姓名中各取一字合成的。小说写的像日记一样,故事逐年逐月的展开。通篇读下来给人眼前展开一幅幅画卷,有时更像在看一部部的话剧,唯美、生动。通篇山东方言,人物说话粗俗、污言秽语、市井气息浓烈。高晓松说金瓶梅写的才是真正的生活。

      书中大幅的介绍了西门庆日常家居之事,衣食住行都细微的刻画着。书里也描写了很多美食。有一细节描写处,我现在还想不明白,就是丫鬟宋惠莲烧得一手好汤好菜,更有一技是只用一根长柴禾就可以将猪头烧得皮脱肉化、香喷喷五味俱全。

      小说展现了明万历年间一个时代广阔的繁荣景象,西门庆的豪宅大院、亭台楼阁、锦衣玉食。女主人公潘金莲由于出身不好,生性风流、嫉妒、心胸狭窄。当书中写道潘金莲被从西门庆家赶出去的时候,就把心心念念李瓶儿的那件貂皮大衣给拿走了。话说价值60两,折合成现在应该是60万人民币。

        有人说《金瓶梅》的底色是属于泥土色的,我觉得很形象,它不宣扬自强不息,不宣扬伦理道德,不描写达官显贵,只是以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方式承载着众生,道尽了底层人们的喜怒哀乐。

      东吴弄珠客为《金瓶梅》作的序中写道:“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恶耳。”

      我想每个人读《金瓶梅》都有他对书本不同的解读,也有人说不同的年纪读《金瓶梅》也会有不同的解读。

相关文章

  • 浅读《金瓶梅》

    和很多读者一样,对这本书会有着偏见和错误的认知,也包括曾经的我。读《金瓶梅》本缘于误打误撞,起因是听了高晓松...

  • 读书联想

    书读的多了就会产生联想。比如读《红楼梦》就会联想到《金瓶梅》,读《金瓶梅》又会联想到《肉蒲团》等等。 读书之所以会...

  • 潘金莲的真正知音

    自《金瓶梅》出世以来,文人墨客,贩夫走卒,多爱想谈潘金莲。 但【《金瓶梅》原序】中说的好: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

  • 原来并不是闲笔

    20200210《物色:金瓶梅读“物”记》。 以前读《金瓶梅》,一个强烈的感受是:作者写的又实又细,好像是有“强迫...

  • 《没有神的所在 : 私房阅读《金瓶梅》》作者: 侯文咏

    内容简介: 《没有神的所在:私房阅读《金瓶梅》》内容简介:“与其说《金瓶梅》谈的是性,还不如说是人性;读通《金瓶梅...

  • 读《金瓶梅》

    《金瓶梅》前五十回其实没有太大的看头,无非交代书中各女来历,重在写西门之色和众女之淫,为后文凄惨冷清的结局埋下长长...

  • 也说《金瓶梅》

    “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 初读金瓶梅,...

  • 4月读书:初识之后

    初识格非,是从《金瓶梅》开始。 三年前读了他的《雪饮鹭鸶-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颠覆了我对《金瓶梅》的原始印象。读...

  • 8拍的摇滚

    你说你五岁时 听古典乐 读金瓶梅 看梵高画 跳芭蕾舞 坐保时捷 你微笑 我说我五十了 才开始 听古典乐 读金瓶梅 ...

  • 浅话《金瓶梅》之1

    从07年开始至今,我终于收齐了一套共21本的《金瓶梅》连环画。 虽然最后两本被奸狡的书商狠宰了一笔,但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读《金瓶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vfu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