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古称大原、高平、原州。公元前114年建城,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明代九边重镇之一。左控五原,右带兰会,黄流绕北,崆峒阻南,这里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2014年4月5日,清明假期第一天,我和家人前往须弥山石窟的途中,经过固原市区的时候,曾经来过这座博物馆。但是,正好赶上这里闭馆,所以未能进入参观;2018年5月1日,时隔四年,再来这里,终于有幸走进宁夏固原博物馆——
博物馆建筑外观为四角攒尖宝刹式的仿唐结构,并且融入长城锯齿状垛子的元素,巧妙地象征了这里“丝路要道”和“九边重镇”的历史地位。经过重修改造,这里焕然一新,在原本大楼的基础上,对旧展览进行了改造,2016年10月重新对外开放。
新的基本陈列以“千年固原 丝路华章”为主题,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布于上、下两层展厅,通过“史前”“先秦”“秦汉”“南北朝至隋唐”“宋夏金至元明清”等五个重要阶段,把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相互印证,将固原通史与丝路主题相互结合,展示了这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1、文明序曲:史前时期的固原
这里是早期人类活动的地区之一,彭阳县茹河流域岭儿、刘河等地的考古发现,填补了宁夏南部旧石器时代的空白。进入新石器时代,这里除了仰韶文化以外,还有马家窑文化和菜园文化,以及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齐家文化。
这个部分主要展示了固原境内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大量陶器、石器、玉器等文物,包括隆德县沙塘页河子遗址、隆德县沙塘北塬遗址、海原县曹洼遗址、海原县菜园遗址和彭阳县打石沟遗址。
走进展厅之后,迎面就是一件造型奇特的彩绘双耳偏口陶壶,好像一只伸着嘴巴、翘起尾巴的小鸟。它是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代表性器物,口沿至腹部饰黑彩,距今大约5000年,1980年出土于固原县中河乡高坡村。
2、华戎交响:先秦时期的固原
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以陇山为中心的地区,发掘大量的戎人墓葬。这里出土的青铜器,既有中原文化因素,也有游牧文化特征,与欧亚民族的青铜器有一定联系。由此证明,在张骞“凿空”之前,西部的戎人已经是东西方交往的中介者。
这个部分重点展示固原地区发掘出土先秦时期的大量青铜器,包括车马器、兵器和其他装饰品。虽然这些青铜器体量较小、制作简单,但它们却是中国北方系青铜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曾经的义渠、乌氏等西戎民族有关。
在展厅的中央,单独展示了一件精美的青铜器,它是做什么用的呢?其实,它是西周时期木质车轴上的装饰。在椭圆形的箍上,连接着一个长方形的青铜板,表面均装饰着复杂的兽面纹,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神秘感十足。
3、萧关纪颂:秦汉时期的固原
在这一个时期,固原逐渐进入统一中国的版图中。秦时属于北地郡,汉武帝时,置安定郡,郡治在高平,也就是今天的固原。秦始皇修建驰道时,在此设立瓦亭关和萧关;汉武帝拓展了回中道,数次巡视安定和北地郡。
这里重点展示固原周围秦汉遗址和墓葬出土的建筑构件和陶质冥器,包括文字和云纹瓦当、曲尺形灰陶水管道、绿釉熊座陶灯、陶鼎和各色釉陶壶等,反映当地与中原地区已经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成为汉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除了陶器之外,这里还展出了几件珍贵的青铜器。青铜“锺”字壶的腹下部铸有一个隶书的“锺”字,1999年出土于固原博物馆院内的汉墓中。同时,此墓还出土一件铜博山炉,由炉盖、炉身和长柄组成。由此可见,固原博物馆本身就在一片汉墓群上。
在固原博物馆的大门前,矗立着一件巨大的铜鼎,它的原型就是这个展厅中的“朝那”铭文铜鼎。1982年,这件铜鼎出土于彭阳县古城镇,鼎身阴刻三段铭文:“第二十九,五年,朝那,容二斗二升,重十二斤四两”“今 二斗一升,乌氏”“今 二斗一升,十一斤十五两”。由此证明,历史上的朝那、乌氏两县确实存在。
4、金石鸿篇: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空前繁荣,固原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东西方往来的商人、僧人和使者汇聚于此,这里一跃成为“丝路”上的国际性大都会。20世纪80年代以来,固原一系列考古发现,证明了这个历史事实!
在这个展厅中,可以看到大量陶俑、墓志铭和壁画等,它们均出土于固原地区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墓葬。其中,主要展示了北周李贤夫妇墓、田弘墓、宇文猛墓,以及隋唐时期的史氏家族墓。
这里展出的陶俑,不仅数量较大,而且特征明显,种类繁多,体型矮小,表情丰富。这个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游牧民族纷纷内迁,民族融合,文化多样。因此,这些陶俑也融入了少数民族的风格。
北周柱国大将军李贤夫妇墓的甬道和墓室,共出土255件半模制的彩绘陶俑,包括镇墓兽、武士俑、具装甲骑俑、骑马女官俑、吹奏骑俑、骑马俑、笼冠俑、文吏俑、武官俑、风帽俑、胡俑、女侍俑,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在展厅最显眼的地方,摆放着一件鎏金银壶,也出自于李贤夫妇墓,乃固原博物馆名副其实的镇馆之宝!在银壶的腹部一周,锤揲着突起的图案,表现了六名相对的男女,可能是古希腊神话故事,表现英俊战士得到女子爱慕的情景。
1996年5月至9月,中日联合发掘了北周田弘墓,它位于固原西郊乡大堡村。这座墓规格较高,由墓道、天井、过洞、甬道和墓室组成,出土有鎏金器、铁器、玻璃器、水晶器、瓷器、陶器等,包括五枚东罗马(拜占庭)金币。这里展出了此墓出土的陶俑、陶罐和墓志铭,以及一幅田弘墓的实景照片。
1993年5月至8月,考古工作者在固原南郊乡王涝坝村发掘了一座古墓,出土各类彩绘陶俑、铁器和壁画等100余件。根据出土的墓志铭,判断它是北周大将军大都督宇文猛的墓葬,此人为北魏、西魏、北周的三朝元老。这里展出了一件出土于宇文猛墓的陶骆驼,两峰之间,有一小孔,可能原本驮有物品?
1982年至1995年,考古工作者在固原市区的西南郊,先后清理了六座史氏家族的墓葬。其中,只有一座隋墓,其余全为唐墓,它们坐北朝南,从东向西,一字排列,依次为史索岩墓、史铁棒墓、史河耽墓、史道洛墓、史射勿墓、史道德墓。
其中,史道德墓出土了一件“金覆面”,原本覆盖在墓主人的头部,包括金质的护额、护眉、护眼、护鼻、护耳、护嘴。据说,史氏家族是中亚的粟特人,乃“昭武九姓”的后裔,“史”即为“九姓”之一。
除了以上几座重要的古墓之外,在固原市的南塬上,发现很多隋唐墓葬。它们均为中、小型墓,由于没有发现墓志铭,所以无法判断墓主人的身份。但是,这里也出土了一大批珍贵的文物,如彩绘天王俑,白石镇墓兽和彩绘跪地陶俑等。
5、边塞咏叹:宋夏金至元明清时期
唐朝末期以后,契丹、党项、女真和蒙古族崛起,相互攻伐,战争不断,严重阻碍了固原商路的通畅。与此同时,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起,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衰落,固原也从商贸重镇转变为军事重镇。
北宋时期,这里城、塞、堡、关星罗棋布,宋朝和西夏的战争多发生在此;元代的时候,六盘山成为蒙古军在西北的军事基地。在固原城南二十公里处,六盘山下东坡的开城乡,有一座元代的安西王府遗址,出土了大量当时的建筑构件。
在展厅的角落里,墙壁上镶嵌着一批宋代墓室的砖雕,它们出土于固原市西吉县的黑虎沟宋墓。仔细观察,上方的六块砖雕,分别刻画了“二十四孝”故事中的孟宗泣竹、曹娥投江寻父、王祥卧冰求鲤、姜诗涌泉跃鲤、蔡顺伏棺哭尸、王褒闻雷泣墓。
在展厅的结尾处,摆放着四块一组的石碑,名为“三关口筑路碑”。这一组清代的石碑,碑文由吴大澂撰写,内容主要颂扬泾、庆、平、固观察使魏光焘率领将士修筑三关口道路的功绩;书体为“八分书”,乃吴氏书法艺术难得的实物资料,也是宁夏唯一的“八分书”碑刻。
至此,宁夏固原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就结束了!在博物馆的后方,还有一座古墓馆,复原了固原市发现的九座古墓,时代从西周直到元代,以北周、隋唐时期为主。走进地下的“墓室”中,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直观地了解各个时期的墓葬结构和丧葬习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