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我,在封建王朝的时代,最令我佩服的父亲是谁?我肯定会说,是霍仲孺。你可能没听过这个名字,但你一定听过他两个儿子的名字,一个叫霍去病,一个叫霍光。
霍去病成为武将中的神话,而霍光更是成为文臣中的巅峰,两个儿子,一文一武,双双登峰造极,生子如此,当父亲的霍仲孺,当然也被高看一眼。
我们在前面已经分享过,战神霍去病的故事,那么今天就来聊一聊,霍去病的弟弟,霍光的故事。
霍光七八岁的时候,家里突然有个大人物来访,听说此人是朝廷重臣,父亲霍仲孺赶紧出门跪拜迎接。
但这位大人物很客气,他连忙扶起跪拜在地的霍仲孺,然后,还给他回了个跪拜之礼。
霍仲孺与他聊了一会儿后,这位大人物就走了。小霍光很好奇,就问父亲:这个人是谁啊?
霍仲孺跟小霍光说:这是你同父异母的哥哥,他叫霍去病。
自此以后,霍光便知道,在当时名震天下的大人物,大将军霍去病原来是他的亲哥哥。
霍去病这个人很有意思,他是私生子,从小就被父亲霍仲孺抛弃了,前面说他来拜访霍仲孺,其实就是主动上门认亲来的,虽然从小没得过父亲一丝半点的父爱,但霍去病对霍家却有着与生俱来的好感,可能,这就是血浓于水吧。
不久后,霍去病在京城给父亲买了一套大房产,霍仲孺也从此过上富贵的生活,然后,霍去病还带走了弟弟霍光,打算亲自带领弟弟走上仕途之路。
这一年,霍光才十岁出头。也是从此时开始,他正式踏入官场。
刚开始,霍光只是在哥哥霍去病的帐下当个郎官,接着,经过哥哥一番精心的安排后,小霍光顺利地成为当时汉武帝的奉车都尉。
奉车都尉是负责保卫皇帝安全的职位,但此时的霍光十岁多,别说保卫皇帝安全,能保卫自己安全就很不错了。
当然,霍去病之所以安排弟弟干这个,也不是头脑短路,他实际上就是为了,让小霍光在汉武帝面前混个脸熟,以便求得发展的机会。
但是,由于霍去病的这个精心安排,却苦了弟弟霍光,由于经常在汉武帝身边,霍光发现这位皇帝的性格实在是恐怖,汉武帝喜怒无常,冷血残酷,而且杀人如麻。昨天还跟霍光打招呼的大臣,今天就因为皇帝发怒,当场被杀。
这些惨状见得太多,小霍光的心里也受了不少冲击。但霍光还是很淡定的,因为他看见汉武帝虽然没人性,但对他的哥哥霍去病,却视如亲生儿子一般宠爱。当然了,作为霍去病的亲弟弟,皇帝对他也还算爱屋及乌了。
霍去病还经常带小霍光去卫家玩,由于当时,卫子夫,卫青,还有太子刘据等人的热情接待,导致霍光对卫家产生了不少好感。
多年以后,霍光执掌国家大权,在为英年早逝的汉昭帝选择继承人时,霍光选择了当时卫家唯一的后人~刘病已,你能说这仅仅只是巧合吗?
总而言之吧,有哥哥霍去病这种佛挡杀佛的人一路护航,朝廷上下,肯定没人敢欺负霍光,他的仕途也还算顺利。
但不幸的是,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在不久后,霍光收到了一个坏消息,同时这也是大汉子民的坏消息,那就是:霍去病突然病逝了。
汉武帝对老霍的突然离世,可谓悲痛欲绝,比死了亲生儿子还要伤心。与此同时,听到哥哥突然去世的小霍光,更是撕心裂肺的嚎哭,当然,在悲痛之余,霍光同时也意识到,以后的路,只能靠自己走了。
在轰轰烈烈地举办完霍去病的葬礼后,小霍光不禁思考,那个像守护神一样保护自己的哥哥,已经不在了,自己必须快速地成长起来。
自此以后,便有人发现,小霍光就像变了一个人,他变得做事细致,沉稳如水,言出必行,行之必果,貌似在一夜之间,这十多岁的孩子,突然就长大了。
霍光不允许自己犯任何错误,他走的每一步,都是高效,节能,绝对没有多余的动作,他几乎谨慎到了极致的地步。
我们在前面讲金日磾的故事时说过,金日磾是个极为谨慎的人,事实上,霍光的谨慎绝对不输于金日磾。
据说,霍光每次出入宫门,落下的脚步,居然可以做到每次落步的位置,都是在同一个地方,连尺寸都不差。
关键是,如此谨小慎微,不是一天两天的,是一直持续了30多年。因为霍光在汉武帝时代,足足给皇帝当了30多年的秘书。在这期间,霍光从来没有出过错儿,他为皇帝办的事,汉武帝全部都满意,这实在是奇迹。
老霍也因此创造了一个记录,那就是:在汉武帝一朝,无犯错记录的最长时间保持者。
霍光的谨慎,最终把性格多变的汉武大帝,都彻底打动了。
到了汉武帝的晚年,皇帝决定让年仅7岁多的刘弗陵来接班,然后,他为小儿子挑选了四位辅政大臣,分别是: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而老霍毫无意外地成为四大辅政大臣之首。
至此,在失去哥哥霍去病的庇护后,霍光靠着自己的能力,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而且,还是一条前途无量的星光大道。
当上首辅大臣的这一年,霍光40岁左右。
汉武帝是一个很自信的人,他以为自己布置的辅臣架构,可以相互制衡,不会出现一家独大。但人算不如天算,仅仅过去六年,四大辅臣就只剩下霍光一人,一家独大的局面还是出现了。
关于接下来的事情,我们前面的作品已经说过,我给大家简单回顾一下:
汉武帝去世后,刘弗陵继位,史称:汉昭帝。在汉昭帝元年,四大辅臣之一的金日磾就病逝了。
汉昭帝六年,上官桀与桑弘羊联手谋反,霍光知道后,把他们抓了起来,然后全部灭族。从此刻起,四位辅政大臣就只剩下霍光,国家大事取决于老霍,但更不得了的,还在后面。
汉昭帝十三年,刚刚亲政的昭帝刘弗陵,突然崩逝。由于汉昭帝没有儿子,于是,由谁来继承他的皇位,那也是首辅大臣霍光说了算了。
国家大权在握,连皇帝都是由自己来选定,霍光彻底登上文臣的巅峰。
当然,老霍的人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正在此时,他就摔了一跤。汉昭帝去世后,霍光找来汉武帝之孙刘贺来继位,但刘贺这家伙坐上皇位后,不但没有感激老霍,还企图抢走他的权力,于是,霍光只好把他废黜了,刘贺在位仅仅只有27天。
当然,正是因为霍光废黜过皇帝,因此,他身后的名声也不可能会好,但这也无所谓了。
废黜刘贺后,有位叫丙吉的大臣,向霍光推荐,说前太子刘据之孙刘病已,品行优良,可继大位。这个丙吉是个绝对的好人,以后还会有他的故事。
霍光经过一番调查,发现刘病已读过书,素养好,为人成熟稳重,乐善好施,确实很不错。于是他决定,选择刘病已来继皇帝位。
当年卫家热情接待小霍光,今日霍光让卫家唯一的后人重继大统,世间之事就是如此奇妙。
接下来,前太子刘据之孙刘病已,正式继位,西汉王朝的最后一位中兴之君~汉宣大帝,终于登场。
霍光对这一次挑选的皇帝继承人,还是很满意的,因为汉宣帝很懂事,他对霍光的表现,就是绝对的顺从。
当然了,如果你要问,汉宣帝的顺从,是出于真诚,还是出于无奈呢?其实,准确一点说,应该是出于谋略。有人说过,汉宣帝只是霍光的傀儡,或许没错,但宣帝的政治智慧也不输于霍光。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以后讲汉宣帝的故事时再说吧,反正他肯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众所周知,在汉武帝的后时代,又出现了一个盛世,史称:昭宣中兴。
昭宣中兴的“昭”是指汉昭帝时代,“宣”当然是指汉宣帝。但如你所知,在汉昭帝时代的13年里,其实是霍光在主政,甚至,汉宣帝继位后的前几年,执政者还是霍光。
因此,所谓的昭宣中兴,其实,上半部都是老霍的功劳。那么,霍光是怎样做的呢?答案很简单,就两点:第一,不折腾;第二,精准的使用军事。
不折腾就是:国内延续汉武帝晚年休养生息的政策。霍光的确是个优秀的政治家,他掌控国家大权,但自身奉行节俭,执政期间,从不搞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百姓安居乐业,国家自然富足。
当然,休养生息并不代表不再打仗了,霍光还是会动用军事的,但他用得很精准,以最小的成本换最大的收益。
在汉宣帝继位后,老霍也曾对匈奴与乌孙国动兵,基本上都是大获全胜。虽然后来的“五路伐匈奴”,收获有点惨淡,但毕竟始终还是打赢的。
总而言之吧,霍光虽说是个权臣,而且还废黜过皇帝,但有一说一,他于汉朝还是有大功劳的,汉武帝在位54年,因为常年征战,把国家整得不像样,如果不是霍光执政的这20年里,把摇摇欲坠的西汉王朝重新拉回正轨,西汉王朝恐怕就真的是要亡于汉武帝了。
在汉宣帝六年,华夏历史上的第一位权臣霍光,因病离世,享年60岁。
霍光去世后,汉宣帝给他搞了个帝皇级别的葬礼,这也是前所未有的待遇。但让人意外的是,往后不到两年,皇帝又下旨,把霍光所有的族人,全部杀掉,因为汉宣帝要为自己最心爱的女人报仇,这位女人就是他的皇后~许平君。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下一期来聊一聊,汉宣帝的一生中最爱,皇后许平君的故事,感谢您的观看。
我是热茶,一个爱历史,也爱分享历史的精神小伙,能给我点个关注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