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罗德,六十岁,有一天收到了二十年未见面的老朋友的一封信。老朋友患了癌症,写信告别。哈罗德寄了短短的回信,再去看他的路上,碰到一个女孩,女孩的话使哈罗德深受启发,决定走路去看她。他信仰一个信念:只要他走,她就能活下来。87天,627英里,从西南到东北,纵穿英格兰。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84794/29be55be3f0d728e.png)
我羡慕哈罗德的这种信念,并且他有勇气坚持下去,更不用说他是一个老人,身体条件不允许他这样做,这一点是我们学习的,最终,哈罗德见到了奎妮,一路中,没有掌声没有欢呼,没有拥抱没有欢笑,但是路人会鼓励他,却也会嘲笑他,一切都那么安静,安静的房间安静的奎妮,安静的让他尴尬。奎妮终于等来了哈罗德,她这才完成使命一般安详的离开了。这场朝圣最初是为了让奎妮活下去,现在看来,像是让哈罗德更好的活下去。
哈罗德的童年并不幸福,父亲酗酒,母亲年少时离开了家,他说遭遇的一切使他孤独,十六岁离家遇到莫琳那才遗忘了自己的孤独,自己的不快乐。他们之间开始有默契,美好生活过,最后迎来儿子的出生。他不知道怎么做一个父亲,在唯一的儿子投海自杀时茫然的他却在解鞋带,也许不是那次,是很多平时的小事开始,他已经让妻子和儿子失望。无意间的发现,他知道儿子已经沉迷在酒精和药物里,却只是收拾了残局而没有像一个负责的父亲那样让儿子改变。直至死亡,哈罗德最终没有去看儿子最后一眼,是软弱还是自责,从那时起,他和莫琳才开始了堕落一样的生活。莫琳的哭泣,自闭,甚至和死去的戴维说话,都只会让哈罗德更加孤独。
哈罗德认为,只要自己这么走着去贝里克,奎妮就能一直活下去。没有过信念的人甚至觉得可笑,而有信念的人也不能确定这是否真能实现。旅途中遇到的人有的关心他是否能靠着一双帆船鞋穿越整个英格兰,有人关心他的身体能否坚持的下来,有人关心他跟莫琳和戴维的关系,有人关心奎妮是否知道他的计划。一路上他也迷茫过,书中描写哈罗德的路途上许多景物描写,跟哈罗德的内心如出一辙。一个著名演员和外科医生说出了他最不愿去想的问题,奎妮是否还在等,她到底有多糟糕。他颤抖的拨通了疗养院的电话,得到的答案让他欣喜若狂。他的朝圣之路让他获得了更多的关注,甚至成了名人,随之而来的追随者,让他无法拒绝,是一份该死的责任心,放慢了节奏,里面出现了许多纠纷,这一段故事我自认为不是很好,emmmm那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类,我觉得简直实在玷污哈罗德的纯洁的朝圣,不过,还是又有点的,这也为哈罗德高尚的品德做了反比,更加赞美了哈罗德的美好朝圣。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84794/4ce2dfd1e79074cc.jpg)
哈罗德不知道当见到奎妮时应该说些什么,十分纠结,一句你好一句谢谢一句好久不见,当真的碰到了他日日夜夜思念的人,哈罗德十分难过,她形如枯槁的样子,被癌症侵蚀的身体,爬满脸颊的巨大肿瘤,都让哈罗德觉得命运对这个平凡的女人太不公平了,过多的寒暄也不能让他内心平复,奎妮就那么静静的躺在那,也许不知道来者何人,也许都不知道有人来过。年轻的修女铜铃般轻快的言语,和那里的奎妮太不相称。哈罗德的礼物被挂在窗边,迎着阳光闪烁着万千色彩,对于奎妮而言,她全部准备好了,准备好了。
一个人的朝圣
两颗心的朝圣
却有着同样的坚定
友情真美
爱情真美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84794/100aa0c1e7f36c0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