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读书
人性主观颠覆——《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 草稿 - 草稿

人性主观颠覆——《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 草稿 - 草稿

作者: 小满_95f4 | 来源:发表于2018-08-22 12:57 被阅读26次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兼政治家斯威夫特创作的长篇游记体讽刺小说。在书中,作者不仅对科学和政坛等方面的弊端进行了讽刺,同时,对于人性的看法进行了彻底性的批判与主观颠覆,且多维度、多方位进行了剖析与透视人性的弱点与丑陋。在文中,作者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人性的特点,即在四个不同的游记地点从不同的维度进行的反观与深析。

          第一部,在小人国(利立浦特)中,作者采用了居高临下的视角,用巨人的眼光俯视了人类的荒唐渺小。

        待格列佛来到小人国之际,瞬间成为了举国上下引人仰目的巨人。自始至终,格列佛都抱着一颗谦和和宽容之心与国中的任何一个人进行交往,生怕伤害到任何一个人,连走路都万分小心。即使有人暗伤与妒忌他的才能,他也以宽容之心释放与谅解了那六名罪犯与海军大将。在小人国中,为了防止格列佛对他们构成威胁,设置了许多不合理的条约,为了获得自由,格列佛只能被迫答应这些违反人性的规定。此外,国王看到格列佛对他们的有利之处,通过他的力大无比与超乎寻常的身高帮助他打败布莱夫斯库大帝国。格列佛为了回报国王的恩情,答应甘愿冒生命危险,时刻准备抗击一切入侵者,且入实做到了自己的承诺。但小人国国王却心怀野心,利用格列佛将其一举灭掉,做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君王。但格列佛运用正义、自由、民主的观点说服了国王,而却非从心底彻底说服,并自此成为格列佛出走到布莱夫斯库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事情的发生促成了他出走的因素,即因一位婢仆的失误招致了皇宫内一片火海。虽格列佛用小便解救了皇宫,但却违反了皇帝的规定,即如果在皇宫区域内小便,一律处死,尽管赦其无罪,但却成为皇帝报复他的原因之二。

        因此通过小人国中的人透漏了人性中无限野心、不知回报、诡计多端、残酷无情等丑陋之处。

    第二部,在大人国中,从小矮人的角度仰视人类的粗俗与铁石心肠。

          在初遇农民之时,除了把自己当做陪哄的神器外,还是比较关心格列佛的,尤其他的女儿,用格列佛的话说,能在大人国中活下来,全靠她的关照。随后,因为农民朋友的到来,给格列佛带来了命运的转折即通过这一稀罕物来赚取金钱,使格列佛尝尽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滋味。虽然格列佛如此为其卖力,但却丝毫得不到他的关爱,由于过度的劳累不止,使其身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胃口大减,形销骨瘦,农民见其如此,非但没有让其暂停修养,因断定肯定活不长了,而更加变本加厉地决定从他身上多捞一把,毫无体恤之情。幸运的是随后被王后花重金买去,得到她的厚爱,但亦然改变不了别人掌中的玩物的命运。在王宫内,格列佛观察了他们令人作呕的体味、举止和习惯,国王的无知与狭隘,彼此间关系的冷漠,以及他们刑法的残暴等等。

          由此通过大人国中的人物透漏了人性中粗鄙、毫无情味、自私、无知等丑陋之处。

    第三部,在飞岛国中,作者以平常的心态平视了人类的疯狂与邪恶的本性。

        飞岛上的妇女十分疯狂,她们鄙视自己的丈夫,特别喜欢陌生人,并且喜欢寻找情人,更疯狂的是在自己的丈夫面前和情人肆意调情。因为他们不同于我们正常的人,他们需要有拍吉官才能使大脑得以运转,所以只要遣走拍吉官,一切都不成问题。当然这也反映了飞岛女子的疯狂与不守伦理。

          作者倡导科学要满足生活的实际需要,而在拉各多大学院中格列佛睁大眼球、大饱眼福地看到了各种稀奇古怪、颠覆真理的实验:从黄瓜中提取阳光、把粪便还原成食物、用蜘蛛丝防线做衣、废除语言用实物交流等。作者用离奇、甚至令人作呕的情节讽喻了学究们的愚蠢、疯狂与可笑。

        在格拉布答布卓布中,作者用夸张、传奇的笔法展现给我们一部部人类的罪恶史,在这里,充满了诈骗与罪恶,以及人性的逐渐堕落。如拜访的三个国王统治国家期间从不启用优秀的人才,因为他们认为没有腐败就没有王权的立足之地,因为美德赋予人固执,自信和难以驾驭的脾性,且这些是执行公共事务的永久障碍。同时,被拜访的近现代中大多数人是通过作伪证、欺压、教唆、诈骗、贿赂等如此伎俩某得高官,甚至通过鸡奸和乱伦获取高官和财富,或是为了升官发财不惜颠倒黑白残害无辜……且最为恶毒的后果是子孙后代也深受其害,他们兜售选票,操纵选举,学会了宫廷中种种伎俩,变得无恶不作,腐败堕落。

          之后格列佛到达拉格乃各王国,描写了长生不老的特鲁不鲁各人,起初格列佛见到他们时,因对生命永不停歇的憧憬感和对死亡的恐惧对他们有了更深的嫉妒之情,并幻想自己成为这样的人且做了一番美好的规划。但是随着对他们生活的了解,逐渐打破了这种长生不死的敬畏。因为他们从四十岁就进入了古稀之年,不仅变得迂腐和孱弱,还会对长生不死感到恐惧,并会因此变得倔强、暴躁、郁闷、很难相处、缺乏对后代人的关爱等等。八十岁时已被法律定义为已亡人,九十岁牙齿头发完全脱落,辨别不出任何味道。由此观之,在无法体味生命带给自身乐趣时,赖活着倒不如好死了之。

          第四部分,代表作者乌托邦理想主义思想的慧嘶马国中,作者从理性动物慧嘶马的角度审视人类,人类在它们的眼里和肮脏、邪恶、淫荡、愚蠢的野胡一丘之貉,且因受了理性的熏陶,变得比野胡更可恶。

          在慧嘶马国中,几乎没有“怀疑”或者“不信”、“撒谎”、“虚假”的概念,它们也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表示。它们认为语言的用途是让我们彼此互相了解,接受客观的信息,若有人讲虚假的消息,就会丧失语言原有的目的。且在它们的语言中亦无权利、政府、战争、惩罚,它们也不明白人为何要做邪恶的事情。高贵的慧嘶马天生就具有一切美德,从未具有理性动物的邪恶念头和思想,它们的伟大格言便是发扬理性,完全受理性的主宰,从不受感情和利益的干扰、蒙蔽和歪曲。与此同时,友谊和仁慈也是它们的两大美德,哪怕是邻居的孩子也和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慈爱,爱所有的同类。而且在教育子女方面,节制、勤劳、运动和清洁均是必不可少的项目,这些做法也值得我们人类推崇和效仿。因此,在那里,格列佛不用担心陷害和背叛,不用提防敌人的攻击;不比取悦他人,不用担心被监视;没有赌徒与抢劫犯,没有恶霸与罪犯;没有愚蠢自大的学究……他希望自己可以永久地脱离人类,永久地定居在那里!

        这四描绘人性的图画,在色彩上呈逐渐暗淡的趋势,这又从另一个角度显示了格列佛对人性幻想破灭的过程。在故事的开端部分,他还是一个乐观、单纯的人,以为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因此在小人国所见到的种种阴谋着实令他大吃一惊。而直至从马国返回,他成了一个愤世嫉俗、对人性彻底绝望,无法看到人类的美德,对慧嘶马的忠诚成了一种病态的狂热,格列佛本人也成了作者无情嘲讽的对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性主观颠覆——《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 草稿 - 草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vne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