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在此之上标注断句。
世宗,钦天履道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之孙也,父 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母 慈孝贞顺仁敬诚一安天诞圣献皇后,以正德二年八月初十日,生上于安陆藩邸。初 献皇帝 以 宪宗皇帝 第二子册封 兴王,弘治七年九月之国安陆。献皇帝 在国慎修王度,怀保小民,积功累仁,至深极厚,乃发祥于上应期挺生。诞圣之日,宫中红光烛天,远近惊异,其年黄河清,庆云见于翼轸者楚分也,盖识者已知为受命之符矣。上生五岁,即頴敏绝人,献皇帝 口授以诗,不数过輙成诵,语以读书作字,问安视膳之节,与夫民间疾苦,稼穑艰难,靡不领略。稍长,通孝经大义,问先王至德要道之旨,献皇帝为之讲解,上意感悟,献皇帝大奇之。每遇祭祀及拜进表笺,进止凝重,周旋中礼,俨然有人君之度。献皇帝 崩,上摄治府事,事皆有纪,府中肃然。正德末,南北绎驿,储位久虚,中外人心,已有所向往,迨 毅皇帝 大渐,乃宣末命迎上嗣缵丕基。是时,上年十有五矣,诸大臣以遣迎至藩邸者,睹上天表,皆相顾叹曰:“帝王,自有真也。”车驾渡河,父老喜跃,相告曰:“昔圣天子始生之年,此河清三百里者三日。尝闻黄河清,圣人出,今果然矣,其为天下所快睹。”如此盖上之生适逢昌,会得圣人之时,而仁孝诚敬,聪明英毅,又躬有圣人之德。起自藩服,光履帝位,实上天之所眷与,四海之所归心,非偶然者,故能觐扬前休,廓清区宇,制礼作乐,开四十五年中兴之业,而垂德泽于无穷,近代帝王盖鲜俪云。
正德十六年四月
○壬午 朔。
○癸卯 至自安陆。先是三月丙寅,大行皇帝遗诏曰:“朕绍承祖宗丕业十有七年,深惟有孤先帝付托,惟在继统得人,宗社先民有赖。皇考孝宗敬皇帝 亲弟兴献王长子,聪明仁孝,德器夙成,伦序当立。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请于慈寿皇太后,与内外文武群臣,合谋同词,即日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丁卯,司礼监大监(各)谷大用、韦霦、张锦,内阁大学士 梁储,定国公 徐光祚,驸马·都尉 崔元,礼部·尚书 毛澄,赍捧诏谕、金符,趋安陆藩府奉迎。戊寅,诸臣至安陆捧进遗诏,上候迎府门外,至承运殿行礼开读。毕,升座藩府及安陆文武官侍班,乃进金符。上亲受之,诸臣行礼、见礼。四月壬午,上辞兴献王墓,伏地恸哭,左右扶而起,从官莫不感泣。明日,辞圣母,车驾发安陆。戒扈从、诸臣沿途务安静毋扰,经诸王府设供馈,悉谢不受。敕有司膳羞,廪饩止用,常品他珍异皆却之。行殿惟取朴质,有过侈者輙去,视诸治道,仓卒不及备,亦弗问。
○壬寅,车驾至良乡。癸卯,至京城外驻跸行殿。初,礼部具仪,请如皇太子即位礼。上览之,谓长史 袁宗乐 曰:“遗诏以吾嗣皇帝位,非皇子也。”至是,大学士 杨廷和 等请上如礼部所具仪,由东安门入,居文华殿上笺,劝进择日登极,上不允会。慈寿皇太后有旨曰:“天位不可久虚,嗣君已至行殿,内外文武百官,可即日上笺劝进。”于是,上遂从行殿受笺。文武百官军民耆老人等,魏国公徐鹏举等,奉笺劝进其词曰:“大德受命,乃抚运以乘时,继统得人斯,光前而裕后,盖义望情地之攸属,故内外远近之同归。恭惟大行皇帝英明,御极雄断,成功内靖萧墙,法不疏于漏网;外清强场业,再奠于缀旒,共期治日之方升。岂意乘云而长往,弥留之际,付托尤勤,亟诏辅臣,爰颁顾命,奉皇明祖训之典,稽兄终弟及之文,佑启圣人,传授神器。敬惟殿下聪明天纵,仁孝性成,以宪宗皇帝之孙,绍孝宗皇帝之统,名正言顺,天与人归,温恭允协乎!重华声光,加于率土,是以合华夷而共戴冠,古今而无前也。臣等窃思九庙神灵,不可一朝而乏飨,万几裁处不可一日而暂虚。虽在谅闇之中,当以继述为大,请采周康王元之制,载参汉文帝代邸之仪,俯顺舆情,早登宝位,出潜离隐,立旋乾转坤之基,居高听卑,慰就日瞻天之愿。”上答曰:“予抱痛方殷,嗣位之事,岂忍遽闻,所请不允。”徐鹏举等,再奉笺曰:大统有归,将嗣兴于景运,群心胥悦,咸趋就于皇仁。况在天属之至亲允符,圣祖之明训,兄终弟及,天与人归,此诚臣民之同情,国家之大计也。粤自我朝之创业垂统,皆由太祖之用夏变夷,历承列圣之重光,益固万年之丕绪。逮我大行皇帝,承祧践祚,奉天临民,讫声教于八弦,来梯航于四表,以雄纲克平内变,用英武有事外攘。虽戎马不暇之时,已有天位当传之语,暨凭玉几而扬末命,遂挈神器,以授圣人。敬惟殿下天表清明,圣心仁孝,睿智察于庶物,慈俭冠乎伦,伦暨三灵,宗社之咸休,将亿载基,图之永赖,已见 周勃 奉玺而迎代邸,不烦内告奏记,以美曾孙举恳款,以乐推可逡巡而固拒。伏望仰遵遗诏,勉抑哀情,念祖宗创造之隆体,先帝付托之重,勿事南向西向之再让,深惟一日二日之万几,早登宸极之尊,以慰群生之望,覆帱寰海,统和神人,神祚延长,从今无极,生灵鼓舞,自此太平。上答曰:“览启益增哀感,即位之事,岂忍言之,所请不允。”鹏举等,三奉笺曰:“人君之大宝曰:‘位岂一日而可虚。’上天之历数,在躬合万方而均戴,宗祧为重,统绪攸归。恭惟殿下,日表殊姿,天潢近派,聪明之懿,夙禀于生知,仁孝之纯良,由于至性储祥已久,毓德惟深眷。遗命以恭膺,实天伦之定序,奉玺代邸,至德之让已三,飞辔同京傒后之诚,惟一物方快睹天有攸从,纵哀痛之孔殷岂,继承之可缓矧,万几之物沓至甚繁,而四海之心向往殊切。伏望殿下仰遵祖训,俯顺群情,少抑冲怀,亟登大位,庶几天地神人,有所依赖。凡夫礼乐刑政,从此设施。上以绍祖宗百五十年创业之基,下以开宇宙千亿万载太平之治。”上答曰:“再三览启,具见卿等忠爱至意,宗社事重,不敢固拒,勉从所请。”乃谕礼部曰:“予钦奉皇兄,大行皇帝命,遣官迎取来京,奉慈寿皇太后懿旨,天位不可久虚命,以四月二十二日即皇帝位,尔文武百官及军民耆老,合词劝进,至再至三,情辞恳切,勉从所请,其具仪来闻。”于是,礼部·尚书 毛澄 等进《即位仪注》:“一 即位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二日。一 上设监等衙门于华盖殿里,陈设御座于中,仍于奉天殿设宝座。是日,钦天监设定时鼓。一 是日,早遣官祗告天地、宗庙、社稷。一 是日,早设酒果,具孝服。上亲诣大行皇帝几筵前,祇告受命。毕,即于奉天殿前,设香案酒果等物,具衮冕服,行告天地之礼,后就赴奉天殿,谒告祖宗。毕,具衮冕谒奉慈殿,谒告 孝肃太皇太后、孝穆皇太后,谒大行皇帝几筵前,俱行五拜三叩头礼,次诣慈寿皇太后前,行五拜三叩头礼,次诣奉天殿即位。一 尚宝司设宝案于奉天,殿鸿胪寺设表案于丹陛上,教坊司设中和韶乐设而不作,鸿胪寺设诏案及锦衣卫设云盖云盘于奉天殿内东,别设云盘于承天门上,设云舆于午门外,设宣读案于承天门上西南向。一 是日,早鸣钟鼓,锦衣卫设卤簿大驾。上服衮冕,御华盖殿,文武官员各具朝服入丹墀内,俟候鸿胪寺引执事官进,至华盖殿将行礼之时,即传旨百官免贺,只行五拜三叩头礼。传毕,方引执事官就次行礼,赞各供事奏请升殿。上由中门出,升宝座。锦衣卫鸣鞭,鸿胪寺赞五拜三叩头礼,讫百官出至承天门外伺候,鸿胪寺请颁诏翰林院官捧诏,授礼部官由奉天殿左门出,锦衣卫于午门前候,捧诏置云舆中,导至承天门上,开读行礼如常。仪礼毕,礼部官捧表,送司礼监交收。”上从之。是日日中,上由大明门入,遣武定侯 郭勋 告天地,建昌侯 张延龄 告宗庙、社稷。上亲告大行皇帝几筵,谒见慈寿皇太后、武庙皇后、宪庙皇妃。毕,出御奉天殿,即皇帝位。遂颁诏大赦天下,诏曰:“朕承皇天之眷命,赖列圣之洪休,奉慈寿皇太后之懿旨,皇兄大行皇帝之遗诏,属以伦序,入奉宗祧。内外文武群臣及耆老军民,合词劝进,至于再三,辞拒弗获,谨于四月二十二日,祗告天地、宗庙、社禝,即皇帝位,深思付托之重,实切兢业之怀。惟我皇兄大行皇帝,运抚盈成,业承熙洽,励精虽切,化理未孚,中道权奸,曲为蒙蔽,潜弄政柄,大播凶威。朕昔在藩邸之时,已知非皇兄之意。兹欲兴道致治,必当革故鼎新,事皆率由乎旧章,亦以敬承夫先志。自惟凉德,方在冲年,尚赖亲贤,共图新治。其以明年为嘉靖元年,大赦天下,与民更始,所有合行事宜,条列于后。 一 自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二日昧爽以前,官吏军民人等有犯,除谋反逆叛,子孙谋杀祖父母、父母,妻妾杀父,奴婢杀家长,杀一家非死罪三人,采生折割,谋杀故杀,蛊毒魇魅,毒药杀人,强盗妖言,奸党失机,并事干边方夷情,及人命至死罪者不赦外,其余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罪无大小,咸赦除之。敢有以赦前事相告言者,以其罪罪之。一 弘治十八年五月十八日以后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二日以前,在京在外内外大小官员人等,有因忠直谏诤及守正被害去任降调升改充军为民等项,及言事忤旨自陈致仕养病等项,各该衙门备查明白,开具事情,奏请定夺。死忠者谕祭、修坟、荫叙,降调升改致仕养病闲住充军为民者起复原职,酌量升用。大臣量进阶级,并与应得恩荫、人夫、月米,相应起用者有缺推用,已故者加赠。一 正德十四年文武官员人等,为因谏止巡游跪门,责打降级、改除为民、充军等项,该部具奏,起取复职,酌量升用。被打死者,情尤可悯,各遣赠谕祭,仍荫其一子入监读书。内有充军故绝者,一体追赠谕祭,查访亲属,量与优养。一 王府册封,朝廷大体,今后该部务照旧制,一年一次举行。一 各处王府应得禄米有缺少者,各处巡抚·都御史督率所属,查催完纳。一 各处郡王、将军府,子女有应请名请封选婚者,本府即与保勘奏请。承奉长史等官,不许刁蹬其有年已长成、未曾婚配、贫难无力者,所在官司量为助给。一 各处郡王、将军、中尉有因事革减禄米者,除殴杀人命、败伦伤化外,其余自诏书到日为始,俱照旧支给仪宾。有因成婚年远,不曾赴京谢恩参奏者,悉皆宥免。一 自正德元年以来,诸色人等,传升乞升大小官职尽行裁革,吏、礼、兵、工四部各将查革过,传升乞升文武僧道匠艺官员名数类奏,查考其皇亲及公主所生子孙,原无出身正途朝廷推恩升授者,不在此例。一 两京、五府见任掌印、佥书 管事,公、侯、伯、都督及都指挥、六部等衙门见任文职四品以上官,并各处巡抚官,俱听自陈,去留取自上裁。武职内有传旨管事者,革去管事,照旧带俸。文职五品以下两京吏部,照例会官考察。一 内府各衙门见任官员,有侍从年久,供事勤劳,愿告优闲者,许各具本陈请,取旨定夺。一 给事中、御史职当言路。今后凡朝廷政事,得失天下,军民利病,许直言无隐。文武官员有贪暴奸邪者,务要指陈实迹紏劾,在外从巡按御史紏劾。一 官吏军民人等犯罪,自正德九年正月二十八日以后,已问结立功,哨了运灰、运炭、运砖、运石、做工、纳米、纳料、纳钞、摆站、煎盐、炒铁、充仪从军伴膳夫及罚班重历拘役枷号等项,悉皆放免。中间若系行止有亏、败伦伤化,例该带俸差操。革职后为民者,仍各照例发落。一 武职官降级调卫者,除失机事干边情不宥外,其余俱复职回卫,内原系锦衣卫者,调在京别卫。文职因公错并公事诖误降级者,复原职,内原系京官者,对品别用。其因事革罢为民者,除事干行止有亏、败伦伤化外,悉与冠带闲住,原系冠带闲住及京官调外任致仕者,各照原职致仕。一 各处武职有因私役,军人不及五名,例前问拟降级者,守边失误,被贼抢虏人民不及五名,情轻律重降级者,俱复还原职。其各边军人因失事饶免,发遣常川守哨者亦免守哨。一 正德十五年十二月以前,各处实徵税粮、马草、农桑、人丁,丝绢、布疋、丝绵、花绒,屯田、皇庄、庄田 子粒,牧马、草场 子粒,租银及甲、丁二库 蜡茶、铜漆、银朱、盐课、厨料、户口、食盐、猪、羊、鸡、鹅、备用孳生马、骡,山厂柴夫,后府柴炭、军器,沿河军卫有司芦苇、茭草夫价及闸坝、泉溜、洪浅等夫并桩草等料及旷役等项,银两一应岁派岁办奏派。但系该纳官钱粮物件拖欠未徵者,尽数蠲免以苏民困;已徵在官该起解者,照旧起解,准作本户。以后年分该纳之数,各造册奏缴查考,敢有将已徵捏作未徵侵欺盗用者,许诸人首告巡抚、巡按及按察司官察访拏问重治,造册官吏参奏提问,户、工二部差去催徵官员,即日回京。一 浙江等十三布政司并南北直隶,嘉靖元年分内除漕运粮斛四百万石,照旧徵兑起运。其余夏秋税粮、马草、农桑、人丁;丝绢、布疋、丝绵、花绒;屯田、皇庄、庄田 子粒;牧马、草场 子粒,租银及甲、丁二库 蜡茶、铜漆、银朱等料不分存留,起运以十分为率,俱免五分以苏民困。一 京通二仓、水次仓、皇城各门、京城九门、各马房、仓场、各皇庄等处,但系正德年间额外多添,内臣司礼监照弘治初年,例查奏取回。一 近年差出取佛、买办、织造、烧造等项及腹里地方并各边各关,但系正德年间新添分守守备内臣,诏书到日即便回京;其各处分守守备内臣将官,有正德元年以后夤缘改作镇守及副总兵等项名色,并分外多管地方加添责任者,兵部俱查奏改正换给敕书。一 自正德年来两京各卫所容令无籍之徒,冒籍投充并新添旗军、校尉、勇士、力士、军匠并内府各监局招收军匠等役办纳官钱私役,占用不下八九万余岁、支钱粮百余万石以致京储亏耗、岁用不继,关系匪轻,论法都当拏问追究,但既遇赦姑容改正。诏书一出,但系正德年间冒籍投充,并新添及私自顶补,额外招收等项人役,并有名无人,该卫所官按月支粮、包办月钱者,即便各回原卫、原籍,随任当差。该卫所即将名伍开除回报户部,具数奏闻,敢有捏奏存留,设计影射,仍前冒支官粮者,事发都押发辽东·铁岭卫,永远充军,该卫所官吏拏问,调烟瘴地面安置。一 腾骧左等四卫勇士,除弘治十八年兵部并科道官查出见役正数并事故外,其余诡冒名籍未经裁革,仍又夤缘回卫虚挂名额者,各照原拟舍余发原卫,民丁发在京缺军卫,分各充军役食粮差操,以后勇士替补,照例开送兵部验,军官处验过方许收粮。一 权势中盐侵夺民利,并客□中盐增价转卖,俱问罪入官,律有明禁。近年以来,奸□投托势要每遇开中尽数包占,转卖取利甚至奏开残盐减价,中支每米一石、支盐四引,任场买补,夹带私盐,阻滞正课,以致盐法大坏,边储告乏,罪虽宥免,盐当追没。诏书到日,巡盐御史并各运司官,即便查访盐粮,勘合内坐,到已支未掣,并未派未支盐课,但系□人投托势要诡名占中卖窝买窝及河东运司盐课,例该宣府中纳被势要奏讨卖窝别处开中并奏开残盐减价报中者,悉照大明律裁革入官,不许放掣派支,敢有将势要中盐卖窝买窝,情由设计隐瞒,仍旧冒支官盐掣卖者,许诸人首告给赏,正犯追完盐课发边远充军,干拟势要奏闻处治,巡盐御史运司官吏知情容,令掣支各治以罪,其见堆皇盐并各处已卖银两,未卖盐斤尽数入官,各项入官盐课巡盐御史作急回奏户部查照,边储急缺,去处开中本色粮料以济急用。一 在内御马仓、天师庵中府二草场,在外坝上等十九马房、仓吴家驼里外牛房、司牲司、司牧局,今年合用粮料、草束于原会数内减去一半坐派,以苏山东、河南北直隶小民困苦。以后年分,还着巡视科道官备查马匹、牛、羊实在数目,照数会计,以免冒滥。一 近来抄没犯人庄田园圃,户部委官从公查勘,如有倚恃权势侵夺霸占者,审证明白归还本主管业,若系原有及两平置买价直无亏者,照依时价变卖银两,送太仓银库交收备边,若地亩数多离京五十里之外者,行令该管州县召人佃种,照例起科。一 抄没犯人玄明宫地土原系军民住居坟墓该给主者,该部会同科道官逐一查审明白,给主管业。一 近年各处镇守协守分守守备等官,违例奏带人众到于地方科歛财物、夺占功次,所在不才官员因而乘机指一科十,贪利成风以致百姓受害,深可痛心。诏书到日,例外奏带人员即便各回原卫、原籍闲住当差,违者许抚按并按察司官察访、参奏、拏问,官舍、旗军调边卫差操,民发口外为民。书办省祭等官革职不叙,今后敢有仍前奏带人多及带军民职官锦衣卫旗校者,该科即时劾奏究治,其镇守等官中贪刻显著、坏事有名者,各该巡按御史指实具奏取回,司礼监从公推举平素廉静老成之人奏请更替,仍照旧例写敕,不许干预钱粮词讼,侵越诸衙职掌,亦不许假以进贡为名,佥取皂隶科歛银两,扰害军民,额外进贡一切停止。一 漕运官军儹运粮储,经年累岁不得休息,贫苦可悯,正德十四年以前京通二仓,若有挂欠粮米、席皮、板木、脚价,一切赦免,其南京并临德淮徐水次拖欠者,不在此例。一 漕运官军借欠债负,利上生利,为害百端,自正德十五年以前借者,不拘多寡俱不许还,以苏漕运官军困苦。以后再借再放者,听漕运都御史、巡按巡仓御史查例,参奏重治。一 各处徵粮养马地土,内有水冲、沙压、坍江等项,负累人户包餋累经具奏者,巡抚巡按官查勘明白,具奏除豁。一 各处解纳钱粮到京,内外管收人员,刁蹬需索使用之数多于本物,以致上纳不敷,重复徵解贻累小民,该部申明禁约,许被害之人指实奏告,治以重罪。一 南北直隶山东、山西、狭西、湖广、浙江、江西等处地方大军经过,及虽无军兵经过但奉有明文取办供应军需等项,所司动支官钱粮,应付者各该抚按官查勘明白,准作正支销,不许复行徵补,重困小民。一 内府多余宫人着司礼监逐一查审有亲属者各令的亲家属领回任其婚嫁无亲属者官与婚嫁务令得所。一 在京抄没犯人钱宁等,并江西逆贼宸濠等,入官财物除金银并器皿、首饰、珍宝及违禁之物外,其余纱罗、纻丝、绫、布绢、铺盖、衣服、靴帽、家火、器玩等件,若贮库年久不无浥烂损坏,可惜着户部科道各差官二员查盘见数,估计钞贯明白,补放文武衙门官员 正德十三、十四、十五年各上半年折俸之数,若有多余挨年再补。一 各处无藉奸人、游食术士及无名内使 私自净身人等,多有投托王府,因而拨置害人甚则贻累宗室。诏书到日,许令自新各还本务,各该抚按官仍要严加禁治,不许故纵容留,以称朝廷亲亲至意。一 文武官员有因事住俸、罚俸回话者,悉皆宥免。一 南京内府各监局军匠有丁尽户绝、名伍不除、冒支月粮者,南京户、兵、工三部尽行查革。一 近年以来,内府各监局官员内使,增添太多,供用浩繁甚。非祖宗旧制,司礼监便逐一查选,照依弘治以前员数存留,供事多余之数,俱以本等职事听用,如遇各王府及南京各监局缺人,奏请拨去应用。其原系海户夤缘骤入者,仍旧革充海户,见充海户者,礼部尽数发回原籍为民当差,不许在京潜住。其原系乐工净身收入内府者,亦尽数革退,发南京·孝陵卫充军。一 私自净身,人多在京潜住,希图收用,着锦衣卫缉事衙门巡城御史,严加访拏究问。今后各处军民敢有私自净身者,本身并下手之人处斩,全家发烟瘴地面充军;两邻并歇家不举首者,俱治以罪。一 宸濠之变,都御史 孙燧、按察司副使 许逵 伏节死义,并一时被害不屈之人,日久尚未褒录。都御史 王守仁 倡义督兵平定祸乱,并同事协谋有劳之人亦未及论功行赏,该部即便会官议拟奏来定夺。一 问刑衙门有抄提在官人口,犯该反叛。应连坐未给配安置者,奏闻定夺。其有律不该载者,悉皆放免,原没官房屋田产给还住种,照旧纳粮当差。一 正德元年以后,在京在外官旗军舍人等,但系例外奏带及称报效在各边各处、或一人数处、或一时两三处报功、或并功升授官旗者,除原祖职役照旧,其余尽行除革。该卫所各将革过名数造册,送户兵二部查考,敢有受财隐避不革及抗违妄奏者,俱问发边卫充军。其诸色人等,冒认锦衣卫官员、户下舍丁致升官旗者,限三个月以里许各官旗自首,与免本罪;冒籍之人革去职役,过限不首,该部查出或被人告发通行治罪发遣。一 正德十二年十月内,大同、应州功次极为冒滥,内有传升文职者,吏部查奏军职,除本边官军自斩首级例该升级外,其余升者不分已未领受,兵部查奏裁革。一 近年军职人等,在各边不曾斩有首级,巧立当先冲锋等项名色,及各处斩首不及数,该部查例,拟赏奉旨升级世袭者,兵部通行查革。一 武职并舍人舍余旗校纳银等项,授职并冠带者,获功止许于实授职役上加升。一 赐姓人员及见犯罪冒姓者,各复本姓。在京者,各照原有本等职役闲住,随住当差。在外取到留用者,不分官职大小,各回原卫、原籍,带俸闲住,但因赐姓义子、荫升职爵并与做勇士等项食粮名色者,兵部尽行查革,原系在外官员罢闲,并原跟犯罪势要无名籍恶党,俱不许在京潜住,违者锦衣卫、巡城御史、五城兵马司挨拏递解、窝家送问。一 在京武职除近选军政并会保将材外,其余有告愿调改外卫者,该部查勘相应具奏改调,仍听抚按官照例考选管事。一 军职病故子孙告袭扣筭,年月但在十年以里,该卫查勘明白保送到部者,即与收选免其驳查。一 锦衣卫校尉专系直驾人役,近年多有奏讨投托,滥占跟用,因而令其干办私事,胁制害人,该卫尽行查明取回。一 南京年例进解马快船只,旧例每起不过三只。正德元年以来,违例拨给比旧加 多揽载客货、沿途搅扰本等,廪给夫役之外,勒要银两数多,甚为民害。兵部出榜,通行禁约。今后进鲜船只,务要照旧例拨给经过地方,不许分外生事,勒要折乾银两,违者巡按巡河等官 指实参奏,不许故纵。一 顺天、保定、河间三府各州县,自正德三年以来,寄养马匹俱各年齿衰老,节次兑军,拣退不堪,负累小民餧养。兵部行文太仆寺分管官、督同该府州县管马官 勘实,果系老马变卖价银,转解太仆寺贮库,辏补买马支用。一 法司锦衣卫见监罪囚中间或鍜炼成狱,或拘泥文案,多有枉抑。今后问刑务要法当其情,不许深刻所问犯人及在外问成解来人犯 申诉冤枉,或调别衙门,或多官会审,务要从公推问实情,果有冤枉即与辩理。不许拘执成案,逼勒招认,符合前问,官吏致令枉抑无伸,违者罪之。一 凡问囚犯,今后一依大明律科断,不许深文妄引,参语滥及无辜,其有奉旨推问者,必须经由大理寺审录,毋得径自参奏,致有枉人。近年条例增添太繁,除弘治十三年三月初二日以前,曾经多官奉诏会议奏准通行,条例照旧遵行外,以后新增者悉皆革去。一 江西并各处地方,先因宸濠反逆事败,及因人告报谋反妖言等项事情,一时追捕余党急于扑灭,不暇审辨,未免有迹涉、疑似被诬逮系者,经该问刑衙门,务要严加详审,果系诬枉即与释放,若系逼胁顺从者,问拟明白,奏请定夺,毋得冤抑淹禁。一 内外各衙门见监死罪重囚犯,在赦前罪不该宥;内有情可矜疑、曾经奏请未得饶死,及殴阳人延至辜限外身死,照例拟死罪者,诏书到日,覆审,是实俱免死,发边卫永远充军,若有辩问罪不至死者,即行查照发落。一 见监与 宸濠 谋反事情有干,正德十四年就阵擒获,及续拏人犯。三法司、锦衣卫先行会问,明白其真正共谋逆贼,并临时胁从及先年交通不曾与谋者,各依律议拟应得罪名,再会多官覆审相同,具奏定夺,毋致轻纵冤枉。一 各处盗贼多因饥寒困苦、流离失业、胁从逼迫、啸聚为非。诏书到日,各该官司通行出榜晓谕,许其自首免罪,军还原伍、民还原籍,各存恤一年,免其差徭,其有能擒捕首恶并党类报官者,照例升赏,仍量给犯人财产。一 官吏军民人等,自正德九年正月二十八日以后,至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二日以前,有为事问发充军迁发为民者,除原系真犯死罪饶死,及事干谋反逆叛,奸党失机,强盗拨置,侵盗系官钱粮指称打点诓骗者不赦外,其余悉皆放回原卫、原籍,宁家随住。若有赦前逃回不首,原系真犯死罪饶死充军,例该照依原拟处决,并原系杂犯死罪以下充军,例该枷号改发极边卫分者,免其处决枷号改发,仍各发原充卫所着役,其迁发为民者,免其问罪,仍发原编配所。一 内外各衙门囚犯,该追赃物系还。官给主银货至五十两以上,并入官至一百两以上,监追一年之外;及正犯身死拘禁家属各勘无家产堪以变卖陪纳者,开其所犯情罪,奏请定夺;其不及前数监追半年之外,及正犯身死各勘无家产并例该追罚马牛等项,悉与宥免,查照发落,若系埋葬银正犯见在者,仍依律追给。一 内外各衙门有问完官吏军民人等罪犯,已经奏请,未曾奉旨发落,应该宥免者,即行查照发落;其有监候行勘未报人犯罪,该宥免者并正犯在逃监禁家属证佐,不系事干谋反叛逆剧贼者,悉令保候归结。一 近年节次奏开生员、纳银入监事例,积累数千余人,大坏选法。今后再不许奏开,违者吏部该科即时紏劾究治;已开未纳者,即便停止;至于额设吏役,亦须得人。近年纳银收充、阻塞正途之人,致令歇役革退,虽有考选事例繁复不一,吏部便查会典开载选拨吏役旧例,申明遵守;行令各布政司直隶府州,凡遇缺吏从公考选,径自收参纳银人役,务令督学字书、通晓文移方许收参,若愿告改拨卫所事简衙门者,听俱开报。巡按御史查照访察,内有选拨不不公,或被人告发,或按问得实,依律究治。一 各营书办人员,除大营额设员数外,其余夤缘额外添设者,并各夷方远年不用小通事冒滥保补者,通行查革。一 工部供应内府各监局内官、内使人等,年例柴薪、靴料、皮张、冬衣、铺陈、纻丝、绫、纱罗等项,近年以来增添数倍,该部往往借贷别项官钱辏用,动经数万,累及官民,终非经久之计。着司礼监会同该部查照永乐至天顺年间人员数目,关给则例,通融处置,除见有本色物件外不敷之数,将近年抄没犯人赃物银两,两平估折相兼俵散,准作正德十五年、十六年年例之数,少宽民力。一 两京各监局等衙门,近年额外增添器物,如龙船、战车、神像、店房等项数,多管事人员乘机作弊,将物料工作任情冒派,侵克害民。今后除旧额器物、房屋应修理成造者,俱照会典所载旧定数目,从实会计。除本衙门并各库会有外会,无者量为,从省派办,不许隐匿冒滥,改旧添新,并招买那借,贻害小民,违者治罪。一 内府禁密之地,不许盖造离宫别殿,载在《祖训》,万世当遵。近年以来,节被左右近幸之人,献謟希恩,在内添盖新宅、佛寺、神庙、总督府、神武营、香房、酒店之类,在外添盖镇国府、总督府、老儿院、玄明宫、教坊司、新宅、石经山祠庙、店房等项,便著内官监、工部、锦衣卫科道官逐一查勘。但有不系旧规者,或拆毁改正,或存留别用,或变卖还官;官匠人等有因盖造升官者,亦就查革改;正在外者,听抚按官一体查勘改正,变卖还官,不许隐匿。一 近年,南京驾到各样船只数多,俱在通州、张家湾停泊,劳人看守日久。损坏无用,著内官监、工部便去会看,除年例黄船照旧存留听候外,其余乌龙船发送南京·兵部改作摆;江船、黄船发送南京·工部照旧看守听差;黑楼等船发送杭州府等处听候,进鲜进龙衣等项公用,免派民间修造;其余鱼船等项,变卖价银收贮监部,以便修造正支。一 荆州、杭州、芜湖三处抽分厂,专为打造粮船、成造供应器皿而设,以省科派小民之计。近来两京各监局相沿具奏,差人赴芜湖厂支取杉楠等木数多,又有内官监差官中半抽分二年有余,致将造船银料不敷支给,累及运军,出利揭债,缺船运粮,耽误国计。今后南京各监局合用竹木,听于本处龙江瓦屑等抽分厂支取;在京各监局合用竹木,听于内官监神木厂并真定芦沟桥等抽分厂支取。其内官监原差抽分太监 李文 等,诏书到日,即便回京,以后不许援例奏差。一 天下司府、州、县抽分税课衙门,俱有定额。近年以来,凡桥梁、道路、关津有利处,所私自添设无名抽取数多,甚为民害。诏书到日,巡按御史及按察司分巡官 通行查革,有司严加禁约,不许坐视故纵。一 河防水利,小民衣食之源,关系最重,各有专官管理。该管官员务要躬亲巡历,严督所属修筑圩岸、疏浚沟渠,但有权豪刁泼之家,修建池亭,设立碾磨,阻坏水利,坑陷钱粮者,并听自首拆毁改正,与免本罪,若有抗拒官府执迷不首者,许邻佑之人告举究治,所在官司容情故纵者,事发一体治罪。一 易州山厂柴炭,今后悉遵先年旧额,派纳惜薪司。近年新添加耗之数,俱改正照旧,其有揽头指称打点多勒价银,许被害之人首告管厂侍郎,痛加改革,不许仍踵前弊,如违治以重罪。一 自正德年来,刘瑾、钱宁、江彬 相继擅权,在京、在外各该衙门弊政多端,诏书开载不尽者,许逐一自行议奏裁革。一 近来冒滥玉带、蟒龙、斗牛、飞鱼服色数多,除五府、九卿堂上官外,其余庶官杂流并各处将领头目诸色人等,但系夤缘奏乞传赐者,俱不许穿用,内府各监局官员司礼监查奏裁革,武职卑官僣用公侯服色花样者,一体禁约。一 浣衣局近年抄没妇女,法司逐一吊查原卷详究,事由情可矜宥者,具奏释放。一 锦衣卫旗校人等,除弘治年间编军册内见在数目外,其余诡名、顶补、佥补、在逃、故绝等项,人役冒滥食粮者,户、兵二部各选差属官 会同 科道及本卫公正官,查议裁革。一 豹房各处积年收贮,并近日抄没犯人银两,司礼监查记明白数,内运送数百万两于太仓银库收贮,以备折放官军俸粮等项支用。一 正德元年以后,各衙门官军旗校人等,缉捕妖言奸细并不系临阵对敌强贼,一应升授职役者,通行查革。以后各该衙门照旧,年终类奏,兵部查议升赏。一 正德元年以来,传升乞升 法王、佛子、国师、禅师等项,礼部尽行查革,各牢固枷钉,押发两广烟瘴地面卫分充军,遇赦不宥。近日奏讨葬祭,一切停革,其中有出入内府住坐,新寺诱引蛊惑,罪恶显著,见在京者,礼部通查明白,锦衣卫还拏送法司,问拟罪名,奏请定夺。一 先在军门办事 指挥 张玺、张伦及掌案写字等项人员 宫勋、赵真、殷大安、王镐、王缜、陈贵、庞玺、晁用、郑曦、贾铭、高濙、朱凤翔,管皇店千户 赵谨、姚俊 俱倚势生事,蠹政害人,内外军民怨入骨髓,本都当处死,姑从宽,各连当房家小,押发两广烟瘴卫分,永远充军。其余跟随办事管店助恶,有名小班答应旗校人等,锦衣卫还拏送法司究问,中间罪恶显著者,一体押发两广烟瘴卫分,永远充军,家小随住,俱遇赦不宥。一 回夷、写亦虎仙 交通 土鲁番,兴兵构乱,搅扰地方,以致 哈密 累世受害,罪恶深重,曾经科道镇巡官 勘问明白。既而夤缘脱免,锦衣卫还拏送法司,查照原拟,开奏定夺。一 回回人 于永 出入豹房,诱引蛊惑,情罪深重,锦衣卫拏送都察院,追问明白,议拟罪名,奏请处治。一 今后照依旧例,给事中有缺于进士内考选奏,补御史有缺进士与行取人员相兼考选除授。一 朝廷政事,得失天下军民利病,许诸人直言无隐。一 已上兴革政令,诏书到日,有司即便奉行,如有延缓者,许巡按御史按察司访察究问,俱以违制论。鸣呼君人之道在昭德,以塞违继世之规,惟更化而善治,特颁涣号用慰舆情,弘施大赉之恩,永赐太平之福,四方臣庶,咸使闻知。”
○昏刻,金星犯鬼宿西北星。
○甲辰 礼部·尚书 毛澄 等言:“兹者大行皇帝大丧礼,成服已毕。恭惟皇上嗣登宝位之初,万几所系。伏望以宗庙、社稷为重,少节哀情,于西角门视事,文武百官行奉慰礼。”上曰:“朕哀痛方切,未忍遽离丧,次其以二十七日视朝,具仪来闻。”于是 澄 等具上《仪注》曰:“本月二十七日早,上服缞服,御西角门视朝,文武百官素服乌纱帽黑角带皂靴行奉慰礼。二十八日以后,上仍缞服,御西角门视朝,至五月十八日。遵依遗诏,二十七日服制已满,自十九日以后,合照孝宗敬皇帝服制,上释缞服,易素翼善冠麻布袍腰绖,御西角门视事,俱不鸣钟鼓,文武百官仍素服乌纱帽黑角带皂靴朝参,至百日后,变服如常。候梓宫发引之时,另行奏请。”上从之。
○兵科·左·给事中 齐之鸾 言:“陛下入自藩国缵承丕基,正天命启圣之辰,人心望治之日。然内外臣工方玩愒于天下之久安,祖宗法制适纷更于小人之柄国。今日补救之道,惟在先定志于中,次广言路于外,庶克有济若或姑息迟疑,复令堕于小人之手,则天下之事愈不可为矣。大行皇帝聪明英武,独以志意未定群,小得伺其欲,遂致忠言不闻于耳,媟亵日陈于前,威福下移,政事大坏。今者元凶虽去,顾其盘据既久,根蔓滋多,犹恐藉赀通神,贪恋权势,或徼定策之赏,或假迎扈之劳,以取怜固宠,天下事岂堪更复,姑息耶臣,以是惧圣志之未定也。今之言者,皆久扼于权奸,蔽抑之余而欲吐其愤,激忠诚之悃,必有不顾忌讳言,至于逆耳者,此在圣明嘉纳而优容之,若稍或裁抑,则小人必乘之以进,而讎忠直言路一塞,不可复开,大为新政之累,臣是以又惧言者之过激也。伏望皇上独秉乾断,内外文武大臣及非军功而冒得封拜者,各令自陈察其不肖即赐罢,斥令科道查劾,向来罔上诱惑奸佞之辈,寘之典刑。迩年小人所变乱一切弊政,奏请改革用彰我皇上中兴无前之烈。”上曰:“大臣自陈已有诏旨,无功封拜之人亦令自劾,其内外引诱蛊惑奸党,着科道官查参,各衙门弊政俱遵诏旨,改正以行。”
○建州卫夷人都督等官童子等二百五十一名来朝贡马,给赏叚绢钞锭衣服有差,旧例外夷来朝俱赐筵宴,时以国丧暂免止,令边境守臣馆待是年十二月以前,入贡者悉如之。
○乙巳 以大行皇帝玄宫兴工,遣寿宁侯 张鹤龄,建昌侯 张延龄,驸马·都尉 崔元 祭六陵,武定侯 郭勋 祭告天寿山之神,工部尚书 李鐩 祭告后土司工之神。
○时北虏窥伺边防,戒严宣府,官军月粮久缺。户部言:“往者大行皇帝北征多方区,画、银、帛、钱、钞收储宣府,正为边饷匮乏之备。宜移文彼中镇巡等官及管粮郎中支银二十万两,以其半给散折色,纾目前之急,其半收籴本色,备调兵之用。”会虏犯大同画兵粮,兵部侍郎 冯清 亦以为请。户部覆如前议,诏曰:“可。”
○御史 王钧 劾奏:“司礼监·太监 魏彬 与逆恶 江彬 结为婚姻,内外盘据。御马监·太监 张忠、于经、苏缙,或争功启衅、排陷忠良,或首开皇店、结怨黎庶,或导引巡幸、流毒四方。他如宣府·镇守·太监 刘祥,总兵·都督 朱振,巡抚·都御 史甯杲 夤缘内批,侵盗边饷。甘肃·镇守·太监 王欣,总兵·都督 柳涌,巡抚·都御史 文贵 假贡献而重困边方,引外夷以窥伺中国,此数臣皆彬之党。今彬既捕治,此辈亦宜亟赐并处以明法纪,以清奸党。”得旨:“魏彬 已有处分,张忠 排陷忠良,于经 首开皇店,苏缙 导引巡游,本当重治,姑从宽,各发孝陵卫,充军。刘祥 罪恶深重,著巡按·御史提解法司会问,王欣 已去,任 甯杲、文贵 冠带闲住,朱振、柳涌,兵部查议以闻。”
○安边伯 朱泰 奏:“乞复姓并辞伯爵。”得旨:“复姓已有诏令,伯爵准辞。”是日,左都督 朱晖、朱洪、朱安,都督·同知 朱福 各疏乞:复姓俱准遵诏改复。泰 本许姓;晖,刘姓;洪,张姓;安,钱姓;福,狄姓。泰 等皆謟附中人,矫窃内降,幸功要宠以至冒国姓,滥封拜握兵权,而安、福并出中官,厮养尤极,猥贱在武弁,亦所不齿云。
○丙午 上谕阁臣曰:“朕继入大统,虽未敢顾私恩,然母妃远在藩府,朕心实在恋慕,可即写敕遣官奉迎,并宫眷内外员役咸取来京。”兵、工二部仍各差即中一员治途供具,于是遣司礼监·太监 秦文,内官监·太监 邵恩 等捧笺诣安陆奉迎。圣母笺曰:“大统既承,义贵致专于所后,至情攸系,恩当兼尽于本生。爰展孝怀,庸伸至养。恭惟母妃殿下,钟祥茂族,嫓羙先王,性每笃于仁慈,化素彰于俭约。仰惟圣德,诞育眇躬,属缘伦序之宜,入嗣基图之重。恭承九庙,日理万几。虽允慰乎众心,实仰成于慈训。顾瞻左右,念省问之音疎,徙倚晨昏,眷睽违之地远。劬劳罔极,慕恋弥深。特遣近臣,往迎旧邸,共享昇平之福,永膺寿考之休初。”上之发安陆也,不忍遽离圣母,鸣咽涕泣者久之,及在途尤思慕不已,故登极甫三日即有是命,盖圣孝纯笃得于天植如此云。
○升 苏州府·知府 徐赞 为河南·布政使司·左参政,仍理府事。从吏部覆巡抚 苏松,右侍郎 李充嗣 之请也。
○召 致仕大学士 费宏 照旧入阁办事,复其弟翰林编修 采 官。初 宸濠 谋为不轨,宏 首发其奸,其请复护卫 宏峻 阻之,乃为 濠 所嫉,未几解官去,采 亦废。归至,是兵科·左给事中 徐之鸾 等纪功江西言:“宏 谋国尽心,而 采 亦未闻大过,不宜终弃。”故有是命。
○荫提督南赣军务·右·副都御史 王守仁,子 正宪 为锦衣卫·副千户,录其赣剿贼功也。
○以营建大行皇帝山陵,敕武定侯 郭勋 督造。
○升 锦衣卫·正千户 杨锐 为本卫指挥·佥事。锐,泾王 祐橓 生母恭妃侄也,泾王以请,故允之。
○先是 宸濠 叛都御史 王守仁 倡义讨之濠,既就擒,而安边伯 朱泰,左都督 朱晖,太监 张忠、张永 等乃复冒功升赏。于是纪功官给事中 祝续 等言:“泰 等兵至江西,宸濠 就擒已两月矣。其所捕治止是助逆宗室及从逆职官军民人等,俱事定归府或逃匿民间束手待罪,非既解复聚临阵克获之功,及平虏伯 朱彬 随驾驻劄南京,未尝亲到,江西所报功次俱系扬州府等处,系解人犯事属攘冒,其先曾给赏官军银牌,并宜追夺入。”下其事于兵部。
○丁未 兵科·给事中 史道 劾:兵部·尚书 王宪,巡抚·顺天·副·都御史 刘达 謟媚权奸,亟宜罢斥。诏:“夺 达 职,宪 留用。”
○巡抚·四川·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胡世宁 以病乞致仕,上知其忠直,令亟赴任,不允辞。
○吏部·尚书 王琼 及九卿等官会疏言:“天眷皇明,笃生神圣,入继大统,天下臣民,莫不延颈以望。太平书曰:‘慎厥终,惟其始。’愿陛下励精初政,率由旧章,取祖训一书,日夕观览,守以为法。退朝之暇,亲裁章奏,或召见大臣面议可否,举经筵日讲之仪,以缉熙圣学,慎内外辅导之选,而黜远憸士往者,佞幸构连争,以逢迎謟谀相尚,窃宠希福。陷先帝于有过,此前车之辍,鉴不在远,毋或弗慎厥,始复启厉阶。”疏入,上曰:“遵祖训,召群臣经筵日,讲任贤黜邪,皆新政所最切,朕将勉行之。”
○吏科·给事中 阎闳 言:“臣伏闻陛下赐扈驾太监 谷大用 等人银千两、币二十疋,随行人员银百两少者亦不下数十两,臣窃以为过矣。臣观历代以来藩王入继大统者,序援立之功则主威弱私,扈从之人则侍卫骄弛戚幸之禁,则请托行此治乱安危之,几辨之不可不早也。”上嘉纳之。
○先是籍没 钱宁 家资以数千万计,及 江彬 下狱其家资虽封记未入而数,亦不赀都察院·左·都御史 陈金 言:“顷诸边告乏,宣府尤甚。畿辅数郡,民穷盗起,饷兵赈民,公私无措,请以二逆家所籍财货,每边给发五十万两,宣府倍之,畿内郡邑酌宜量与,余则通行各省代庶民惟正之供入。”上采行之。
○兵科·都给事中 汪玄锡 言:“都督 郤永 以不附 江彬 被讦下狱,人咸冤之,且 永 谋勇可备将帅之选,宜出之于狱,复其旧职。”上知 永 素有军功,即命释之。
○戊申 上御西角门视朝,文武百官行奉慰礼,敕谕礼部曰:“朕惟自昔君天下者,在位有久近,德泽有浅深,然必考德,定谥节,惠易名,以垂示于天下后世,此古今不易之令典也。恭惟皇兄大行皇帝,聪睿英勇,出自天资,居储宫而典学惟勤,践宝祚而初政克谨,图治怀励精之志,任贤存体貌之诚,敦睦宗藩,绥柔夷服,刚毅有执,雄断无疑,内能消肘腋之虞,外克靖潢池之变,训兵练兵,居安虑危,故自即位以来十有七年之久,春秋渐盛,阅历亦多,非惟深知小人之依固,已明习天下之务。迨夫亲征甫返,方将董正之图不幸,哀诏遽闻,亦寓轮台之悔,化理未究,追痛良深,遗命冲人嗣承丕业,稽诸典礼,宜荐徽称,欲协至公,必咨舆轮庶几,上以昭祖宗之制,下以慰臣民之情,尔礼部其集文武群臣定议尊谥,择日恭上册宝,用副朕至意钦哉,故谕。”
○命 礼部会官议 兴献王主祀,及封号以闻。
○罢户部·尚书 杨潭,兵部·尚书 王宪,工部·左·侍郎 刘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毛珵,巡抚·保定·副·都御史 伍符 皆以奉诏自陈也。时少保兼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 陈金,太子太保·工部·尚书 李鐩,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 王燝 亦自陈乞休,诏:“特准致仕,令各乘传归。”
○兵科·给事中 夏言 上疏言:“圣祖有训,凡广聪明不偏听,以防壅蔽通下情也。又曰:‘朝堂决政,众论称善,即与施行。’大哉王言此子孙万世所当遵守。顷缘先朝憸邪用事,蒙蔽主听一切章奏匿不以闻,或假以朝廷震怒,动加谴谪,威权下移,纪纲大坏,可为寒心。伏遇皇上天纵聪明,光履帝位,四方延颈,瞻望太平。今兹御极之初,励精图治之始,天下安危之辨。君子小人进退消长之机,于此焉决。伏愿皇上奉天法祖,总揽权纲,每日视朝之余,即御文华殿。凡中外所上章疏,凝神观览,时召内阁大臣相与论议裁决,或事关大体众论不同者则敕下廷臣集议,不宜谋及亵近,径从内批。即圣意有所予夺,亦必经由内阁议而后行,事有可否许令执奏,其有所罢寝亦明示外廷,则壅蔽矫诈没匿之奸举无所容,而朝廷之政将无一不出于正矣。”疏下,所司知之。
○后军·都督府·掌府事·新宁伯 谭祐 以衰疾乞休,许之。
○升 保安卫·指挥使 李贤 署 都指挥·佥事充右参将,分守宣府、顺圣、蔚广等处地方;榆林·卫指挥·同知 赵瑛 署 都指挥·佥事充左参将,分守宁夏、西路地方。
○初,司礼监·太监 魏彬 为其弟 英 辞免伯爵,得旨伯爵准辞,仍令为都督·同知子孙世袭锦衣卫指挥使。于是,给事中 杨秉义 言:“魏彬著名八党,流毒四方,结姻 江彬,固宠怙势,罪不容诛,乃掩其滔天之恶,全其弟世袭之官非,所以示天下也。乞收回成命,亟治 彬 罪,削 英 之职,革其世袭,以昭至公。”会给事中 徐景嵩 亦言:“魏彬 及御马监·太监 谷大用 始附逆 瑾,继党 江彬 交相引援,窃弄威福,并宜寘之典刑,以谢天下。”给事中 吴严 亦言:“安边伯 许泰 依附 江彬 同恶相济,昨至江西阴嗾,太监 张忠 棰辱守臣,已复深夜勒兵云备,仓卒思以动。先帝之疑,畏而掩都御史 王守仁 之功,其擅权纳贿、残暴险谲之恶,擢发不能尽数。乞断自 宸 衷亟赐处治。”疏上,诏锦衣卫执 泰 送都察院鞫治以闻,彬 等仍置不问,及御史 萧淮 等奏:“太监 谷大用、丘聚、张永 等蛊惑先帝党恶为奸,放逐大臣陷害忠谠,变乱成法,盗窃名器,并宜诛戮以谢天下。”得旨:“谷大用、丘聚降奉,御孝陵司香。张锐、张雄、张忠、于经、刘祥、孙和、刘养、佛保、赵林、马英、苏缙、刘拳、周昂、吴经、丘得、颜大经、许全、马锡、张信、钱安、张洪、马昂、周惠畴、王杲、皮德、朱福、臧贤、刘实执 送都察院鞫治。魏彬、张永闲住。弟侄义子官爵冒滥者,并依诏书查革。”
○赐 司礼监·太监 王岳、范亨 赠官仍各荫弟、侄一人为锦衣卫·百户世袭。正德初年,内侍 刘瑾 等八党乱政,岳亨 与大学士 刘健 等谋诛之,语泄 瑾 等,矫诏杖 岳亨 遣发南京,寻令人追杀之。至是,彬 聚 大用、永 败,上念 岳亨 以忠死,故有是命。
○罢后军·都督府·右·都督 张举。举,太监 张忠 弟也。
○己酉 六科·给事中 张九叙 等劾奏:“大学士 梁储 结附权奸,持禄固宠;吏部·尚书 王琼 滥鬻将官,依阿权幸;巡抚·顺天·都御史 刘达、巡抚·宣大都御 史甯杲 凭藉奸党,贪财害民;及户部·尚书 杨潭,兵部·尚书 王宪,工部·尚书 李鐩,都察院·左·都御史 陈金、王璟,巡抚·保定·都御史 伍符,工部·左侍郎 刘永,右侍郎 冯兰,兵部·右侍郎 冯清,巡抚·甘肃·都御史 文贵,巡抚·两广·都御史 萧翀,掌太常寺事 礼部·尚书 刘恺,礼部·右侍郎 张昱 俱庸陋,不职十三道。”监察·御史 李献 等亦上疏论劾 储 等而及礼部·侍郎 顾清,巡抚·四川·都御史 马昊,抚治郧阳 都御史 毛珵,巡抚·榆林·都御史 陈璘。得旨:“王琼、刘达 下都察院鞫治;甯杲 令巡按·御史执送京师;顾清、刘恺、冯兰、冯清、马昊、萧翀、张昱、陈璘 并致仕;梁储 方乞休,勉留辅政;杨潭、王宪、李鐩、陈金、王璟、伍符、刘永、毛珵、文贵 先已自陈解官,及论黜不复究。”是日,王琼 上疏言:“大学士 杨廷和 窃揽乾纲,事多专擅,擢其 子 慎及第第一,改其弟 廷仪 吏部·侍郎,曾不引避又私其乡人,每每越陟美官,庇其所私厚。原任都御史 彭泽,巡按·御史 赵春 罚不当罪,廷和 不宜久居密勿,请罢之以清政本。”上曰:“杨廷和 孤忠硕德,朕素所简知。王琼 既被论劾,乃不畏公议,摭拾妄奏,非人臣礼。”下所司知之。
○刑科·右·给事中 刘夔 劾:刑部·右·侍郎 胡韶 依阿诡随衰暮不知止足太常寺·少卿 张道荣、俞九畴 并以道流缪典三礼宜亟罢斥。得旨:韶 致仕,九畴 削职,道荣 留用。
○刑科·给事中 顾济 疏乞谋始虑终,守法纳谏,以图盛治大略,言:“立法非难,守法为难,听谏非难,乐谏为难。臣伏见陛下践祚之始,凡先年宿弊,刬除殆尽,言官敷陈并见采录,天下臣民莫不欢忻,踊跃思见德化之成,但新政所厘正,多不便于奸豪贵幸之家,臣恐盘据既深,玩纵未已,非依怙于宫闱戚里,必请托于左右权贵。万一持法不固,弊源少开,则社鼠城狐将丛聚而坏之。陛下虽欲复正,其末不可得,已此臣所以虑守法之忠也。昔唐太宗贞观之初,每导群臣而使之言,及至晚年谏者,乃多忤旨。陛下首辟言路,大小臣工靡不思,因事纳忠以赞成新治。高远者似涉于迂阔,切直者或过于犯颜,要之皆忠义所发,有利于国家者,陛下若怒其犯颜,则言必不入视,为迂阔,则计必不行;如此而欲忠言日闻于前恶可得哉,此臣所以虑纳谏之终也。”疏入,上嘉纳之。
○革 后军·都督府·带俸·镇平伯 陆永 伯爵。永,太监 陆訚 侄也。
○罢 镇守·湖广·太监 李镇 回京。以巡按·直隶·监察·御史 孙元 劾:“镇,扈驾襄阳,棰辱知府 吴华 也。”
○庚戌 礼部奏:“五月初二日进呈《大行皇帝尊谥议文合行仪注》。前期一日,鸿胪寺官于西角门设谥议文案。是日早,上具缞服,御西角门捧谥议,官立于阶之东,文武官素服乌纱帽黑角带,诣丹墀赞行四拜礼兴,礼部官出前跪奏:“进《尊谥议》文”。序班二员引班首,稍进前捧《谥议》,官以文授班首,班首受《谥议》文,由中门道进,将至御前,序班赞进《尊谥议》文。上起行至谥议文案之北,班首进《谥议》文置于案,赞跪,百官皆跪。上看毕,召翰林院官。至前跪上,以《谥议》文授翰林院官,命撰《谥册》文,翰林院官受《谥议》文,捧从中道出。上复坐,赞俯伏兴,班首与百官俯伏兴,班首复位再行四拜。礼毕,序班彻案,上还宫。”
○命立 宋丞相 陆秀夫 祠于镇江府,岁时致祭。从巡按·直隶·监察·御史 叶忠 之言也。
○初,逆 濠 府内典宝等官,阎顺、刘良、陈宣 窥知濠谋为不轨,赴京奏闻,濠 知之,密贿 朱宁、臧贤,欲得 顺 等,而甘心焉会。有旨:“阎顺、刘良、陈宣发充孝陵神宫,监净军。”乃得不死。至是,上自白其冤,刑部议覆。上以 阎顺 等忠义可嘉,诏司礼监查奏起用。
○御史 杨秉忠 言:“吏部·尚书 王琼 先在兵部结纳 钱宁、江彬。假手于 宁,逐在都御史 彭泽,副都御史 范镛,御史 高公韶,给事中 石天柱、王爌,擢 彬 内兄 杨机 为宣府·南路·参将,彬子妇之父 祝隆 为万全都司·都指挥。”会 御史 章纶 亦以为言,于是诏:“复 彭泽 官。”召用之,而令吏部推用 镛 等,杨机、祝隆 下各巡按御史按问得实,俱发戍狭西·永昌卫。
○辛亥 荫巡抚·甘肃·都察院·右·都御史 邓璋 子 中行 为国子生,以 璋 三年考满也。
○诏:“改礼部·左侍郎 王瓒 为南京·礼部·侍郎。”初,吏科·给事中 阎闳 劾:“瓒,议礼多谬。”未报至是,瓒,自疏乞休,故有是命。
○南京·吏科·给事中 孙懋 等言:“顷者 宸濠 既擒,逆党并就诛戮,海内称快。而首折奸崩如御史 周广、范辂,给事中 陈鼎,今或谪在下位,或编为齐民,非所以彰曲突徒薪之赏,又编修 王思,给事中 张原,御史 徐文华,主事 李中,修撰 舒芬,郎中 张衍瑞、姜龙、黄巩、孙凤、陆俸,员外郎 夏良胜,主事 万潮、林大辂、蒋山卿,博士 陈九川,寺正 周叙,行人 巴思明 等各以直言蒙谪,宜召还擢,用以为忠良之劝。”会御史 郭楠,亦以为言,诏:“下吏部行之。”
○赐 故太保·会昌侯 孙铭 祭葬如例,仍给斋粮五十石、麻布五十疋铭。孝恭章皇后侄孙,卒于正德十五年,其子 杲 乞恤典。至是,始得请云。
○诏:“为都督·佥事 马云、叶旺 立祠辽东,岁时致祭。”云、旺,洪武初为龙虎上将军,奉命由登莱渡海至辽东,安辑军民,辽人相率归附,遂开设辽东都司及辽左等卫,比卒辽人多尸祝之而未有祠。至是,义州卫舍余 许泽 等疏乞立祠致祭以崇报功之典,礼部覆奏。上从之。
○大行皇帝玄宫兴工,遣工部·侍郎 赵璜 祭后土司工之神。
○四川·威州·保县·金川 寺剌麻僧曾称藏卜 等并新旧招抚番僧共五百一十名,各具方物来贡。旧制,金川寺三年一贡,每贡不过一百五十人。弘治以来,僧以希赏增多,朝廷止照旧额给与全赏,其余每人裁去绢二疋。至正德间,全赏者或增至三百余名费不赀矣。至是,礼部请:“如弘治年事例给赏,而治四川·都指挥·佥事 廉瑛 违制起送之罪。”得旨:“廉瑛 姑免究,以后来贡人员,务照旧额。”
○后军·都督府·带俸·平凉伯 马山 辞伯爵,左军·都督府·右都督 马钊 辞职任,俱准免。山、钊,出太监 马永成 厮养,累以冒功传升,本非所据也。
○锦衣卫·都指挥 郭鳌,指挥 王钦、殷镗、周瓒、姚瓒,千户 王锦、王铨、周保、蓝华、章琏 有罪下狱。鳌 等皆以党附 钱宁、江彬 擅作威福。给事中 汪玄锡 等,御史 李镇 等交章劾之,故有是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