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老公睡觉一直到晚上8点左右醒了。
我则是因为孩子没有在校取到作业,经老师撮合,拿了一位同班同学的暑假作业到复印一份。从下午取来到老公醒来一直没停的复印着。打印机也不争气,复印几页好的,接着来一个不动、不走纸或错印,心里也是不舒服。可终归要完成这项工作,明天一早把作业还给同学,所以每每出错时就告诉自己要冷静,总能印完。
老公起来时,最后一本大约印中间页面了。本以为他看到这种情况会表扬一句,没想到第一句就是:“你一直在这里干什么呢?影响我睡觉。!”
我答:给孩子印作业。
老公:学校没有吗?还要印。
我:前段时间孩子没去学校,人家早发了。老师那里也没有了。说是资料在图书馆那边,放假了没人在。所以老师给联系了一位家长。我赶紧印一下。
我以为解释清楚了,接下来的一幕让人莫名其妙又气愤。老公眼睛一瞪,大声喝到:“这是用自己家的东西印这些东西。你就不花钱啦。印什么印,TA又不上学,也不做。”
我对他后半句话很不舒服:“你怎么这样讲,孩子做了功课了你没看到吧。你怎么知道人家没学习,不愿意做呢?这是孩子让印的。”
老公的气不知哪里来,似乎就是想爆发出来,接着说:“TA已经放弃了,学什么学。都不去上课还做作业,你做梦吧。”
我特别害怕这些话进到孩子的耳朵里,自开始介入心理学之后,我知道要让孩子听到积极的、对孩子赞许的话语,恶意中伤,会让孩子更加没信心。我经过两年多的沟通交流,把孩子从重度YY调整到今天知道学习、有目标且愿意与人交流的状态非常不易。我把声音放低:“你可别这样说,孩子很好的。人家老师只是让自己印一下,这也是人家想起来的最好的办法。”
老公又吼上了:“什么办法?就这办法!?我没交钱吗?我该有的资料为什么没有!去告他呀,找学校,学校不行找教育局,往上找。”
我只是很平静的看着他,等他说完,我说:“你觉得有必要,你去告吧。”
他的声音瞬间小了:“我要上班,我没时间。”
我说:“我也很忙,而且这与我的教养不符。”
“你没什么!你都干什么了。让你学做饭你都不学,每天做什么。”他瞪着眼,接着说。
我还是很平静:“我比你忙。做饭我也在学。”
“在学还做得TA不愿意吃!”他继续指责。
这时候孩子不知怎么地从房间里冲了出来,手指着爸爸说:“你都做什么了!?你说说,你都做什么了。”
看孩子指他,爸爸一下子给懵了,我连忙站起来,跟孩子讲:“你怎么过来了?”
爸爸说:“你跟她讲话有你什么事。”
孩子大声说:“就关我的事。你俩吵什么吵。你就是有毛病。”边说边往爸爸身上凑,这时爸爸也站起身来,看样子马上就是肢体冲突了。
我赶忙走进俩人中间,一边拉孩子,一边推老公:“你坐下。”
老公力气大,大有想打孩子一顿的架势,嘴里不断地说:“说你你还不愿意了,你不去上学就是有本事了。你还想怎么着,反了你了。再这样,老子一点钱都不给你。”孩子仍然大声吼着,眼泪哗哗下落:“你想怎么着,你还想打我。有种你像上次那样打我,你打死我算了。”顺手把耳机摘下来,往地上一扔,耳机瞬间变成两半。孩子开门就冲出去了。
我心里特别生气,讲实话,孩子长这么大,也几乎没有站老子一点光,一直是我在供着孩子所有,几乎每次对话,都以不给钱要挟,似乎真得花了他的钱似的。看到孩子外出,我急忙跟上去。直到最后孩子躲在一个角落里,我陪在旁边。此时的孩子光着脚,只穿着睡衣,孩子缩在那里啜泣,我心里也不是滋味。怎么劝孩子这是我最应该立刻解决的问题。
我陪着孩子,跟孩子讲:“很对不起,给你找了一个这样的爸爸。”孩子原本啜泣改为了哭泣,我说:“你想哭就哭吧,情绪也不能老是压抑着,哭出来会好一些。”孩子双手抱肩,脸贴手臂哭,我则站在一边静等着孩子把情绪发完。
我说:“人与人相处很难,开始认为的好不一定好。谁也不会想到未来会怎么样。你不看我跟你爸爸相处时,我几乎是很少说话的。因为我知道他说话的语气是什么样子。一个不学习的人是很难与其他人相处的。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让你学习。跟不他人的脚步一定会被他人淘汰。”
略沉一会儿,我接着说:“两个人文化悬殊大了也是问题,你讲的很多东西他不懂,他只认自己认知里的那点事。所以为了能平静起见,我从不跟他争吵。此外,如果你愿意,我们也可以分开。”孩子停止了哭泣,不说话。看孩子平静了下来,我顺便提出去家里取来孩子的鞋子和外套。
我们在外面又走了一个多小时,我提出回家,孩子几次拒绝。我们继续散步,这期间,跟孩子聊到了学校,孩子的同学,孩子的未来,有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孩子快乐起来了。我知道孩子不想回家是因为要面对爸爸,这是孩子不愿意的,于是我跟孩子讲:“你有自己的权利可以理谁不理谁。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你尊敬。”孩子不说话。我说:“在外面也太长时间了。不如回家休息。”孩子点头。
打开门,进了屋,孩子低头直奔自己卧室。孩子爸爸则眼睛盯着孩子未说一句话。
孩子近两年多的时间里,或许爸爸真没太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只看孩子去没去学校,眼睛看没看到孩子学习。而他不知道的是,这些天里,我放下工作,放下事业,与孩子朝夕相处,看到的是孩子一天天的进步。这就是做父母的对子女关注的态度不一样吧,而从孩子的角度,我们也看到了孩子对待父母不同的态度。
家庭和睦有讲究,亲子沟通有技巧。继续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