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魏斯曼演讲圣经1:说的艺术》,摘录自p31~33
【R•阅读原文片段】
引起听众共鸣的关键,就是不断回答一个核心问题:你能从中得到什么。这样才能使你在演讲时紧紧抓住听众利益,而不是仅仅把焦点放在产品特色上。他来自于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我能从中得到什么?”但是,我特意将“我”换成“你”以转移焦点。
在这里,听众才是焦点。这种改变强调了所有参与交流的人都必须对外关注听众的需求,而不是在乎自己的需要。这就是引起听众共鸣的本质要求。在说我服别人时不断寻找对方利益的切入点,就可以确保演讲围绕着最紧要的问题进行,也就是从一开始就引领听众走向设定好的目标。因为你给了他们一个跟着你走的好理由。触发听众利益的六大问题:
□ 这对您很重要,因为……(补充听众的利益)
□ 这对您意味着什么呢?……(紧接着从听众的立场解释)
□ 为什么我和您说这些?……(紧接着从听众的立场解释)
□ 谁在乎呢?(“您应该在乎,因为……”)
□ 那又怎样?(说出结果)
□ 还有就是……(说出听众的利益)
【I:拆书家讲解引导】
再提任何要求之前,先想清楚对方能得到什么好处。想不出来的话,就不要提这个要求,除非你提要求的对象是父母,因为这个世界上只有父母才是不计较自己的得失去帮助你的。
很多跨部门沟通不畅通,是因为一方为了自己完成工作,向另一方提要求,而后者做,这是对自己完全没有好处。
比如人力资源部为了完成人均效能提升的指标,强烈要求业务部减少招人需求,人力资源部如果没有想自己能给业务部什么好处,就去提要求,一定会不欢而散,最后不得不到领导那里解决。
如果想了就可以表达,为什么我跟你说这些,因为我会投入更多精力帮你着行业经验更丰富的人,还会给他们更好的培训。
有没有一些情况呢,怎么也想不出售中的利益是什么?当然有,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最好你在他人心中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他知道这次帮了你以后有机会你肯定会投桃报李,否则建议就不要去找人家了,直接去找领导谈。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今年6月份的一个周四晚上,我正在准备周六的课件,突然想到我带的一个小讲师前一周上的一个精品课,关于人际沟通的板块,因为现场我听了,氛围相当不错,控场很轻松,并且契合自身已经做到的经历,讲出来非常鼓舞人心,所以我就和他电话️准备给他舞台锻炼,我说:“这次专门给你的机会,周六半天时间,交给你来上课”!他听完之后,首先很乐意,随后突然想起来一个事情与周六时间冲突了,所以就不能上了,我当时听完之后觉得有点小生气,这么多讲师我就特意给你这个机会,你竟然不上?然后他也很为难,说了一些关于冲突的那个事件的一些好处以及期待感,然后比较为难地说了一句:“我估计来上不了……”,最后我以比较复杂的心情简单的回复说:“那好吧,好好学习!”
所以,这次的沟通算是完全没有达到最好的效果!
【A2】规划未来应用
如果再有一次来向他提要求的机会的话,我会整理我的思绪,然后嘴角上扬地拨通他的电话说道:“哈喽,本周六上午半天有一个给小讲师舞台锻炼的机会,我考虑了好长一段时间这唯一的机会应该给谁,然后做了一个决定,我准备留给你,这对你来说很重要,因为对于一个初级讲师而言,迅速成长的核心就是大量的舞台做实战,这对你意味着可能更快地晋升为金牌讲师,完成你的目标。为什么我这么说呢,因为我现场确实体验了你的课堂氛围,控场足够轻松有底气,我很相信你,好好加油!”
可能最后确实有可能是他先确定那边,很为难地调整过来而拒绝,但是这样沟通成功的概率肯定要大很多!
所以,每次沟通向对方提要求之前,先一定要想到能给对方什么能得到什么好处!
网友评论
1、A1故事很鲜活,各个要素都具备,也关联了原文受众思维的知识。
2、A2对于以后遇到同样的场景时的应用十分具体,而且套用了原文中的内容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