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 小小smell | 来源:发表于2016-09-07 14:11 被阅读95次

                         

身为心理医生的派克在结合十几年的从业经历,目睹了许许多多逃避自己逃避成熟的人。结合自身的经验,所著了一本人人可读,人人均可受益的一本心灵读物。

该书在当当网以及中国亚马逊心灵励志读物中连续7年蝉联前三名。

我是一个典型的三分热度 ,三天打鱼三个月晒网的学渣。认认真真的将该书通读一遍,精读一遍,并将此书推荐给我的好基友,望通过该书我们都能学会怎么去爱。

派克将此书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自律 第二部分爱第三部分成长和信仰

我喜欢第二部分 应该说通过派克对爱的解释和定义我从新对爱有了一个认识。在我看来爱就是三岁孩童手中的棒棒糖,是6岁孩子脚上的粉红色蝴蝶结的小皮鞋,是10岁孩子眼中的 KFC 是16岁孩子手上的名牌包包,是25岁初出校门领到的第一份薪水,是给男或女朋友买到的各种礼物,是你感冒了送到你手中的一杯温水,是你半夜睡不着觉的那句 “不要紧,我还不困,要不我再陪你聊会,等你困了,咱们一起睡”的一句暖心的话,是我这辈子都在等的一句话和一个人,可惜,路过的太久,人心不在

身为心理医生的派克有两大基础前提:1‘精神的成熟’与‘心智的成熟’实际上是一回事。

2‘心智成熟的旅途不但是一项既复杂又艰巨的任务,而且是毕生的任务。

派克对爱的定义 ;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的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爱与非爱的最著名的区别之一,就是于当事人意识和意识中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爱。

第二,爱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爱,意味着心灵的不断成长和心智的不断成熟。爱在帮助别人进步和成长的同时,也会拓展自己的心灵,使自我更加成熟。换言之,我们付出的爱,不仅能让他人的心智成熟,同样也能使我们自己获益。

第三,真正意义上的爱,即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爱可以让他人和自己都获得成长。不爱自己的人,绝不可能爱别人。我们强化自身成长的力量,才能成为他人力量的源泉,我们最终会意识到,爱自己与爱别人,其实是并行的两条轨道,随着时间的推进,两者不但越来越近,其界限最后甚至会模糊不清,乃至完全混淆。

第四,爱需要付出努力,由于爱是不断扩展自己和他人的自我界限的过程,所以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付出努力,去跨越原来的界限。

最后,爱是一种意愿,并不是所有的欲望都能够转化为行动,而只有强大到足以转化成行动的欲望,才能够称为意愿。

人人都有爱他人的欲望,但很多人只能把这种爱停留在想法和口头上,想爱不等于爱的行动,真正的爱是行动,是一种由意愿而产生的行动,爱一个人却没有付诸行动,就等于从未爱过。主动的选择去爱,而不是被动的强迫。

自我的界限的认知是对自我乃至一生的一种成长的认识。这里的界限指的就是我的视角,我的声音,我的想法,我的感觉,等等一系列的我的…………..在我们的成长中自我的界限是有局限的,当我们意识到个体只有融入到社会才能更好的生存时,渴望突破自身的界限的限制,这通常使我们产生无助的痛苦,自律能够让我们承受问题带来的痛苦,并最终解决问题,而心灵在承受痛苦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则会不断地成长和成熟,所以,自律是人们心灵进化最重要的手段和工具。那么我们为什么愿意通过自我约束去承受人生的痛苦?因为有一种力量在推动这我们,这种力量就是爱。

爱是人们自律的原动力。

所有大美,都有缺陷。所有深爱,始于克制。

当我们与某人坠入情网之时,意味着我们的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突然崩溃,使我们的“自我”与别人的“自我”合二为一,我们冲出自我的牢笼,声势浩大的涌向所爱之人,于是寂寞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难以言喻的狂喜之感,“我们跟所爱之人在一起了”然而我们感觉爱无比强大,能够征服一切,前途无限光明,但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感觉是虚幻的,与现实脱节,残酷的现实会击溃我们的爱情之梦,而日常的琐事和难题会使我们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我们双方都被现实所击败,我们痛苦的意识到自己与对方并没有相融,彼此的欲望,爱好和想法都相去甚远,差距渐行渐远,然后,我们各自的自我界限又重新合拢,又恢复成两个不同的个体,幻觉破灭,就可能面临劳燕分飞的局面。想避免这种情形,两人都必须面对现实,学会真正的相知相爱。

我们因为怕寂寞,怕无聊,怕麻烦,很多的怕,各种的怕…….让我们轻易的去爱上和想去爱一个人,那些看似勇敢的爱其实都不是爱。

我们都错把初恋时的爱当成了永恒的爱。而恋爱和性因为造成了自我界限的暂时消失,这成为一个诱因,引发我们去追求真爱,坠入情网本身并不是爱,但它却是爱神秘构架中最重要的一环。真正的爱的本质之一,就是希望对方拥有独立的人格。能够使人产生改变,在本质上是一种自我的扩展,而非纯粹的自我牺牲。所以,爱在某种意义上是自私的,最终追求的是自我完善,这是区别爱与非爱的关键。

爱的感觉也许是无限的,爱的火苗随时有可能在心头燃烧,但是我们能够付出的爱是有限的,不能随意选择爱的对象。真正的爱不是忘乎所以,而是深思熟虑,是奉献全部身心的重大决定。

因为爱是行动,不是空想,真正的爱需要努力和勇气。

爱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爱是两个陌生人之间的化合反应,爱是为了拓展自我和对方的自我界限,也是以自我完善为目的。是一种典型的互利互惠的行为。爱的体现形式就是关注,而关注最常见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努力倾听。

真正的倾听,意味着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这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此时,倾听者需要把个人想法和欲望放在一旁,努力去体会说话人的内心世界和感受。这样一来,听者和说者通过语言结合在一起,实际上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彼此自我界限的一种拓展。

其实倾听很简单,前提条件就是你得愿意听对方说话,包括废话,无聊的话,要有耐心,和同理心。曾经因为爱,陪你度过多少个不眠的夜晚,因为爱,不停的在脑子里过我们之间的对话,不停的在想你是怎样的人,你有过怎样的经历?我们该怎么的去走?

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爱,而也是因为爱,愿意安安静静听你的困苦你的心情你的一切的一切,只是因为爱。

这世上唯爱,能教人,唯爱,能毁人。倾听者把注意力放在对方的话语上,完全接纳了对方,那么说话者就会被一个完全接纳的气氛下,变得更加坦诚和开放,更愿意把心灵全部敞开,而不是有所保留和隐瞒。这样的倾听能增进双方的理解和信任,达到心心相印的境界,所以,用心倾听是一种耗费精力和时间的过程,必须以爱为出发点,只有基于共同的成长,自我拓展和自我完善的意愿,才能达到倾听的目的。

生命的本质就是不断的改变,成长和衰退的过程。选择了生活与成长,也就选择了面对死亡及失去的可能。人生就是一场冒险,你投入的爱越多,经受的风险也就越大,我们一生都要经历数以千计乃至万计的风险,而最大的风险就是成长,也就是走出童年的朦胧和混沌的状态迈向成年的理智与清醒。

心智的成熟除了爱与自我完善,突破自我界限还需要自尊自爱,敢于追求独立和自主。

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

一个人必须大踏步前进,实现完整的自我,获得心灵的独立。

尊重自我的个性和愿望敢于冒险进入未知的领域才能够活的自由自在。使心智不断成熟,体验到爱的至高境界。

至高境界的爱,必然是自由状态下自主选择,而不是墨守成规被动而消极地抗拒心灵的呼唤。充分的投入才是真爱的基石之一。而真正有爱的人绝不会随意的指责对方或和对方发生冲突,在诚实和谦虚的态度之下,真正有爱,懂爱的人都会自省。

一个人,当自己圆满了,那么这个人的也就圆满了,当一个人明白什么才是自己要的,那么就会去寻找,在不停的寻找中,自己慢慢的懂得自己其实就是一个怎么的人,我不认为成熟就是完美,在我的认知中成熟时接纳,接纳这些自己接受不了的人和事,并自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请以诚实而谦卑的态度每日三省吾身。

相关文章

  • 少人有人走的路

    心智成熟的旅程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问题可以开启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为解决问题而努...

  • 2019-06-03认真思考,慢慢成长

    【书名】少有人走的路4:在焦虑的年代获得精神的成长 【作者】M﹒斯科特﹒派克 【页数】240 【已读】240 《少...

  • 读少有人走的路

    第一部分问题和痛苦:读后感 人活一世,注定是来受苦,受难的,但所谓的(苦难)要看我们自己如何来看待了。 当以悲观的...

  • 读《少有人走的路》

    不能及时解决人生的难题,它就会像山一样横亘在我们眼前。 遗憾的是,有太多人把希望寄托于别人身上,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 读《少有人走的路》

  • 读《少有人走的路》

    初拿此书,以为是“鸡汤”,阅读过后,恍然大悟。作者是位心理医生,美国人,做过美军军医。虽然是心理医生写的书...

  • 读 少有人走的路

    身为心理医生的派克在结合十几年的从业经历,目睹了许许多多逃避自己逃避成熟的人。结合自身的...

  • 读 《少有人走的路》

    推迟满足感 一位30岁的女性财务专家前来就诊,其中有一段对话,我问道:你喜欢吃蛋糕么? 喜欢 你更喜欢吃蛋糕呢,还...

  • 读《少有人走的路》

    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和有效的监督。 回避问题...

  • 读《少有人走的路》

    这是星期天的第120篇(267992字) 这是一本可以不时拿出来反复阅读都会让人怦然心动的书。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 少有人走的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vpj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