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罗振宇在他的得到APP上做了一个直播,是关于他新课程的公开课试讲,主题是怎么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对于如何解决问题,老罗给出了七大工具,分别是:
一、课题分离
二、先干为敬
三、寻求杠杆
四、识别异化
五、虚拟顾问
六、自研系统
七、以人为终
由于时间的关系,老罗只展开了前面三个工具的讲述。其实所谓的七大工具是对于观念的工具化表达。
首先,解决问题,我们要改变头脑里对于问题的认知。我们要认识到世界并不是由领域构成的,而是有挑战构成的,所以我们会遇到两类问题:技术性难题和挑战性难题。
对于技术性难题你不会解决你可以寻找专家,专业人员来帮忙解决,因为有很多供应商在技术上有可提供的方案,比如如何做一场直播,如何把妆化得好看等等。
但是对于挑战性难题,那是你自己要去面对的,自己去解决,其他人没有责任经验去解决,而且解决的好不好也没有标准。比如,给孩子找个好学校;找个好伴侣;赢得岗位竞聘;搞好和上级关系;如何解决婆媳关系等等。
对于解决挑战性难题,老罗给出了一条公式:
挑战性难题=责任主体+目标+行动+想象结果
工具一,课题分离,意思是说要分清问题的责任主体是谁,是我的事还是你的事?这个要分清,桥归桥,路归路。如果责任主体不是我自己,那就是假问题。
对于目标,要清晰和明确。比如,我要学好英语,这就不是个目标,应该改成我要在不查字典的情况下无障碍地阅读英文报刊。
对于行动,行动内容也应该要清晰。比如,我每天要学习英语一小时,就不是一个行动,而应该改成每天背20个英语单词并阅读一篇外网文章。
对于想象结果,就是你个人行动、目标嵌入到整个社会协作网络当中的那个状态,也可以理解为你个人为了解决挑战性难题,所追求的会呈现出那个状态。
当我们考虑到上面四个要素的时候,我们才是真正的去面对一个挑战性难题。对其中目标的确立,我们要怎么判断优劣呢?
可以有两个旁观技术。一是3个10,就是思考把这件事做完了,10分钟之后会发生什么,10个月之后会发生什么,10年之后会发生什么?让自己从这三个维度去考虑一项行动、目标,对自己影响力如何。
二是假想新闻发布会,你先假设你把这件事情已经做成了,你准备一个新闻发言稿,你会向外界、社会怎么说明你所取得的成果呢?通过这种方式来倒推审视自己当下要做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