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爬高榜山
入秋后,就想着去登高望一望。爬城区内的高榜山是不错的选择。

或许是喝了一瓶啤酒的作用,身上像打了一针兴奋剂,以致骑行到凌云路分叉口,也不感到怎样的累乏。
按说空手徒步更轻快,可把单车放在故乡园广场又不放心,于是推车上山。
以往的经验,这条路到山顶,步行约需半个小时,推车大概四十五分钟吧。在第一个弯道处,有人在接山泉水。便停了车,也去洗一洗。经山体过滤的水,看不出一点杂质。接触到皮肤,清凉得很。
上一回由这条路上山,大概还是春初。那时节这儿的山泉水是断流状态,一节细白塑管干伸着。与眼前的汩汩流泻,给人两样的感受。春初时,路边的小草枯断发黄,现在绿莹莹喜人,十分鲜美。不知道为什么,见着碧青的小草,心里就有一种快乐。那活泛的劲头,旺盛的生命力,根根蔓蔓,似满血在身体里流动。
有一个穿牛仔裤的男子,一人一车默默的往上踩,然后放马呼呼地冲将下来。斜阳穿过油厚的枝叶,照在路上山体上,看上去就像是在某个宁静的早晨。


一路无话。由山泉水想到一位骑行318的朋友沿路喝山泉水到拉萨,同样的,由推车上坡想到翻爬折多山。一直推过凌云亭,推过前方有服务店的路口。再往上走一段坡,有一个停小车的平台。抬头即见挂榜阁。迎面驶下来一辆摩托,车上的保安,穿着似警察一般的衣服,历声制止我推车上去。
其实,以前有过类似的情况。不允许推车上来,是为防止下坡骑行带来的危险。原在下方路口设有保安拦截,今天没见人,所以一直推上来。
对这位保安的态度很反感。但不得不遵从。就将单车停放在那个平台的树下。
由正面台阶拾级而上,直接登上挂榜阁。举目四望,若个惠城风光,尽在眼底。
由偏北往东南一带,高楼林立,千家万户,桥路相接,是惠城人烟繁华之地。向西,却是一脉山水。红花湖像一条章鱼,平伸触角,静静的躺卧在翠绿怀抱之中。更远处,山峦跌宕连绵。谷线横亘着一带白雾,似有仙气。远远望去,不能极目,也确有一股秀气。

湖的右方,有一座东西向山脉,伏俯其间,夕阳正于山脉的上方的云线上跳跃。西天映出霞光,并无红艳景象,或青乌或黄亮,只可拿“乱云飞渡”来将就形容。
其时,在楼阁西南拐角处,一位女子早架上了镜头,是手机。近看画面,确也是美。心下猜度,大概是摄影“专业人士”。镜头下的美,确实别有情趣。但我更喜欢,大千世界入眼的直接感受。而且,再精密的器械,也照不出从眼到心所描成的美景。然而常常是,我们沉沦在现代文明的使用中,却忽略了直观的真实感受。
夕阳的美,美在它的燃烧,美在它的平静,更美在它的短暂。难怪有诗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今天读来有种凄凉的壮美。
当灯火一盏一盏点亮,面积一点一点扩大,城市像绽开了漫山遍野的花朵。夜的来临,原来也有一种壮阔,一种热烈。俯看这座城市,向天边无尽延伸,心底油然升起一份大美。不得不说,小城变得越来越妖娆美丽。

原本要望远追思,然而,一时却被繁华的城市吸引。凝视着它,把西边的山水暂忘。与其说矛盾,不如说这正是自己当下内心真实的反映。
月亮就要圆了。仰望去,早早的就映挂在东南的天空。随着大地灯光愈来愈亮,夜空愈显得幽蓝,高深难测。
望一眼月亮,再看一眼城市,天空连着大地,自思:不可谓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观。

活在这人世间,定当有如许的精彩,定当有如许的美好,也定当有甜蜜的幸福啊!可是,可是……
一阵风吹来,凉爽里挟裹着丝丝薄薄的冷意。再望去,那幽远的天空的蓝如大海倾泻腾哮,大地随之响应,那千万点灯火拨地飞起,绵延成熊熊大火。眼看天地间海水大火相接之际,我打了一个寒颤。仿佛有人推了我一把,在催我“该走了…”而我,犹是恋恋不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