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仪式感,由吃承包了。
无论到哪一家,从茶几到餐桌,吃的东西总是摆得满满的。主人家忙里忙外,不停地劝客人吃这吃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几、餐桌上摆的东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前,零食很单一,坚果只有瓜子、花生。糖果一般是水果糖、软糖,酥心糖全是很不错的糖果了,米花糖等自己做的手工糖也是主要角色。水果则多是便宜的红橘,橙子等。
后来,好像是突然间,有了开心果、杏仁,然后又有了碧根果、夏威夷果;有了奶糖、果冻,然后又有了巧克力;有了香蕉、火龙果,然后又有了草莓、车厘子。
再后来,好像也是突然间,糖果渐渐不受人们的青睐。而瓜子则是年年少不了的零食。
过年期间,不吃饭不觉得饿,吃饭也不觉得饱。
餐桌上往往有梅菜扣肉、喜沙肉、鸡汤、猪蹄汤、鱼、香肠、蒸排骨、蒸丸子、酥肉汤、鸡爪等传统菜式。但每年又会有些不一样的菜。
上初中时,妈妈开始在过年的菜式里加入虾子,非常受小孩的欢迎。后来,又有了炒鱿鱼,同样,这是小孩子的菜。
后来,牛羊肉也被端上餐桌,但是,分量远不如鸡汤、猪蹄汤多。
妈妈常常会做创新的菜,比如年夜饭时,她做了一个“平平安安”,是把苹果切好花型,油炸,然后加沙拉酱和番茄酱。酸酸甜甜,还挺好吃。
我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我有了自己的家,需要我年年准备一桌子过年菜,那我会做些什么呢?突然有一种感觉,应该好好学习做菜,否则,我的孩子以后用什么来承载过年的回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