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个犹太人的眼里,经商、赚钱、做生意都没有什么可耻的。犹太人从小关心教育小孩的事是怎么赚钱,而不是钱的性质。犹太商人通常会对自己的小孩说:“关于金钱,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甚至可以把它视为一块石头,一张纸,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东西。所以我们虽然孜孜以求地去获取它,可是每当失去它时,也不会痛不欲生。”也许正是这个平常心,让犹太人在惊涛骇浪的商海中临乱不慌,驰骋自如,成为世界上最优秀,最会赚钱的商人。
犹太人认为,金钱来自天堂,是上帝派来人间的特使,它代替上帝说话。他们说,既然是钱,我就可以去赚,我关心的是钱,而不是钱的性质。在他们看来,主观地区分钱的性质,不但浪费时间,并且束缚思想。
犹太人在世界各地创办了千千万万家公司,经营着千奇百怪的项目。他们千辛万苦地为公司工作着,为获取高额利润工作着,可是,一旦确认公司的存在再也不能创造利润,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舍弃它。或宣布倒闭,或把它卖掉。在这一方面,他们是铁石心肠,从不会感情用事,而是决策果断。
犹太孩子从小就与两件事频繁地打交道:一是劳动,二是金钱。
孩子每天帮助大人在院子里锄草,能得到10美元报酬,早晨起早拿牛奶,能得到2美元。依据工作量来付酬金,长幼不论,同工同酬。犹太人不论年龄大小,只按劳动能力给钱。
因为犹太人从小就把这些基本概念弄得清清楚楚,这就培养了犹太人的良好习惯:热爱劳动,喜欢金钱。这两者造就了犹太人的成就。
钱,不是别的,只是钱。学习犹太人千百年来的不败经商箴典,首先就要牢记这句话。钱再多也不会十全十美,但没钱却是万万不可愿谅的罪过。
“只要安稳地过一辈子就行了,不必赚太多的钱。”如果你的头脑被这种念头占据,你一辈子也赚不了大钱。只有不满足现状,奋发向上,才是赚钱发财的前提。不愿意过单调无意义的生活,想过更充实的生活,这种念头才是引导你奋发向上的最佳动机
美国作家泰勒希克斯在其所著《职业外赚钱术》中指出,金钱可以使人们在12个方面生活得更美好:1.物质财富;2.娱乐;3.教育;4.旅游;5.医疗;6.退休后的经济保障;7.朋友;8.更强的信心;9.更充分地享受生活;10.更自由地表达自我;11.更大成就的实现;12.更多地从事公益事业的机会。
有一个如此流传已久的故事,一个迟暮之年的百万富翁,在冬日的暖阳中散步,这时他碰到一个流浪汉在墙根处晒太阳,他问流浪汉:“你为什么不去工作?”
流浪汉答:“为什么要工作?”
“你可以挣钱呀。”
“挣钱做什么?”
“挣钱可以住大房子,可以享受美味佳肴,可以和一家人享受天伦之乐。”
“接着呢?”
“当你老了,可以衣食无忧,像我一样,每天散散步,晒晒太阳。”
“难道我如今没有在晒太阳吗?”
不可否认,幸福很多时候与穷富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就这一个故事来说,只在一个特定的氛围之中展开叙事,它恰恰选择了流浪汉最明媚的生活片断,而且赋予它哲理和诗意。如此一来,流浪汉的生活不仅不可悲,反而还令人羡慕了。
但假如富翁反过来问他,难道晒太阳确是生活的全部吗?太阳落山以后你如何办呢?流浪汉又怎么回答?
别再自欺欺人了,除了圣人和哲人能安贫乐道,能在贫穷中享受幸福外,常人又有几个甘受贫穷的折磨?“知足者常乐”,这是国人较为崇尚的一种观念,以此作为精神境界。假如真的能随遇而安,那也未尝不是好事,但假如想得到而得不到,只好龟缩在角落里,喃喃自语着“知足常乐”,那确是一种逃避,一种懦夫的行为了。
另一方面,关于这个“流浪汉晒太阳”的故事,我们还忽略了一点,那确是故事发生在西方,而不是中国。西方是福利社会,哪怕身为一个流浪汉,也不必担心饿死。穷只是相对的穷,欠缺的只是成就感,和富人比起来,只是物质生活稍微差点。在基本生存条件有保障的情况下,尽管没有面子,生活也不奢侈,但只要心态好,清贫也是一种格调,清汤寡水也是可以享受的。
真正的穷人,穷国中的穷人,就不同了,他的穷是绝对的穷,是完全可能逼死人的,尤其是生活在一个重面子的国度。
对富国的穷人来说,穷可能主要是个面子问题,而对穷国的穷人来说,可能确是肚子问题。肚子承受不了的东西,面子也绝对承受不了,与肚子相比,其他一切都只能退到次要,事情确是这么简单。
穷人只有正视自己的穷,才能找到摆脱现状的方法。毕竟我们都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我们大多数人的幸福常常得与财富扯上关系。
物质男女曾经受到过许多人的鄙视和唾弃。但在这个出门就得花钱,不出门就来不了钱的时代,嘴上再鼓吹精神恋爱就未免太虚伪,太不切合实际了。生活是实实在在的,它需要物质强有力的支撑。
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买房没钱,小孩上学没钱,甚至吃饭都没钱,如此的夫妻如何能够生活的无忧无虑,幸福快乐呢?
有时候爱情并不等同于婚姻,我的女友在经历婚姻的伤痛之后才明白其中的道理,以前就听说过米面夫妻,还有更务实的说法对女人来讲老公等同于长期饭票,曾在网上看到过一则调查只有老公的收入是太太的二倍的家庭才是最稳定的家庭,社会是现实的,女人也是现实的。
有人可能会抱怨这些物质男女人虚荣,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古亦有之的至理名言,有的人不缺钱不知柴米贵,但更多的人得实实在在算计着过日子。现实毕竟是现实,没有钱何来的好日子,尤其在今天贫富分化的社会,看看昔日的朋友周边的人们,从前的他们并不比自己强到哪里,可而今自己却远不及他人,这种落差心理当然也会影响到婚姻的稳定,因为人最终依然社会动物,也许只有两个人都到一个没有人烟的荒岛上,当然如此衣食足也无忧了,可这却只是一种无聊之极的幻想。
有钱人与普通人相比,可能有更多的浪漫情调,而穷人却是最最实际的,从为人儿女到为人父母,穷人们终日在为生活奔忙着,年少时总有天确实幻想,希望自己未来的另一半能携手与自己共赴前程,可结婚之后却发现远不是自己所想当然也就失望之极,而为人父母后,当然希望自己的小孩有最好的教育,过最好的日子,可没有钱讲什么都是白讲,这也就应了所说的那句话贫贱夫妻百事哀。
贫贱不一定悲哀。但生活悲哀的很多缘由都是因为贫贱,精神生活不可缺,但最好的精神生活还需物质来帮事实上现和完成。
如此财雄势大的成功企业就因为投机心过重,孤注一掷的去赌明天而导致了最终的成败。同样的道理,关于富人来说,做什么事更是要量力而行,谨慎而行。绝不能像赌博一样,把成败押注在一个项目上,不成功便成仁,那样就会背负太大的风险。投资做生意,一定要先考虑本身的财政情况,不要盲目地追求高回报的投资项目,因为风险是隐藏在利润背后的,随时都会跳出来逞凶,假如缺乏足够的周转和启动资金就像被人掐着脖子一样,喘不过气来。赚钱的唯一捷径确是:没有捷径。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赚钱,才是想致富者最应该做的。“天道酬勤”,而不是“天道酬赌”,投机取巧者永远只会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穷人的钱不是资本。一个穷人用100元钱买了50顶帽子,再拿到市场上卖,每顶卖3元,一共卖得150元。另一个人很穷,每个月都要从社会福利局领取100元的生活补贴,他全部用来买大米和调料。换种方式,每个月给穷人200元,他可以用100元维持生活,让他可以用余下的100元去做卖帽子的生意,一个月下来赚了150元。
下个月还给他200元,他仍然留100元用,就可以用250元来买卖拖鞋,又可赚125元;到第三个月,这个穷人手里已经有了375元,除去100元生活费,还有275元资本金,你不用再给他任何救济了……但实际上,很多穷人不会按你给他安排的道路前进。你给他100元,他会去买米;给他200元,他会去买酒买肉;给他500元,他会去买件好衣服,最后只剩下10元也要买几注彩票。哪怕你给他100万元,他也想立刻把钱变成房子、车子,风风光光地去兜风,好让所有人都知道他已经不是穷人了……穷人不仅是没有资本,更可悲的是没有资本意识。
有个人很穷,一个富人可怜他,想帮他致富。富人送给他一头牛,嘱咐他好好开荒,春天撒下种子,秋天收获后,拿到市场上还可以卖个好价钱。于是,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但是没过几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比过去还难。于是他想,不如把牛卖了,换几只羊,先杀一只吃,剩下的可以生小羊,长大可以卖更多的钱。
穷人按照他的打算实行。只是一只羊很快就吃完了,小羊却迟迟没有生下来,日子又艰难了,穷人忍不住又吃了一只。穷人想,如此下去不行,不如把羊卖了买些鸡,鸡生蛋的速度要快些,日子立刻能好转。
穷人的打算又如愿以偿,可是日子并没有改变。艰难时,他又忍不住杀鸡,终于杀到只剩一只鸡时,穷人的理想彻底崩溃。心想,致富是无望了,不如把鸡卖了,打壶酒,一醉解千愁。
秋天来了,富人兴致勃勃地来看穷人是否过上了好日子,但是,他只发现了一个醉卧在地上的穷人,穷人家里还是一贫如洗。富人很失望转身走了,穷人继续贫穷。
很多穷人在最初是也有过致富的梦想,甚至有过机遇,有过行动,可是,最关键的却是缺乏投资致富的意识。白白错过了成为富人的机会。
无论你是白领依然蓝领,也无论你是高薪依然低薪,你都得量力而出,能节省的地方尽量节省,并坚持把节省的钱存起来,接着开始谨慎地进行投资,把它们投向你认为有极好回报的方面,你积蓄的那一丁点钱可能由此为你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因为投资,你的原始资本就会不断地发展壮大起来。
投资和消费是可以转换的,有时富人的消费反而是一种投资,而穷者的投资则变成了一种消费。
穷人对微小的消费也斤斤计较,这是对金钱恐惧的一种表现。而富人敢于大胆地、合理地消费,因为他们知道转化。
(1)能够把握住其他人都忽视的机会。 (2)能够筹集投资所需的必备资金。
(3)知道怎样把比自己更聪慧、更能干的人组织到自己的麾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