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作者:舒小青
点评:
提起攻击性,我第一反应想到的就是武志红老师。
武老师的研究很独到,在一些现象的解释上也很有说服力,但同时存在的争议也不小。
面对他人非分的要求、无度的索取、直接的伤害,我们该如何应对?
除了顶撞和怼,吵架和打架,还有没有别的选项?
反击、回击、攻击,当然很有可能解决一时一地的问题,但也容易让自己产生路径依赖,以为那些不顺自己意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展示攻击性来解决。
我以为,被人当成老好人,无法说出“不”字,根子在于不自信。
由于不自信,害怕自己不被人喜欢。其实,此时真正需要的,是“被讨厌的勇气”。
尽量较少和他人做比较,把衡量标尺对准自己,发掘自己的优点和可爱之处,经常拿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相比,看有没有进步。
时间长了,或许就能以自信的姿态出现在他人面前。而这时,我们的老好人形象,或许早已烟消云散。
第二篇
作者:高莹
点评:
爱己,方能爱人。
这个朴素的道理,可能需要我们在兜兜转转一大圈之后,才能领悟。
在我疯狂学习英语的2017年,曾和高莹姐交流学英语、用英语的心得。是的,那时的你,的确带着隐隐的焦虑。
2017年12月31日,在007一周年庆典现场,我终于见到了拄着拐杖满面春风的高莹姐。
后来,从高铁演讲,到密集的“不出局中国行”,再到后来的善待自己、劳逸结合、保持成长的节奏,你用亲身的经历,活出了精彩,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在父母眼中,再大的孩子,永远是孩子。
看到现在你的状态,和发展的趋势,二老定是欣慰的吧。
祝好,高莹姐!
上期点评:文章点评(2019051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