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的彭凯平教授,是在国内积极推广【积极心理学】的非常厉害的老师。有幸和彭凯平老师学习过后,现在的我,不管是自我成长以及养育自己的孩子,还是在我的课堂中,面对更多的家庭做分享,也都会用到积极心理学的理论。
因为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陷入什么困境,只要眼里有光、内心有力量,是很难被击垮的。这个道理,大家应该都知道,可是怎么做到,确实难上加难!
所以积极心理学就是非常好的,值得我们一起来学习和刻意练习的理论,用好这一套方法,就会锻炼出自己内在的力量,时刻都能感受到【幸福】!
![](https://img.haomeiwen.com/i3163962/40eff58982298bf5.jpg)
我们要认识到,在问题中出不来,无法理性、积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情绪的牵绊】。
我们太容易陷入到情绪中,所以今天这本书《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彭凯平教授,就是要带着我们看见:负面情绪的积极作用,以及获得积极情绪的方法。
其实心理学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情绪本无好坏,都是人定义出来的。所以,学会正确认识情绪,并真正去接纳情绪,非常重要。
那些我们不喜欢多的,被称为的负面情绪,如:愤怒、自卑、焦虑、孤独、抑郁、失望、嫉妒、羞怯、悲伤、恐惧等,听上去就让人很烦心,可是它们每次产生,不是来烦你的,是来帮助你,或者说,是来提醒你的。
比如羞怯,是“爱的良心”,一个容易羞怯的人,会给他人一种忠诚、实在的感觉,会让别人和你相处起来比较踏实;再比如,我讲情绪就总说【愤怒】,是可以带给我们力量的,当一个人如果可以正确用好愤怒的力量,就会更加奋发图强、积极拼搏!
书中,彭凯平教授把这十种常见的【负面情绪】都做了非常充分的解读,推荐大家阅读书籍。
![](https://img.haomeiwen.com/i3163962/4addbbbf59e00e89.jpg)
当我们了解了负面情绪的积极作用之后,就来学习,如何可以获得积极情绪。
首先理清【快乐】和【幸福】的区别,快乐是短暂的,是需要外部刺激,让人分泌多巴胺,从而产生的快感。如果这个外部刺激没有,或者不足够,多巴胺不产生,快乐的感觉就很难触发。
而幸福是长久且发自内心的美好的感觉,当一个人有内在的幸福感,是不需要外部刺激,就能更加积极去应对挑战!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家长养育孩子,不能总是说:你把作业写完,就能玩10分钟游戏;你考100分,就能买一个什么玩具……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孩子学习永远为了那个奖励,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或是更高的追求;更大的问题是,你会越来越满足不了孩子的需求,从而孩子放弃学习,你给他什么,都激发不了他们的兴趣去做。甚至把学习当做敌人,恨之入骨,更学不好了。
所以,要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不是用外部刺激,而是点燃他们内在的热情。
怎么做?最好的方法,就是帮助孩子看见,他们内在的渴望,用他们的梦想去引导他们更努力学习;允许孩子除了学习之外,做各种各样有意义有趣的事情,看见更大的世界,有更多自我的深度思考和探索,他们一定是会变的越来越优秀。
当然,最最简单的方法,是和孩子一起,爱上阅读,走进大自然,和万事万物亲密接触!
![](https://img.haomeiwen.com/i3163962/ca2376af80def198.png)
最后,彭凯平教授在书里提到一个概念,叫做【道德情绪】,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孩子积极情绪,慢慢就会生发出,更加崇高的情绪,比如【敬畏心】,再比如【感恩的心】!
当一个人懂得感恩,知道敬畏,一定走不偏,且会越来越好,不仅仅人际关系和谐,自我也会得到持续的成长和蜕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