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很多孩子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在学校被同学抄作业,虽然心里不情愿,但还是给了同学;
又或者听某个同学说了一大堆的负面信息,自己不想听,但看着同学痛苦焦虑的表情,又不好意思说出口;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88824/9ab68c980ff92fe3.jpeg)
去亲戚家做客,热情的亲戚夹了很多自己不喜欢吃的菜,感觉盛情难却,拒绝的话说不出口,只能硬着头皮吞下去......
生活中,不论是孩子还是大人,可能都会遇到想拒绝而又不好意思拒绝的情况。
不敢拒绝别人,归根结底是缺乏自信心,担心拒绝别人会引起别人的不快,影响我们与对方的关系。所以我们会习惯去取悦别人,不顾自己的原则,其实这样更容易让别人看不起,被别人漠视。既然委曲求全并不能增加别人对我们的尊重,也不能让两个人的关系变得更好。所以,该拒绝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说“不”。
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学会拒绝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家长从小就要引导孩子学会拒绝别人,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坚持做自己、爱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让孩子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做违心的事。
有些孩子,因为不敢拒绝同学而违心地借作业给同学抄,把自己有限的一点零花钱借给别人,自己喜欢的书,也因为不好意思拒绝,而把它借给不会爱护书的同学。
像这种的情况,家长就可以告诉孩子,不拒绝别人,并不是因为我们善良,而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是害怕由于拒绝别人而导致自己被同学孤立。
但其实,如果我们拥有良好的品格,对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勇敢承担起责任,只要我们做的正确,我们就不会缺朋友。
此外,家长还可以教给孩子一些拒绝的技巧。
和人交往是一门学问,我们拒绝别人,但在态度上尽量不要太生硬,要注意一些方式方法,学会用委婉的语气表达,让对方更能接受。
比如同学来借书,而我们不想借,因为这个同学是不会爱护书的人,那么我们就可以委婉地拒绝他。我们可以告诉他:“这本书我正在看,等我看完了以后再借给你。”
或者同学邀我们一起去看电影,如果我们不想去,就可以这样说:“真不巧,家里有事走不开。你先去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88824/82bf7af6015a8e6d.jpeg)
家长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情,来引导孩子,委婉地拒绝他人的要求。
另外,我们还可以教孩子坦然地接受他人说“不”。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要强化孩子的一个观点,就是“别人的东西不属于我,我想玩要先征得别人的同意。别人如果不同意,那也是正常的,我们也要心平气和地接受。”
当孩子把这种观念牢牢的印在脑海里,他就会明白:被人拒绝是一件很正常的事。那么孩子拒绝别人,他同样也会认为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也就比较容易拒绝别人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88824/338ec3dfc813549a.jpeg)
合理地拒绝别人,实际就是在帮助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重视拒绝的培养,让孩子不被他人左右,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坚持自己的原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