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2807858/d568a8b76d7a483e.png)
【《金线》阅读笔记1】
《战国策·魏策四》中记载,魏国臣子季梁为了劝说魏安厘王放弃攻打赵国邯郸,举了个例子说:“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於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这段故事,被引申成了著名的成语:“南辕北辙”。确实,无论是旅途还是治国之道,如果方向不对,即使有很快的马、很多的旅费、很好的马夫,也无法到达目的地。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很忙碌,被忙碌的节奏裹挟得丧失了认真阅读和沉着思考的习惯,更没时间停下来好好看看自己遇到的问题。
作者说,如何看待问题,其实和解决问题同样重要!
记得上学的时候做错题,老师点评最多的就是我们的审题,很多失分的缘由就是因为没有花足够的脑力和时间去审题,我们思考问题也是如此,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冯唐金线原理中的第三条军规:界定问题。
也是金线原理中把作为基础的事实,敲实、锚定。
问题就是解决的方向,碰到困难,却不知道具体困难是什么,那只会在问题的周边不断打转,最终碰得头破血流,这种境遇,岂不可悲?
那么如何审题?一方面,向自己发起“灵魂三问”:何出此问?所涉何人?正解若何?
然后运用SMART原则工具,将问题界定清楚,看看我们面对的是否具体而有针对性、是否可衡量并有明确行动导向的当下、自身的问题。
当我们看待问题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准正确的方向,那离成功就不远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2807858/94a4d31d2eca3171.gif)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