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主编课堂
孩子,你会读一本书吗?

孩子,你会读一本书吗?

作者: 文心岁月如歌 | 来源:发表于2017-01-06 22:25 被阅读139次

    有家长说我的孩子读了很多书,可写出来的作文还是流水账;

    也有家长说我的孩子读了很多书,可理解的能力依然很差;

    尽管不少孩子也开启了白天读、晚上读、睡前家长再陪读的节奏,可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依然进步缓慢。

    也就是说,孩子读了那么多的书,也只能说明他读过,并不代表他读得好,并读以致用。事实是,学生能精读5本书比浮光掠影地翻过50本书都要有用。国学大师钱穆说:“”与其十本书读一遍,不如一本书读十遍。”也是强调精读一本书的重要性。

    这里,我就谈谈怎样读一本书,才是真正意义上学生的阅读。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不仅仅是语文科目赋予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在语言运用中培养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考和逻辑思维。

    简单一句话:读书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

    当然,我们要挑一些适合孩子心理有童趣同时又是经典的书,作为孩子的早期阅读对象。开启孩子的快乐阅读之旅。也有一些家长说,我的孩子压根就不喜欢看书,尤其是那些学校规定的课外书。在调查了一些不喜欢阅读的孩子,我发现,不喜欢阅读的孩子开始的书目选择不对,不能让孩子走进故事、走进文字;但是喜欢读课外书中的故事的没有自己的思考、感悟、共鸣的也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所以,会读书的前提是选择适合孩子心理特点的书来培养阅读的兴趣。

    选书也要有智慧。现在的青少年图书市场汗牛充栋且良莠不齐,但如果不会选择,不合适的书就是浪费着孩子的时间,有时甚至有毒。

    那么,选好读物后,我们该怎样引导他们读好一本书呢呢?

    首先,好书读两遍(个人阅读时要做的)

    第一编 - 快速阅读和浏览,知道这本书是讲什么主要内容的。学生要注意的是:读的时候要学会勤快地用笔和小贴纸做标注;那些不认识的词、拗口的句子,可以圈一下,跳过去;十万字以上的读物,有些不喜欢的章节,也可以跳过去。阅读的过程要流畅。读完后试着说说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喜欢哪些故事、哪些人物。

    第二遍 - 深入一点地读,读出趣味来。把自己喜欢的章节、跟喜欢的人物有关的内容读得仔细些。这样最容易培养阅读的兴趣。边读边思考为什么你喜欢这些故事,这些人物,跟你的生活有什么联系?有时在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跟文本寻找答案,把阅读引向深入和思考的过程。只有阅读的过程加紧孩子自己的独特体验和独立思考,才会有读书带来的快乐的心理体验。

    阅读过程中的另一个生活的体验、情感的共鸣和个体的思考才是阅读中真正的快乐。仅仅从有趣的故事和人物中得到的快乐实际上是一种浅层次的快乐,瞬间即散。

    (第二遍阅读时要做注释、做笔记,要精读的书最好还是自己买回来,因为在上面涂涂画画是不可避免的。)

    2、学会思考和问问题(阅读交流课上要做的)

    精读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让孩子能根据文章内容提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精读读三遍,可以引导孩子问出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的问题:

    第一遍:主要根据故事情节问问题,比如有关什么时候(故事背景)、地点, 人物, 为什么发生、 故事怎么样? 这些基于文本事实的问题。

    第二遍:根据对文章的梳理,提出一些带有分析性质的问题,比如文章观点、文章结构、语言特色、文本类型等等。

    第三遍:开始往上走,根据文章的深层含义,提出一些引申性的问题,比如推断猜想、故事主题和自己过往经历和生活的关系等等。

    这种提问或思考方式可以在阅读课上多开展多“操练”,孩子自然会养成思考着去看书的习惯,也是优秀的知识文化化成孩子成长中的营养的过程。

    在提出问题和谈论自己理解的过程,会让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声音碰撞出阅读课上最美的火花。

    3、理清逻辑结构、培养质疑精神(阅读课上的思维能力培养)

    理清文章的叙述、论证结构也是精读的一大“任务”。在阅读交流课上,引导孩子去发现文章或书中最常见的这四种逻辑结构:

     因果关系:书中的哪些内容体现了这种因果关系,例如:主人公的悲惨或者幸福的结局跟他的性格有什么关系,让孩子们去思考。

     问题和解决:有什么问题?文中怎样解决的?你认为合理吗?如果不合理,你会怎样给作者建议?

     整个故事的顺序:好的作品一定有个好的顺序,为什么是这个顺序?你还有没有更好的顺序?

    在交流过程中,要鼓励孩子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并大胆地表达出来,老师做正向的引导。

    实际阅读交流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用一些简单的图图来分析和理解这些逻辑关系,更直观好懂。

    实际阅读交流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用一些简单的图图来分析和理解这些逻辑关系,更直观好懂。画一些简单的图表,能帮孩子把精读这件事儿具体地“落实”下来,过程还会挺有趣。

    4、写写读书评论或者读后感(阅读课后把自己感受化成文字)

    要引导孩子要多视角写作。中规中矩的写作很容易让孩子对写作生厌。怎样引导孩子去写就要老师的智慧了,比如:读完《夏洛的网》,可以引导孩子们从书中找出七个人物分别对临死前的夏洛写写心里话。孩子们写出来的读后感一定会很有趣。再比如:读完《城南旧事》,你最不喜欢哪一个故事,说说为什么,如果你是作者,你会编个怎样的故事。这样,孩子进入情境,会体验到创作的快乐。

    通过写作对整本书的阅读进一步梳理,这个过程也是把书中的营养吸收为自己的精神营养的过程。

    (本文缺少具体的例子,这些应该来源于时间的例子会在寒假的阅读课后补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你会读一本书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vyz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