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战争与和平有感

战争与和平有感

作者: 云梦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8-11-17 00:21 被阅读117次

《战争与和平》中国致公出版社译本,该作以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从1805到182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博尔孔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瓦西里四大贵族的经历为主线,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描写中把众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

决定战争命运的不是总司令的命令,不是军队所占的地形,不是大炮和杀人的数量,而是不可捉摸的士气力量

安德烈公爵心地善良,为人宽厚,忧国忧民,英勇善战,是托尔斯泰笔下优秀青年的代表之一。安德烈十分渴望荣誉,对于一个刚刚成家的年轻贵族来说,对日常平凡生活感到失望,不安于小家的恬静生活,毅然决然投入战争,没想到第一次便九死一生,在枪炮声中守护着国旗倒下,最终被俘后回到家乡。回来又亲见妻子生育小孩后死去,便有了深层的思考--只有人生的突然能把它的空虚显示给我们,能发展我们对死和拥有新生的自然爱好。为此他也开始在家乡过期了幽静的生活。后来,在遇到娜塔莎后公爵又充满了激情,直至最后被阿纳托利破坏而转身投入战斗,最终牺牲。他是俄罗斯优秀贵族的代表。

皮埃尔作为私生子,继承家业后上流社会便对他大开绿灯。起初放荡的生活,醉生梦死,花天酒地,后来取了瓦西里公爵女儿海伦为妻。而海伦却是一个水性杨花,往来于各个交际场的主角。矛盾的皮埃尔时而为海伦倾国倾城的容貌和风姿所折服,时而又因为看到她的放荡而恶心。时而为能娶到这样的交际花而沾沾自喜,时而又觉得他根本不爱海伦,这一切只是形式所逼的一种公认的关系。整个故事的推进上,皮埃尔都是一个在不断发展的人物,后来因为妻子的丑事暴露而离开,最后在法军攻入莫斯科后留下来被俘,经历一番生死后,最终与娜塔莎走在了一起。

尼古拉是罗斯托夫家的大儿子,他单纯善良,一心想成为军人报效祖国。是《战争与和平》中尚武性民族性格的典型代表。尼古拉怀着一腔热情,奋战在第一线。离战争越近,他反而越高兴,越激动,越期待。最后与玛利亚·博尔孔斯基走到了一起。玛丽娅充满爱的形象,在她的内心,被强烈的爱包围着,唯有相信上帝的人,心中才能对爱的本质有真切的体会。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就像自己爱上帝一样来爱别人。玛丽娅也是整篇小说中宗教性性格最为突出的人物。另外罗斯托夫家小儿子彼佳在战场上死于炮击,非常突然和真实,反映战争残酷的同时,也彰显了家族孩子们尚武的精神。

库拉金家族是远离人民的宫廷贵族的典型,是朝廷和上流社会贪婪、愚蠢和无耻的代表,是一个对国家、民族没有半点责任感的家族。阴险、狡猾、毫无节操和道德观念是这个家族的主要特征。当俄国陷入困境,拿破仑逼近莫斯科的时候,他们毫不关心国家的安危,总是想升官发财。库拉金的女儿海伦是个“美丽的动物”,在祖国处于危难之际,她还以自己的美色逗引人,过着淫荡的生活。库拉金的两个儿子伊包里特和阿那托尔,前者愚蠢,后者卑鄙堕落。酒宴放荡,闲逸便是他们的追求的幸福生活的全部内容。

《战争与和平》它歌颂和平,同时又描写战争,反映人民保卫自己祖国土地不受敌人凌辱的英勇精神。库图佐夫被描写成感悟到人民的意愿的人,“他能对当时的种种事态洞若观火,其根源就在于拥有纯洁而强烈的人民感情”。人民通过违背沙皇的意志的奇特方式,选择库图佐夫这位不得宠的老头子作为人民战争的代表。库图佐夫知道,“决定战争命运的不是总司令的命令,不是军队所占的地形,不是大炮和杀人的数量,而是不可捉摸的士气力量。”那种“被称为士气的东西”,有如“一条不可捉摸的神秘链条,它使全军同心同德,构成战争的主要神经”。

战争的胜利背后有着托尔斯泰对历史和人类生活独特的议论和认识。另一方面,为了获得心灵的拯救,为了获知人活着的意义,《战争与和平》中的两位贵族青年——安德烈和皮埃尔不断地行动又不断地修正、孜孜地探究。这样一种“探索者”的形象,可以说是后来俄国文学中经典的“新人”艺术形象的先行者。的确,“灵魂”是俄国文学中的重要“角色”,是俄国作家永远坚守和探询的领地。这些“探索者”追寻幸福的心路历程向我们每一个人诉说着——“人若感觉不到追求自己幸福的愿望,他也就感觉不到自己是活着。人不可能想象没有追求个人幸福愿望的生活。对于每一个人,活着就是希望并达到幸福。希望并争取幸福就等于活着。”在他看来,爱一切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宗教。在《战争与和平》里,每一个主人公都在践行着这一切。

整本小说叙事风格独特,战争性质的历史小说巅峰之作。作者传达的是仁爱思想和人道主义,反对战争,充满同情。同时反思历史演进的过程,历史是少数人的历史,也是全部人的历史,偶然造时势,天才利用了他。

记下几段特别喜欢的文字:

彼佳的母亲中风后:人人都乐于迁就她,喜欢为她这个曾经特别可爱、曾经也充满活力,而如今变得如此可怜的人而控制自己,他们的眼色说明:“这是死亡的前兆。”但是这些眼色还包含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说明她已经尽了自己做人的义务,他们现在所看到的已不是完整的她,我们有一天也都会变得像她现在一样。全家只有那些冷酷的人、蠢人和孩子才不知道这一点,因而避开她。

与病魔抗争多年以后,癌症好像已经被克服了,但他的确像一头伤痕累累的老雄狮,待在自己的巢穴中。他的帕金森综合征已经到了后期,疾病扭曲了他的面部,把他的下颌拉向一旁,使他的头歪向一边。而且由于疾病损害了他的肌肉,他的手势也少了,变成了突然性幅度过大的夸张的抽搐,除了眼神依然流露出凶悍外,那个当年令人畏惧的老人再也没有任何威胁性了,他僵硬的脸已经无法再流露出自己的情绪,但在他的眼眶里泪水开始打转,他说,经过这许多事,他最想念......

一个人看见一只即将死去的动物,他会觉得恐怖:一个本质与他相同的东西,眼看着在消亡,再也不存在了。但是如果正在死亡的是人,而且是亲爱的人,那么,在就要消失的生命面前除了有恐怖感以外,还有五脏六腑的撕裂感和精神的创伤,这种精神的创伤就像身体的创伤,有时是致命的,有时会痊愈,但是会永远隐隐作痛,害怕外界刺激性的触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战争与和平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vzv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