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1、心理创伤的来源
事件是连续性、重复性,反复出现在孩子成长过程的事件,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创伤,并且很难被疗愈。
事件是偶尔的,偶发的,不是经常性的,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不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创伤。
对父母而言,要尽可能的调整自己的状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相反,如果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很压抑,很郁闷,很紧张的家庭氛围中就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我的理解和感悟
心理创伤这个词可能比较严重,一般要达到这个程度是比较少数的。但是我从这里,是否也可以这样理解,就是父母身上的那些连续性、重复性的行为模式在孩子成长中出现,就会较大的影响孩子。如果只是偶尔发生的行为模式对孩子的影响就较小。这些行为模式包括正面的、负面的,关键还是调整父母自己的状态。
但是如果父母自己存在心理创伤,看不到自己的行为模式,该怎么办?又该怎么去调整?或者即便看到了自己的行为,控制不住又该怎么办?教育孩子的源头在父母,父母的源头在清理自己的心理创伤。父母是孩子的镜子,把自己这面镜子擦干净再与孩子沟通与互动!
这条纠偏之路,看起来似乎很漫长。坚持做静心,让自己平静下来,是看见自己一个法门。
知识点2、心理健康(幸福之河)的定义

心理健康就是有能力让自己保持在幸福之河的中央,我的情绪不被别人带走,我也不会去影响和干扰别人。
河的中央:河水是宁静、平稳,人的心情是愉悦、舒服、开心,掌舵的方向是很清晰,并且会根据环境灵活变动。
偏离会怎么样?
向右偏离(右脑模式),会进入混乱,陷入急流(情绪)会失控,伴随着会有焦虑、困扰。
向左偏离(左脑模式),会进入刻板,强行控制周边的每件事和每个人,完全不愿意改变、协商和商量。
偏离该怎么办?
向右偏离,出现情绪失控,当右脑掌控需要用右脑思维来回应,可以用到共情、同理心。
向左偏离?课中没有提。
我的理解和感悟
所谓幸福、智慧之河,简而概之就是保证中正,保证中正目前我所知道的最简便的法门还是坚持静心。
从混乱和刻板的角度说,我自己的切身体会是,当一件事没有符合我的预期发生了。过去的我在那一瞬间容易陷入混乱,情绪一下子涌上来,会哭泣,会争执,会手足无措。但当情绪的暴风雨过去后,我一般又会陷入刻板,非要如何如何去做矫枉过正,看似是为了吃一堑长一智,实则是走入另一个极端。
如果可以,重新复盘一遍。在事发之时,如果觉察到自己情绪上来了,先给予自己同理心,可以更好的舒缓自己的情绪。在事发之后,静心回到自己的中正状态,客观的看待事件,就可以和周边的人,事,做协商、只要这个大方向控制好,过程可以协商、商量。如果刻板的希望只是按自己的意愿、节凑、控制事情的发展,反而会影响航线前行的大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