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看到廖主任分享临在当下,说实话,这个书面词汇我不太懂,或许是生活在大白话中造成的语言习惯吧!
正为自己有理解力和学习力发愁,就看到廖主任分享的文章里引用的这个片断,让我豁然开朗。
李善友在《理念世界》里写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禅师开悟了,他的学生问他,您开悟前和开悟后有什么区别?他说:开悟前砍柴担水,开悟后砍柴担水。小和尚说:“这开悟有什么意思?天天砍柴担水,我以为你有什么神通。”老师下一句话非常了不起:“开悟前,砍柴的时候想着担水,担水的时候想着砍柴。”
所谓开悟,就是砍柴的时候,所有的注意力在砍柴上;担水的时候,所有的注意力在担水上。
是呀!临在当下就是我们的注意力!
吃饭时我谨记临在当下,不再拿起手机,认真吃饭,努力让每份食物得到充分的咀嚼。突然想起《好好吃饭》一书中曾经说过每一口食物都要咀嚼30下再吞下去。这我倒是做不到了,但是细细品味一下饭菜的味道倒也真是有了另一翻的感受,昔日觉得又干又硬的米饭竟然变得又香又软了,粗糙的青菜似乎也不再那么难以下咽了。
想起几年前家里请人吃饭,二哥做陪,陪着客人边吃边喝边聊,一根鱼刺戳中了喉咙,各种偏方土法都试了个遍,最后还是到医院里才取了出来。从此大家都记得吃鱼的时候不能说话。
为什么一次只做一件事这个简单高效的办法却被人们弃之不用呢?
原因大概是时代的快节奏导致内卷化严重!
就如我自己每次跑步时总是带上耳机听书,美名其曰:运动、学习两不耽误。每次还沾沾自喜地认为自己高效利用时间,在朋友圈里收割一波赞。
但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呢?跑步时总担心书里的重点没记,又怕听书入迷摔倒,结果书倒是听完了,但是讲了什么一句话也没记住,每天的5公里也只是走完的,还总安慰自己,走总比不走强。
今天我还是带上了耳麦开始了每日5公里,不过耳机里不再是听书,而是廖主任推荐的一曲《灵气》。一边走就一边开始天马行空的联想,一边用心感受运动中身体各个组织的运行状况。试着一点点加速,感受到坡度和速度变化时小腿部用力情况的的变化,没想到我竟能轻松的跑完了平生第一个5公里。原来专注其中,我也是能做到的!
饭后我一改往日的低头赶路,在校园里闲庭碎步,蓦然发现,校园里的海宲花竟从两周前的一棵棵枯枝变成了一树树繁花,而这期间我竟然毫无察觉,仿佛被春风一夜唤醒。
每天的忙碌并未给我带来什么改变,只让自己忙上加忙,而今天的慢下来,却让我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更多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