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清朝十二帝》,百家讲坛的通俗历史书,阎崇年老师所著。虽然有朋友讲“这是我小时候读的类型的书”。哈哈,只能说是她启蒙太早,毕竟是把《资治通鉴》当故事书读的人,比不了。随意调侃一下,当作一本大纲性的史书,还是不错的。
书至今已读了大半,预计本周可以快速读完。印象最深的还是自康熙朝所确立的清朝皇子的教育制度。现摘录书中原文一段:
《养吉斋丛录》记载:“我朝家法,皇子、皇孙六岁,即就外傅读书。”学习的时间,“寅刻至书房,先习满洲、蒙古文毕,然后习汉书。师傅入直,率以卯刻。幼稚课简,午前即退直。迟退者,至未正二刻,或至申刻”。休假日,“惟元旦免入直,除夕及前一日巳刻,准散直”。一年之中,休假只有元旦一天和其前两个半天。
这个时间,满朝的文武大臣们还没有上朝,而“相比之下,今日学生的假日可谓多矣。”
严格的子孙教育制度,保证了清朝一代,作为执政者,或有得有失,有盛世之人,有平庸之辈,有中兴之主,甚至于最终没落失败。但 整个清朝的皇帝,素养较高,并没有历史上各个王朝,尤其是末代皇帝身上的那种混蛋、不学无术等。
不管是素食者肉食者共治,还是肉食者谋之,从事公共治理的人,总是需要较高的素养。此中事,不能以成败论英雄。
良好的教育,是一个必要非充分条件:有良好的教育,并不一定有良好的治;但没有良好的教育,肯定没有良好的治理。统治者,或者统治集团的教育,最重要的是昭示一个民族的底线,立一个标杆,使得民族不断的进步。如果治理集团都开始反智,那才是最恐怖的事。
当然,在教育日益大众化的时代,对于管理者的教育当有更高的要求:学历是基本,逻辑是重点,常识最关键。不然,像运动员体能测试、中小学体育美育测试等奇葩规定,就会不断涌现,贻笑大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