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齐帆齐微课
齐帆齐微课(55)语言之美

齐帆齐微课(55)语言之美

作者: 小城卜一 | 来源:发表于2020-04-14 17:46 被阅读0次

一次,和朋友闲聊。阅读甚广的朋友给我讲起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其中语言的美着实让我叹为观止。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偶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月下荷塘、荷叶、荷花的美,在每一个字眼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这些字词都是寻常可见的,但是经过了大家朱自清的手,重叠组合在一起,就有了神韵,有了风采,真正达到了“天然去雕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朱自清化用了汉乐府诗《江南》和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中的句子,结合自己的所见所感,写下这般以景传情情景交融的句子。反复品读时,脑海里就会想象出一幅画来,这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第一次听闻旁人这样解读《荷塘月色》,为这迟来的美,不免有些惋惜。但是因为猛然领略到这如诗如画般的语言之美,也深感欣慰。

“认识你愈久,愈觉得你是我人生行路中的一处清喜的水泽,几次想忘于世,总在山穷水尽处又悄然相见,算来即是一种不舍。”

这短话出自台湾作家简嫃的《四月裂帛》。初读,是喜。再读,是惊艳。复读,是惊叹。用“清喜的水泽”来比喻红尘中相遇的你,多么有诗意。再者,山穷水尽处,遇见一处水泽,该是多么让人开心。

短短的一句话,不仅具备了典雅古意的气息,还将内心的情感描摹得淋漓尽致。如朋友所说,“读起来像春天的山泉水,有一种叮咚作响的韵律美。”

“埋头写了一会儿,忽觉得有一股甘甜的香气轻柔地拍打着我的肩膀。不知是哪边的院子里,栀子花盛开了。”

“又不知从哪里飘来了栀子花的香味。无比轻柔,不发一点脚步声,沉稳端庄得飘了进来。”

我非常喜欢小川糸在《闪闪发光的人生》中这样的描写。只轻轻地读一遍,就像是闻到了栀子花的香味。如此传神俏皮的刻画,很是值得玩味。

栀子花的香味,被拟人化后,可爱至极的形象跃然纸上。读者的心情随之摇曳,像置身于那样让人心醉的花香里。

“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

这是张爱玲的《小团圆》中的一句话,我读了觉得很有画面感。在以往的认知里,只知道用“潺潺”来形容河水、泉水,但未曾想用来形容雨水也这般美,如歌,似曲,很有韵律感。

之前并没过多注意这些语言的描述,细细品味,才发觉其中的深意。一字一词都是再普通不过了,他们却能如此完美地堆叠,为读者带来意想不到的美的享受。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以为,读书的内容宽广了,也更能理解作者用词的精妙。像这几位大家的文字,或诗意,或温暖,或灵动,都让人觉察出了非凡的语言之美。

(字数:1046)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齐帆齐微课(55)语言之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wgt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