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读完这篇文章,中间没有半点倦怠之意。最后一个字看完后脑海里被激发出两点感受:这场音乐会太精彩了,我当时要是在现场就好了;杨燕迪先生的这篇文章太好了,我什么时候能写的出这么好的文章。感叹完之后,本能促使我又将文章看了一遍并写下了这篇阅读笔记。
看完之后的其中一个感受是文章写得太“好”,理性分析过后笔者将本篇文章的“好”归纳总结为三部分:
一、情感精准
文中开篇就提出的写作原由:“笔者先生脑海中对音乐会上悠远的琴声和钢琴家谦和的声影挥之不去”和“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可见这场音乐会对杨先生产生意义深远影响。文章接近尾声处杨先生更是提到“解读陈宏宽先生的这场音乐会,甚至可以从中品味出某种暗含的伦理意义和道德启示。”与此同时,杨先生这篇乐评中也理性、详细的对音乐作品本身以及钢琴家做出评论。情感把握与理性分析的比例做的恰如其分。这样的文章读起来避开了头重脚轻、本末倒置,也毫无隔靴搔痒之感,反而酣畅淋漓。也合乎于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致中和",则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于和谐境界。
二、布局精心
笔者提到的布局有两个方面,一是总体结构上的布局,二是每首作品中对作品本身以及对钢琴家表现的评述布局。
总体结构可分为三个部分:
转载自微信app如果将第一部分的布局当做整个文章的骨架的话,那第二个部分——演出现场分析则可以说成是整个文章的血肉。杨先生将作品的分析与演奏家表现作品分析穿插进行,整个行文过程显得不枯燥,逻辑性严密,作品分析和对钢琴家表现的评论出现的适逢其时演,做到两者的无缝连接。就像是我们自己在听音乐会或者自己在听一部作一样,边听边了解必要的文献资料。文章所呈现出来的状态感觉就好像“哇,当时我也在音乐会现场”一样的亲切。同时杨先生用非常精准的专业知识向我们展示了听这几首音乐作品时需要注意的地方。这一点是我们在写乐评的时候需要细心钻研的,并不是每一首作品我们在听音乐会之前都听过,在写乐评的时候查阅资料非常必要。
三、文字精巧
这篇文章的文字使用不得不让我拜服。相信很多人听完音乐会被问到:你觉得刚才的音乐会怎么样。多数人第一反应会是:弹得太好了,嗯!哎!几个感叹词结束对话。或者回家以后那一种梦寐魂求的感觉久久不能散去,最后只能让这种感觉在脑海中恍如梦境。虽然音乐与文字之前不能完全划等号,但是杨先生让这种恍如梦境的感觉真真实实的保留了下来,将音乐与文字之间做了尽可能最大的转换,让人们对音乐如梦境般的感觉越来越真实化,并且准确地勾勒成一个个活生生的音乐形象。文中将演奏《降b大调奏鸣曲》比作是爬峰,在对之后几个乐章的描写中,“这相当于登顶珠峰取道更陡峭的“北壁”,而不是较缓和的“南坡”。”将最后一个乐章比喻成攀登珠穆朗玛峰的顶峰等等,这些比喻作者已经是信手捏来。
转载自百度图片
杨先生在评论肖邦《降e大调夜曲》时,让我很容易的联想到中国的水墨画
第一声晶莹剔透的降B长音 优雅亮相,牵引旋律翩翩起舞,整个音乐会好像顿时从凌冽严酷的冰川高原化入温情亲密的私家花园,听众已经紧缩许久的心灵随之像被注入一股甘泉,顺势而来。
《“雨滴”前奏曲》的色调控制呈淡淡的灰色雨雾状,忧而不伤,哀而不怨。
音乐本身既需要人最大限度的发挥耳朵的功能,有需要人启动自己的想象力,杨先生“一支笔”在这两者之间架起了桥梁,一浓一淡,一深一浅,让我们全身的细胞都变得敏感起来,仿佛我们就站在雨中,撑着一把淡淡的油纸伞,一切都是那么的细腻,细腻的感受每个音符给我们带来的悸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