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上午刚好看到杨凤池老师带的个人成长小组的演示课,有一位A同学说话出了口误,杨老师借机从A开始谈感受,A说完以后让紧挨着的B谈对A的感受,又让挨着B的C谈,注意,让C谈的是对B发言的感受。
过后,杨老师解释为什么不继续针对A的问题发言,是因为在小组成长里不能集中火力针对一个人,那样那个人就会觉得被攻击,会觉得有压力。
很巧,今天下午的萨提亚成长小组课上,在讨论时,A同学说了一个最近生活的困扰,老师给她做了梳理,然后让大家谈一谈感受。B同学先铺垫说是否可以想到什么说什么,得到肯定以后,她就说刚才A明明是全能自恋,老师为什么不直接给她指出来?
老师解释说那太犀利了,用更温和的方法也能够达到目的,就没有必要用犀利的办法。此刻A也对B说如果你那样做的话,就不是咨询师的做法了。C同学也对B说,老师的做法比你的做法让人觉得舒服得多。然后B说,我觉得你们在教育我。
没有被搞乱吧?当然以上对话听起来有点火药味,但是都是在很真诚的语境下来说的。所以做咨询师,有这一点好处就是大家都有可贵的真诚。
然后老师做了梳理,在成长小组里多谈自己的感受,如果实在想对别人的事情发表评价,也要说:假如是我……我会感觉……
很巧,今天晚上去参加读书会(看我怪忙的),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书友大部分都是心理学爱好者,或者是引领老师的粉丝,和上午下午的组员这一点不同。一位书友A顺便提到了家里的问题,以期盼能得到老师的指点。还没等老师说话,其他书友就七嘴八舌地帮着出主意,也都是一些很平常的大道理。这些道理连孩子都不愿意听,更何况A这样人到中年的人。我首先有点不耐烦,也投射地认为A也我一样感受。
当然,最后老师出的主意,那肯定是更加高明,足以弥补之前的不耐烦。
散场以后我和A一起出来,我俩关系比较密切,于是我问她刚才有没有觉得压力大,她说是的。
但是,回到以前考虑过的那个问题,最终学心理学也是要面对大众的,不可能一直和专业的人打交道,所以这样的人群也要应对。
也提示我们生活中也不要那么犀利地指出别人的问题,更多地用共情,和自己的感受来说比较好。突然想起以前曾经有几个男同学,经常找我谈心,我自以为自己够聪明,够犀利,比他们的老婆高明,所以他们才愿意找我,所以我愈发在他们面前表现得更加犀利,尽量一针见血。但是渐渐地他们不怎么和我打交道了,今天我好像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