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课的内容叫《学讲故事》,老师讲的这课名叫故事性思维。老师问我们为什么要讲故事?有些同学们回答说是为了传播更好,有些同学说需要我们有启发,有些同学就说是让我们记忆得更好,而我则说是让我们参与到故事里面去。
老师说平时看电影听演讲,看英雄传奇这些都是让我们有所启发,激起我们内心的情绪。正如评论家肯尼斯-伯克所言:“故事是人生必需的设备。”这种设备携载人类情感,它努力挖掘着混乱人生的真谛。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69544/a5ed702bfc4f0b05.jpg)
老师叫同学们分别随意描述一段故事情节,每一个同学可以用第一人称,第三人称针对一个开头或者中间或者一个情感高潮进行一个描述,阐述出故事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情节,背景等,尽量讲清晰人物的个性。
星期六的早上五点半,闹钟铃强烈震动铃响,二狗随手就把它拿来看下,原来已经到了早起时间点,和往常一样,想醒来还在床里躺上两三分钟通过深呼让内心归回平静状态,可想到和三狗家约好今天去马青山旅游,旅游青山美景全浮现在眼前,兴奋的心抑制不住四肢和身体的舞动,一下子就把睡在旁边的狗仔妈推醒了:“起床了,起床了!叫醒狗仔要出去旅游了!”
二狗弹跳着一下就起床了,他也顾不着提醒狗仔妈:天冷多穿件衣服,两三下就把外套穿上、皮带系上、拖鞋穿上了,三步并作两步就去到卫生间洗刷去了,反倒是高仔妈提醒他:今天天气冷,要多穿件毛线。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69544/1746b9aace80132b.jpg)
老师说描述故事可以用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重要是描述人物的用词,要根据人物的个性特写描述,要考虑到个性鲜明。如做事毛糙的人,永远丢三落四,不注意细节,刚好有一个细心的人在旁边衬托。如描述的是年轻小伙,则敢于冒险,凡事冲动,有很多的个性情绪和老一辈的逆反,或者是描述他闯祸的情景。这种人物他是真实的,生动的,跟我们身边所遇到的人是一模一样的。
镜头的特写是故事最重要的表现手法。还想吃葡萄的人,到了商场之后,他会在葡萄的堆头不断的观察葡萄的品种,颜色,产地和品偿口感。到了朋友家,如果桌机上面摆有水果蓝,他会用寻找的眼光去寻找葡萄在哪?当然,那一种眼馋的目光、看着葡萄口水在口里打转的那种欲望场景,一定是描写的淋漓尽致。眼光口水动作这些都是局部的镜头放大。
地点和场景的描写是烘托人物和情节最重要的手法。描述天气好,用阳光明媚,万物生长气息,一定是春天来了。乌云密布,狂风暴雨,一定是内心不平凡,挫折困难灾难马上要来临的那一种镜头。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69544/85cf8ce72423b99f.jpg)
老师接着说,故事能够引起读者的强烈情感最重要的就是情节的描述,讲故事如没讲到跟人性的痛点相关联,则故事就永远抓不住读者,也永远达不到高潮。情节他就是要发生,发展,高潮,跌入低谷,突破逆境,解决困难,重新崛起,更大的影响力,更重大的成就,将英雄的形象,故事的思维就会完成一次逻辑过程就会完美展现。
我们听演说家,在做演讲的时候,往往是用自己最深最难忘的经历去打动观众,用苦难、用爱心、用恐惧、用伦理的戳中内心痛点。让顾客在听在看的时候泪流满面,产生共情。这样的设定是成功的,是印象深刻的!
老师说,故事思维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一种表达方式。信息传播,情感互动,故事方式是最有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