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终于把《皓镧传》追完了,实在过瘾!
这部依历史而戏说的古装剧情节紧凑,跌宕起伏,引发了一大波关注,当然也不乏批判之声。
此剧最大的争议就是李皓镧(历史上的赵姬)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很多熟悉历史的观众,批判这部剧是在给荒淫的赵姬洗白,为了营造大女主的形象而胡编乱造。
那么,历史记载的赵姬到底是什么面目?
——据史书记载,赵姬原为吕不韦姬妾,擅长歌舞,貌美如花。
商贾出身的吕不韦为谋求权势,抱着“奇货可居”的心态,拉拢被软禁在赵国的秦国质子赢异人,并将爱妾赵姬赠与异人。
公元前259年(秦昭襄王四十八年)正月,秦军攻入赵国境内。也就是在这时,赵姬和赢异人的儿子嬴政在兵荒马乱的赵国出生了。
不久,秦军兵临邯郸城下,赵国决定处死秦国人质异人及其全家。
在万分紧急之时,吕不韦用重金收买赵国的看守官吏,与异人二人逃出邯郸城,进入秦军军营,被护送回到咸阳。
而赵姬和年仅三岁的嬴政却被留在了邯郸城内。
此后,母子二人九死一生,多次面临被杀的危险。所幸赵姬是豪门大户之女,免于一死,但也被赵国王室软禁。
在吕不韦的周旋之下,归国后的赢异人顺利继位,是为庄襄王。
为了与秦国缓和关系,赵国主动将赵姬和嬴政送回秦国。至此,九岁的嬴政才第一次踏上秦国的土地。
庄襄王封赵姬为夫人,认嬴政为继承人,尊吕不韦为丞相。
庄襄王在位期间取得了不少功绩,可惜他英年早逝,在位只三年就病逝了。
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赵姬荒淫无度,归秦后仍然与吕不韦私通,就连嬴政也是早先她与吕不韦的野种。
晚年,赵姬又与大阴人嫪毐淫乱,嫪毐被封为长信侯,其势力一度与吕不韦不相上下。
后来,嫪毐得势叛乱。
秦始皇平反叛乱后,将嫪毐车裂,并借机也罢免了吕不韦的相邦之位。
吕不韦被贬河南后,仍有万千宾客相迎,这令嬴政十分反感。不久,嬴政又下旨贬吕不韦到蜀。吕不韦自知赢政生性暴戾,恐难活命,在绝望中饮鸩自尽。
而赵姬则被囚居在雍城。后来,在大臣茅焦的冒死劝解之下,嬴政将赵姬迎回咸阳。
赵姬得以安享晚年。
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电视剧《皓镧传》基本还是遵循了历史的。
唯一的分歧就在于李皓镧这个人物的人设——
李皓镧(赵姬)到底是荒淫无度、有貌无德,还是才貌并举、大仁大义、凭才智改写历史的奇女子?

02
在司马迁的《史记.吕不韦列传》中,赵姬甚至连个名姓都没有,一个“善歌舞者”就将其一笔带过了。
这些所谓正史和野史记载,其撰写者都是男性,所站视角当然也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就站在了当时社会的男性视角。
司马迁笔下的赵姬彷佛是个胸大无脑的荒淫女,她的一生都被男人被动安排。
——被吕不韦纳妾,她是被动;被赠与赢异人,她是被动;后来和嫪毐斯通,也是被动受了吕不韦的安排。
她又何其愚蠢,当了太后还要频频与吕不韦私会;甚至蠢到跟小白脸嫪毐连生两个私生子,并且伙同小情人嫪毐谋反,妄图谋杀亲儿子嬴政,拥立私生子为王……
可是,比起《皓镧传》的戏说,我怎么觉得这《史记》的记载,更不靠谱呢?
试问:一个如此无脑的女人,如何能获得才智过人的赢异人的青睐?
一个如此荒淫的女子,如何能独自带着儿子在赵国苦守9年?
一个女人若没有过人的才智,又如何能在乱世中守护年幼质子(嬴政)的平安,并将他教育得文韬武略?
既然司马迁能站在男人视角迎合封建价值观讲故事,那么为什么不允许编剧们站在新女性的视角讲故事?
反正主要人物都在,时间节点也都对。只要故事能让人信服,就站得住脚。
人们总是喜欢先入为主,史料中说赵姬荒淫无耻又无脑,世人就认为一定如此。
殊不知这种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正是独立思考力的丧失。
03
在我看来,《皓镧传》的编剧们实在是高明,他们在遵循历史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想象,把李皓镧塑造成一个非常正面的形象,并借历史人物的躯壳,传达出现代女性的爱情观和价值观。
在《皓镧传》中,编剧将赵姬和面首嫪毐的私通,演绎为嫪毐对太后一厢情愿的暗恋;而赵姬把嫪毐带在身边,并扶持他,并非为了满足性欲,其真实目的是为牵制吕不韦,为儿子嬴政掌权铺路;而世人所传太后与嫪毐的私生子,其实是被灭门后残存的王室幼子,是李皓镧心慈,收留了两个无辜的孩子。
且不论这样的改编,是否真实(是否真实已无从考证),但剧中李皓镧的一句台词令人难忘:“我问心无愧,又何惧世人言论?再说了,凭什么男人可以左拥右抱,而女人死了丈夫就不能另寻所爱?世人给我扣上一顶荒淫的帽子,不过是这社会对女人的打压。”
细想一下,就算赵姬晚年和嫪毐私通。但贵为太后,却还能独宠一人,这哪里是荒淫,分明是专情嘛!
李皓镧一生满打满算,只经历过三个男人,按此标准,那当今多少男女恐怕都要被骂作是无耻之尤了。
其实,某些所谓的道德观不过是为了顺从当时社会的主流观念,即便它是错的,但若有人胆敢反叛,也要被卫道者扣上一顶不道德的帽子。
04
比起司马迁的记载,《皓镧传》的改编更令人信服。
能在乱世中抱定两个非凡男人的大腿,并一路做上大秦太后的赵姬却不可能是个只知淫乱的无脑之辈。

赵姬在吕不韦权倾朝野之时,将当年吕不韦“文信侯”的封号赐予了嫪毐,使嫪毐与吕不韦分权,难道真的只是因为感动于小白脸床上功夫太好?
焉知真相不是如《皓镧传》中的演绎,赵姬其实是在为儿子嬴政掌权铺路?
甚至,我们还可以再加上一些浪漫的想象
——吕不韦和赵姬有过夫妻之实,又在乱世中互相扶持,这种非凡的情谊,确实如《皓镧传》中所演绎的:是无可替代的情人、合作伙伴和知己的关系。
试想,若没有情义相通的知己之情,只是简单的利用与被利用,那么他们之间的锲约实在难以在乱世中得到长久的跨越风雨的维系。
史记上说,吕不韦是为了自保才将嫪毐献给荒淫的太后。
这一表述顿时将雄才大略的吕不韦贬低成了一个只知投机取巧的势利之徒,而才智过人的赵姬则成了无脑的淫妇。两人之间只有利益,毫无情义。
这样的剧情,实在毫无美感。
为什么不能反过来假想——也许是赵姬主动选择了嫪毐,并扶持他,除了要分解吕不韦的权势,为嬴政铺路,同时也是分化嬴政对吕不韦的仇恨,给老知己留一条活路。毕竟,嬴政一直对吕不韦和太后的男女私情耿耿于怀。
至于嫪毐叛乱,我也觉得《皓镧传》的改编更加合理。
——嫪毐是偷了太后印后胁持赵姬叛乱,关于叛乱,赵姬其实是不知情。
因为她实在没有必要,放弃好不容易得来的太后荣宠,冒着被杀头的风险,把自己一手栽培的亲儿子从皇位上拉下来。
05
我想很多人都跟我一样,对历史感兴趣,却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研读大部头的历史著作。
这时候,一些历史剧就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其实,到底是正剧还是戏说,都无所谓。不用担心观众会被带偏,只要剧情够精彩,人们自然有欲望想要主动了解那段历史。
我也是在看了《皓镧传》之后,觉得意犹未尽,才开始上网查询相关史料。
只可惜,历史对男人的记载相对丰富,对女子却只是寥寥几笔。
不过,也正是因为只有寥寥的几笔,反而让人产生无穷的遐思。
吕不韦真乃雄才大略的奇人,赵姬更是谜一般的奇女子。
真实历史,远比戏说的故事更加精彩万分,更加扑朔迷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