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除了我原生家庭让我无忧无虑开心快乐之外,还有射阳县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三院)这个家庭让我倍感自豪和幸福。
进三院之前,接触最多的是,所有人茶语饭后,一言不和便说"你适合去三院呆呆","马上送你去三院","我看你是三院出来的",等等云云。所以准备到三院上班时,我对三院我有陌生恐惧的感觉,我对这里的工作人员都不熟悉,我不知道和人家能否相处好?我独自带着幼小的儿子,人家会不会欺负我?我还得接送年幼的儿子人家怎么看我?这么小的孩子,那么远的路,前面等待我的是什么?……总之,是五味杂陈的心里。
2016年6月1日,我怀着极其复杂的心里走进三院,成为三院的一分子。
早会交接班后,护士陆晶晶挺着个大肚子乐呵呵的很友善,带着我楼上楼下领工作服等等一系列工作日用品。至今忆起来还是很温暖很贴心。中午,下班了,因为"六一",当时的房院长还发了"德芙"巧克力等估摸着有200元的东西让职工带回家给孩子。
下班的路上,我的心情不再那么沉重,变得很轻松,感觉对前面的路有了信心,快到家了,爸妈远远站在家后面的十字路口,看到我回来,笑脸相迎,就象巴结我什么一样,我心里明白这是世间最深沉的爱。他们希望我好好把这个班上下来,好好抚养年幼的儿子,因为他们老了,说远了。
爸妈见我脸色不错,他们也开心了起来,我也不厌其烦的回答他们的问话,爸爸立即判断说三院的人色看来还是不丑的。我也附和着,但我看到爸爸眼神里还闪过几分忧虑状。后来也有过不想在这里的想法,想起父母想起孩子想起三院的这帮人,便也没离开。
下午上班在三病区,当时的院长房院说先在一线一个月接触专科医院的流程,我毫无悬念的服从,因为我不熟悉,直到后来,我才很感谢房院这样的按排,这是后话。
第二天上班,那时三院大门在现在大门的西侧,进老大门,东边有绿化带,里面有两株枇杷树,当时收费室是两个老同志,其中一个叫周柏林,大早他早早在拿了根竹竿在够枇杷,周媛媛,陆晶晶几个护理上的小女孩在边等边吃边唧唧喳喳开心的样子,看到我,几个小手都招着,"过来,过来,吃枇杷"。我笑着大方的走过去,周柏林随即放两个枇杷我手上,微笑着什么话也没说,后来,处久了便知道他就是个不爱讲话的闷葫芦,任我怎么逗他,他有时噗呲一口笑起来,顶多说一句口头缠"死小鬼!”他是个老高中毕业生和我父亲有几分相似,我总是喜欢粘着他给我讲一些经典的古典故事,这些仿佛昨天,可惜斯人已远去。
在病区一个月轻松愉快的结束了,这一个月没有不快乐的,处处让我感到自然纯朴简单友爱。爸妈依然是上班送我到路口,下班时间到了,站在十字路口等我。我暗暗对自已说,好好坚持上这个班吧,为爸妈为单位这帮善良的同事。我想起"季札挂剑"的故事。
7月1日,我便到药剂科正常上班了,儿子在幼儿园也放暑假了。
当时三院药剂科只有两个人,一个沈药师,一个孙药师,连我三个。
刚到药剂科的日子,最舒适自在,那时的处方没分解,药房也不是太忙,沈药师孙药师包括我家里的长辈都身体健康,我们那时是乐意忘忧,每天过的很开心,不知道忧愁是什么味道,和会计室等一帮人经常在一起小聚喝酒谈天说地,留下了许多难忘的美好回忆。

因为我是后来的,大家总是包容我,让着我。这些年给了我多少默默无声的帮助,反正我算不清楚。
儿子上一年级了,谁有空谁去接放学,谁方便谁送去上学。每次接儿子第一句话就是"妈妈,我饿!"现在同事们看到儿子还提起儿子的这句名言,那时不管谁去接他,接完先去买吃的给他。
考虑到住套间我担心儿子的个性性格成长会不合群,又担心儿子和我爸妈在一起会被惯得不成人。我便看上我们单位家属区,家属区是老式的小院子,一家连一家,大家也都熟悉,三院人个个朴实无华单纯,对同事的孩子都善意的象待自已的孩子。儿子的童年在这里成长对他的人生是一种财富。我便和单位领导协商住三院家属区,领导很支持我的想法。
事实证明,住在三院家属区的日子,很有利于儿子的身心健康,儿子学校的老师同学夸他性格阳光的很,我想离不开这段时间的成长环境。
那段时间儿子的学习不紧张,晚上作业完成,他喜欢画水墨画,画的还很不错,同事们知道了,一致鼓励他坚持画,故去的周柏林更是对他喜欢宠爱有佳,给他买来专业的画水墨画的墨汁,给他买了成套的毛笔,还有专业会画用纸。儿子也一时小有名气,据他说他们学校六年级男生去买他的画送给女朋友呢,反正前前后后五角钱一幅卖了有十大几块钱呐,被我后来阻止了。但是,现在回忆起来,忧伤里也带了几分有趣。


我不擅长做饭,单位同事都知道,住在单位家属区的日子,除了食堂订饭,妈妈每周星期日做好一些"半成品"带来,其余时间我们母子经常吃东家蹭西家。相处无疑随叫随到。每周日雷打不动在单位后勤主任杜玉峰家欢聚,好不惬意。
儿子骑自行车也是这段时期学成的,每当作业做起来和周末时间,儿子就拖着小自行车去学骑,我给他有特别规定,只允许在三院范围内练习,不许出三院大门。其余我就没问过,不论碰到谁,都会教上他两招,学完回来他也时常眉飞色舞的讲心得,谁教的招数对他很受用,谁教的招数需要改进一下。郭靖练武有七个师傅,儿子的骑自行车技术有几个师傅我没仔细算过,反正我没教过,因为我知道三院人的心。
儿子那时候到底还是小,动不动感冒发热呕吐,夜头早晚很方便,家属区随便可以喊到人帮忙,从没有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无奈之感。
如果三院是个家庭,那么,三院的院长便是家长。
那时三院东面有约五亩空地,荒草丛生,里面全是石子水泥块专头渣子,家长带着我们垦荒种地,儿子也是在那时体验了种地的味道。等豆子成熟了,他晚上放学拿了个蓝子采摘的表情那叫欢呼雀跃啊,象只快乐的小燕子,嘴里还喊着"妈妈,妈妈,你看看,全是大的。"菜花香挟豆花香"的春日傍晚,儿子总喜欢留连在田边玩耍。那些日子总是融化着我冰冷的心。儿子后来总是回忆:"那些日子真好啊!"

前些日子,儿子还总结:"妈妈,我跟着你没受过什么苦,我身上也背负着太多三院人的关心和爱护,有的我都来不及回报,象周柏林叔叔,还有……"话没说完,他眼眶湿了。我安慰:"大家没想要你回报,大家只希望你成人成才。"
儿子到了五年级下学期,要上毕业班了,需要静心的学习了,我们便搬进套间,三院人依然牵挂着我儿子,邵奶奶依旧把牛奶枇杷水果弄好让我带给儿子,大家都已经记得习惯了儿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儿子经常感叹":妈妈,你的同事们真好。"
最近,我们这个家庭的成员杜玉峰,肺癌晚期,我们团结的三院人,由上而下,所有的人群策群力,勇敢的走在与杜玉峰一家玩强的抗癌路上,家长负责统筹规化治疗方案联系协调兄弟单位帮助治疗,食堂总体负责病人及家属饮食,其余人等负责自主帮忙陪护购买生活必须品,自发轮流探望,谁有空谁去。杜玉峰本是参战军人转业,不知为什么民政救助就是批不下来,"一头昔日的老黄牛"已经被一场肺癌摧残的"山穷水尽""弹尽粮绝″负债累累,善良勇敢的三院人从家长到家庭成员毫无怨言勒裤带集资来维持杜玉峰的日常对症治疗。他的家属说:"不是三院人,我早就活不下去了。"
每当我休两天以上的假,我就会想念三院,想念三院人的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甚至想念三院的一草一木。每当我有困难,我不开心了,我就会想,不要紧,我还拥有两个幸福的家庭和一个阳光健康的儿子。
纸短情长,写不尽三院人的深情厚谊,团结博爱,勤劳勇敢,善良真诚。三院人深深的爱着三院的一切。
三院是我的人生收获的另一个家。




上面照片皆是那段时期拍的。上面那匹马是儿子三年级时第一次画的,画完他曾大声舒发:"我愿做一匹骏马,奔驰在美丽的大草原。"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网友评论
照片中的小男孩儿真棒,画的马笔法虽然很幼稚,但能感觉出力量,再接再励,争取将来能进美院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