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磬同音
沈无咎,字子慕,乌程人,少工诗,性疏傲,尝以鬻鱼为业。所居有渔庄亩许,得鱼则跣足入市,所需值不二言。
又善结彩珠为灯,挟灯赴广陵求售。一日,过某商门,商素闻其名,还其灯,以白金一镒为赠。无咎大怒,委金于地曰:“若较价值,吾不怪。牧猪奴何知,而令我受腥膻物耶?”毁其灯,不顾而去。
客武进,一时士夫多与之交,其诗名《梦花集》。女子汤朝,武进吕氏侍儿也,字蕉云,亦能诗,见无咎诗而好之,因题四律以示无咎,遂聘为妻。于是朝诗益进,遂以所酬唱者合刻之,名曰《笙磬同音》。
〔试注〕
1、笙磬同音:比喻人事协调,关系和睦。出自《诗经·小雅·鼓钟》:“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2、沈无咎:《湖州文献考》:沈无咎,字子慕,号梦诗,长兴人,与金坛汤蕉云合婚,夫妇隐居酬唱相乐,逝后集合刻名《笙磬同音集》,无咎因自幼生活孤苦,故其诗“多幽悒悲愤之音”。乾隆庚申时长兴县令鲍鉁重其诗,葬无咎,并立碣:“清诗人沈无咎之墓”。雍正时刻《梦华诗稿》1卷,附其妻《蕉云诗稿》1卷《补辛卯前诗》1卷,今存浙江图书馆。同治《湖州府志》记,另有《梦华集》、《梦华续集》、《荆溪渔隐集》。
3、乌程:乌程,古县名,在今浙江湖州。公元前223年,秦朝时期改为菰城为“乌程”,以乌巾、程林两氏善酿得名。民国废并为吴兴县。
4、跣:xiǎn,赤脚。
5、牧猪奴:赌徒。《晋书·陶侃传》:“樗蒲者,牧猪奴戏耳!”
6、腥膻物:又腥又膻的东西,比喻丑恶污浊的事物。晋·葛洪《抱朴子·明本》:“山林之中非有道也,而为道者必入山林,诚欲远彼腥膻,而即此清浄也。” 南朝·梁·沉约《需雅》诗之三:“终朝采之不盈掬,用拂腥羶和九穀。”
7、汤朝:(1674—1723),字蕉云,号樵楹,又号华严女子,金坛人。诸生沈无咎妻。婚后蕉云夫妇避地宜兴,所居一亩之室,流水环绕,隙地皆植梅菊,唱酬相得。蕉云卒葬黄龙山,子慕为筑埋诗亭于墓侧。所著《蕉云遗诗》一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