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八、应用禅理
[原文]嵩亭上人《题活埋庵》云:“谁把庵名号活理?令人千古费疑猜。我今岂是轻生者?只为从前死过来。”周道士鹤维,有句云:“大道得从心死后,此身误在我生前。”两诗于禅理俱有所得。
[译文]嵩亭上人所作的《题活埋庵》里说:“谁把庵名叫作“活埋?让人千百年来都费神猜疑。我现在绝不会轻生,仅仅是由于曾经九死一生。”周道士维有诗句说:“人只有在心死之后オ可能悟出大道理,而我却被生前之事给耽误了。”两诗在运用禅理上均有暗含。
[笔记]袁枚老先生在这里,记述了应用禅理的诗。
禅诗,顾名思义,是指与念佛、参禅相关的诗,应是富含禅理禅意的诗词作品。禅诗或称佛教诗歌,是指宣扬佛理或具有禅意禅趣的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诗歌园地中又一畦奇葩,许多优秀禅诗至今仍具有不朽的魅力。
如佛祖的四言禅诗《诞生偈》:“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今兹而往,生分已尽”。
六祖惠能大师的五言禅诗《无相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都应是禅诗的杰出代表作。
嵩亭上人《题活埋庵》云:“谁把庵名号活理?令人千古费疑猜。我今岂是轻生者?只为从前死过来。”
周道士鹤维,有句云:“大道得从心死后,此身误在我生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