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笔记(2019.12.30)
第一
我是毫不治史学的。所以于史学很生疏。但记得宋朝大闹党人的时候,也许是禁止元祐学术的时候罢,因为党人中很有几个是有名的诗人,便迁怒到诗上面去,政府出了一条命令,不准大家做诗,违者笞二百!
而且我们应该注意,这是连内容的悲观和乐观都不问的,即使乐观,也仍然笞一百!
那时大约确乎因为胡适之先生还没有出世的缘故罢,所以诗上都没有用惊叹符号,如果用上,那可就怕要笞一千了,如果用上而又在“唉”“呵呀”的下面,那一定就要笞一万了,加上“缩小像细菌放大像炮弹”的罪名,只少也得笞十万。衣萍先生所拟的区区打几百关几年,未免过于从轻发落,有姑容之嫌,但我知道他如果去做官,一定是一个很宽大的“民之父母”,只是想学心理学是不很相宜的。
然而做诗又怎么开了禁呢?听说是因为皇帝先做了一首,于是大家便又动手做起来了。
——鲁迅《集外集拾遗3·又是古已有之》
半井简评:先生真是“调皮”了,胡适新诗的标点符号成了个“梗”。《胡适的日记》中曾记:我没有文学的野心,只有偶然的文学冲动。我这几年太忙了,往往把许多文学的冲动错过了,很是可惜。胡适博士的文学冲动有一部分化为了新诗多篇,这里抄一首——
开的花还不多;
且把这一树嫩黄的新叶
当作花看罢。
这首诗,胡适在日记里曾说此诗是由他凑的一首七绝里的一句“高枫叶细当花看”。
回到文本,先生说的还是滥权之事。
第二
但见那老婆婆所坐之处是个天然生成的石窟,深不见尽头,顶上有个圆径丈许的大孔,日光从孔中透射进来,只是那大孔离地一百余丈,这老婆婆多半不小心从孔中掉了进来,从此不能出去。这石窟深处地底,纵在窟中大声呼叫,上面有人经过也未必听见,但她从这般高处掉下来如何不死,确是奇了。见石窟中日光所及处生了不少大枣树,难道她恰好掉在树上,因而竟得活命?杨过见她仅以若干树皮树叶遮体,想是在这石窟中年深日久,衣服已破烂净尽。
——金庸《神雕侠侣·地底老妇》
半井简评:悬念迭起,读者读到这里应该能明确感知到所谓“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意思了,平日里做小说阅读题,情节题了,常有“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之类的答题套路,只是常有学生说“老师啊,我真没有被激发阅读兴趣啊,这故事我都没读懂呢”,考试所选小说,能有多少真正激发阅读兴趣的?即便是有,也被那选择题和问答题吓没了。
第三
![](https://img.haomeiwen.com/i3598861/62b48e0314a00044.jpg)
纳西索斯(又译为那喀索斯)
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创作于1594-1596年间的油画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