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认识了一个读书人,事实上距离真正“认识”还挺有距离。上次在豆瓣给好朋友写征友帖,被朋友们转得比较多,于是被私信说,觉得我还蛮有趣,想要互关一波。我当然没问题,互关一波后,每天都能看见这位朋友读书的摘抄,或者笔记。
于是好奇看了一眼这位朋友的读书记录,并不算特别多,看一眼豆瓣账号的加入时间,才半年不到,这就合理了。短短半年标记了65本读过,这个倒确实是他日常阅读的速度了。
于是对这位朋友还挺好奇,但日常的摘抄,我却无从下手去体会他的表达。每个句子都需要在整体的大环境之中去体会其意图,对于稍微咬文嚼字的表达,我常常懒得深思。对于他的读后感,我当然认得每一个字,但所有的句子组合在一起,总是让我有一些困惑。就很想问,所以,你到底想说什么呢?
容我摘抄一句:“我们要向何处去?时间的尽头是什么?人给自己的痛苦套上了时间。人因过去的缘由而痛苦,又把痛苦延伸到未来。这样便产生了绝望。”
痛苦延伸到未来产生绝望,我理解这个意思,但我更想看到生活与这句话的关系。我期待细节。
我想起我过去总忍不住问自己,我到底希望自己能写下怎样的文字。这种自问总在我写下日记之后浮出。显然我的文字是需要承担对我自己说话这个功能的,但当我企图用文字对其他人说话时,我就忍不住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够更加专业,更有信息量,更有逻辑。
但,我真的想这样对人说话吗?说真的,我平时会喜欢看这种文字吗?想到这里,我大概能知道,我想写出我自己也乐意阅读的文字,这个是底线。
日记写得多了,也渐渐体会到,与自己沟通当然可以随性。而与人沟通,则需要更直白的话语,更完整的逻辑链条,更清晰的背景。文字到最后就是沟通,即使是写给自己的,当日后的自己再次阅读时,也是一次跨时间的沟通,也需要够直白、够完整,才能去体会当时的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