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对医院是没有好感的。
下午请假去医院复查,预约的是下午2:30~3:00的专家门诊,在1:30分到医院,因为没有带诊疗卡,也不想再去办,就准备在窗口排队取预约的,大厅熙熙攘攘,几个窗口都是长长的队,我选择了一个相对较少(其实都差不多)的队伍去排,结果等了十分钟,队伍前面竟然还没有动静,我身后已经陆续又有很多人站在队伍里。我不解的往前看,才发现,窗口都还没有开,据说要等到两点才开。看着长长的队伍,计算一下到我取号的时间,果断的花了100块去自助取号机办临时诊疗卡取号。
自助取号机签站着一对叔叔阿姨,拿着身份证和100块钱,乱点着屏幕不知所措。其实按照提示文字操作应该不算难,但想到我的父母,手机很多应用,教了很多次,有时还是不会,索性说不学了,说有我在就好了。于是我帮他们取了号。生病本来就是一件难过的事情,去医院就诊的过程中也有很多难的事。
挂号完毕就按照提示去4楼专家门诊候诊,当然依旧很多人。因为2:30才上班,灯还没有开,阴雨天走廊里灯很暗,我试图拿出一本书试图看一下,也放弃了,戴上耳机听起了音乐,听着听着也不知道在听什么了。
医生来迟了,和我同一时段的5个人,我是排在第2个,3:00才见到医生。我挂的专家号,所以我一见到医生蛮惊讶的,蛮年轻的女专家,虽然她没有穿白大褂,我也没有怀疑她的能力,一方面年级轻轻就是主治医师坐专家门诊,肯定医技过人吧,另一方面,她身后站着两个小姑娘,拿着笔和本子,在专心的听着记着,应该是印证了我的判断。只是她不爱笑,画着精致的妆,蛮严肃的,但是说话也并不苛刻。
简短的交流之后她给我开了单子去做抽血检查。当然,抽血的人,依旧很多。暖心的小插曲是,在我抽血的时候,小护士温柔的对我说别怕。
有一个原血样品是要送到内科楼一个病房区,手里握着刚抽的血样,还是温温的,感觉也怪怪的,我加快脚步,穿过长长的室外走廊来到内科楼。在楼下等电梯,等了很久,我改去爬楼梯了,还好才6楼。6楼是病房区,我把样品交给值班的护士,她拿去做检测,让我等结果。护士和医生很忙,不时响起病床的呼叫,还有急诊转来的病人,他们来回经过,除了忙碌的焦躁,面对各种情况,看不出别的情绪,可能是因为习惯了吧。不算宽敞的楼道,让我总感觉自己不知道站在哪里好。真的不喜欢这里。
拿到结果回到门诊,已经快到下班时间了,挂号收银和取药工作人员都准备下班了,可是队伍依旧是长长的,保安过来告诉大家都不要排了,可是好像并不起什么做用。拿完药回家,刚出门遇见一个姑娘在边走边哭,父亲笨拙的安慰,说我没事儿,姑娘带着哭腔说“太欺负人了,跑了这么远,花了几十块钱挂了专家号,没说两句就不耐烦的打发走了”。
我特别理解她的无奈与悲伤,当你生病时,医生是你全部的希望,可是当你在医院时,很难被尊重或者重视,去看病的每一步都有无奈和艰难,医院的服务并不贴心也没有办法提出意见,收费很贵,医药费动不动就几千块,我们也省不掉。
在疾病和生死面前,我们无能为力,我们无奈,我们就像一个坏了的物件,没有灵魂。
回到家,妈妈说,不求挣很多钱,只求家人都健健康康的,我也这样想,我尽我所能的去追求我想要的东西,前提是我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无法想象自己躺在那里的画面,我无法想象遭遇那种无奈时我应该怎么办。
所以,我会加油,保护好自己的身体,照顾好我的家人。
如果可以,我再也不想去医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