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对月
唐·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①,共看蟾盘②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③,不曾私照一人家。
注释:
①三五:十五日,中秋节就在十五这日。
②蟾盘:古人对月亮的美称。还有婵娟、蟾轮、冰轮、冰魄等,都是称赞月亮的。
③天头天尽处:古人认为天和地都有尽头。
赏析:
曹松,字梦徵,晚唐诗人,有《曹梦徵诗集》三卷传世,诗风近贾岛,精练清隽,因“一将功成万骨枯”之句闻名。
比之古今咏月佳篇,曹松这首《中秋对月》或许相形见绌,但全诗立意新颖、语言明快、造境浅雅、情真而挚,却也可圈可点。
诗首句“无云世界秋三五”,起笔朴秀,别有韵致。“无云”述长空浩荡、朗朗晴明;“秋三五”意为中秋,应题。次句“共看蟾盘上海涯”,承前。“共看”显然不是一人看;“蟾盘”为月的别称,和“对月”;“盘”含蓄地表明月形浑圆,照“三五”;“上”摹写月升之态,动感十足;“海涯”为海边,有天涯海角之意。
三句,诗人转笔,从人们争相赏月的情景,写到了月的无私普济。古今四海,明月同轮,无拘是谁,赏的都是一样的月,哪怕“直到天头天尽处”,这皎皎之月,也“不曾私照一人家”,不偏不袒,普照天下,所以为人喜,为人敬,为人慕,所以,人才争相赏月,前后之意,至此浑然相合。
另,诗人写月之普济无私,实则也是在托寄,在抒情,是以月之不偏不倚,表达了自身万物平等、大世大同的襟怀与思想。这种认知,放在今日,或许无奇,但在古时,无疑是极超前、极难能可贵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