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咏中秋节古诗词赏析(一)
王传学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八月也称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2006年5月,中秋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为我国的法定节假日。
在远古时期,人们对月亮固然更多的是崇拜,但是在崇拜之余,也会感受到月色之美。《诗经》中就留下了抒写柔美月色的诗篇,《陈风•月出》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的诗句;东汉时期的《古诗十九首》中亦有《明月皎夜光》的诗。但是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出现了文人玩月蔚为风尚的现象。据历史学家推断,中秋赏月的风俗,最初是由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时歌•秋歌》中,就有“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的描写。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根据民俗专家的考证,中秋节作為一个民俗节日约形成于唐宋之时。嫦娥奔月、吳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玄宗游月宮等神话故事的出現,使中秋赏月的习惯越來越盛行。《唐书﹒太宗紀》便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而由于帝王的提倡,唐代时的赏月已经泛化为一种民间习俗。屆時,全家团聚,再登台或泛舟观月,饮酒作乐。
唐朝,社会安定,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思想空前地开放自由,唐人也继承了魏晋风度的潇洒。这种盛唐气象导致赏月活动更加风行,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唐诗中记载农历八月十五或其前后赏月的诗歌十分丰富。
中秋,一年中最美、最大的月亮高悬夜空,总是引得人们思绪飞扬,感慨万千。诗人们欣赏明月,赞美月下美景,表达了对中秋美景的喜爱。
先看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玩月》: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 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首联描写中秋的月光如水一般,一次就浣洗了整个尘世,形象生动。颔联点出了酷暑初退凉秋即至,九霄清净,万景澄明,一派开阔之象。颈联写星辰把光彩让给明月,金风拂寒露,熠熠晶莹。人间变幻莫测,月宫长久永恒。诗人将中秋月夜的清明澄澈描绘得生动传神,让人读之如置身于晶莹透彻的月宫之中。尾联由天上想到人间,对比之中似寓感慨。人间尘世变迁往复不断,然而天上玉京依然是这般闲适从容(“玉京”在这里代指明月)。
虽是“玩月”,但读来却觉满卷月华,天上人间,心摇神荡,足可见诗人运思的匠心。全诗气象万千,将玩月之情洗炼而出,飘飘然毫无俗尘气,读来令人神往。
唐代诗人徐凝写有一首《八月十五望月》:
皎皎秋空八月圆,
嫦娥端正桂枝鲜。
一年无似如今夜,
十二峰前看不眠。
诗人于中秋之夜在山间欣赏月色。仰望天空,一轮皎洁的圆月高挂天穹,仙女嫦娥端坐在桂树下,桂枝鲜艳,桂花飘香。诗人感叹道:一年中没有哪一天能像今夜这样,通宵达旦地在十二峰前欣赏月色。诗人将想象与现实结合,极写自己欣赏中秋月色美景的喜悦之情。
五代僧人明光的《中秋玩月》,写得很有气魄:
团团离海角,渐渐入云衢。
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衢:四通八达的道路,云衢则为云中之路
明光是五代十国时南唐金陵金轮寺诗僧。作此诗时,正值南唐先主李昪欲登基,忽夜半寺僧撞钟,满城皆惊。天亮查问,欲斩撞钟者。明光到案后,禀知玩月得诗,并诵此诗,先主闻而甚喜,释之而去。这首诗明明是描绘中秋之夜,月上中天的美景,李昪附会成为庆贺自己受禅登位而作,引为祥兆,纯属巧合。不过,诗写得也的确很有声势,大气磅礴,不失为大手笔。
晚唐诗人曹松的《中秋对月》,表达了对光明普照的赞颂:
无云世界秋三五,
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
不曾私照一人家。
此诗写出了诗人对光明普照的赞颂,体现了诗人的美好追求。
“无云世界秋三五”,“三五”是指十五天,“秋三五”就是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意思。这一句是说中秋节这天,整个世界都没有云彩,晴空万里。r> “共看蟾盘上海涯”,“蟾盘”,说的是月亮。这句是说:大家都在争相观看从海面尽头冉冉升起的一轮明月。前两句为我们描绘了一蝠天空晴朗清澈,人们争相观赏大海尽头升起一轮明月的图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天头天尽”,指天边、再没有天的地方,古代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圆再大也有边缘,所以古人觉得天和地都是有尽头的。这两句是说:一直到天边的尽头,再也没有天的地方,天空中的月亮放出来的光,都不会只给一家人放光明。言外之意就是说,月光是公平的,对谁都不会偏袒,永远是普照大地,每个人家都能看到美丽的月光。
这里的“一家”,主要说的是“帝王家”,诗人表达的思想是,无论是皇帝,还是百姓,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应该是平等的。诗人以月光做比喻,赞美了中秋月亮的光明磊落、公正公平,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所处的社会像中秋明月那样公平、公正的愿望,也表达了他天下大同、万物平等的博爱思想,隐含着对不公正、势利和偏私等丑恶德行的讽刺。
唐代的中秋赏月已经带着浓厚的思乡、盼望团圆的感情。赏月一般是亲友聚集在一起,一边宴饮,一边赏月聊天,文人则对月赋诗。也有人独自赏月,独赏明月留下的记载也多为怀乡思友之作。一个人离开亲人。羁旅在外,面对圆月,想到家中亲人也在欣赏明月,为月圆人不圆而伤感,并将这种憾恨写在诗歌中。
先看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秋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约公元767—约830年)字仲初。唐代诗人。曾辞家从戎十三年,写了一些以边塞战争和军旅生活为题材的诗篇。曾任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官至光州刺史。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反映社会现实,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又写过宫词百首,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有《王建诗集》10卷。
杜郎中,名杜元颖,王建的好友。
在唐代咏中秋的诗篇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耀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就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这句诗让人联想到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而且不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玉兔,那挥斧的吴刚,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也是如此。诗句带给读者的是十分丰富的美的联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之人遥望明月思念家乡亲人。诗人不从正面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而是用一种疑问式的委婉语气道出那绵绵的愁思会落在谁家。
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点明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道出: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谁家”,就是“谁”,“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后两句不直抒自己入骨的相思之情,而是用委婉的问句表达,这样便有言外之意,即“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这一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今夜月明人尽望”一句,点出八月十五日赏月是社会上人人所做之事,已然成为一种深入人心和全社会的风俗。
再看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公元678—740年)一名博物,字子寿。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唐代有名的贤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袭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此诗写道:漫漫长夜里,积郁在心中的满满相思,如月影般摇漾不定,把蜡烛吹熄,你才会觉得盈盈的月光照得满窗满室,你的身边包围的都是滋润的月华;在月光中,披起衣服,或者静坐,或者独行,凉意渐起,原来白露已经沾上衣襟。都说“明月千里寄相思”,但相思怎么寄?明月怎么付邮?“不堪盈手赠”,我想伸手捧住明月,想把手中的月光送给心中牵挂的友人,但月光似水,不能在手心留存片刻,那我还能怎么办呢?不如回去,带着月光入梦吧。也许你在梦中,可以掬起一捧月光,交在他的手心。也许梦里月色,真切映照出那位充盈心间的挚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所有的明月中,中秋的明月是天心的图腾。所有的牵挂,所有的怀念,都在同一个时刻抒发、寄托。千古中秋月夜,不变的是中国人的心灵。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抒写了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此诗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诗的基调应该是悲伤苍凉的。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归心折大刀”说的是吴刚在月宫被罚砍桂花树,杜甫猜想,吴刚也不是情愿砍树,一心想回到人间来。归去之心,竟然折断了砍树的大刀。“蓬”,蓬草,遇风飞转,故叫“飞蓬”。这里诗人用“转蓬”遇风飞转的形象,比喻自己飘泊不定的生活,隐示自己羁旅漂泊的苦味。由景入情,用转篷象征自己漂泊无依的情状,写出了空有归心只可惜无处还乡的凄凉。“行地远”,指诗人自己当时处在偏远的夔州,借此表达了反对战乱的思想。
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极力写月亮之亮,进一步反衬自己思念远征的亲人,祈愿平息战争,国泰民安。末两句“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意思是说,这个时候仰望玉兔(指月亮),简直会数得清它的毫毛,形容月亮极其明亮。诗中的反衬手法,在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避乱生涯中的愁闷。
面对中秋明月,诗人更多的是对友人的怀念。请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
银台金阙夕沈沈,
独宿相思在翰林。
三五夜中新月色,
二千里外故人心。
渚宫东面烟波冷,
浴殿西头钟漏深。
犹恐清光不同见,
江陵卑湿足秋阴。
白居易和元稹并称“元白”,他们一生唱和不断,这些感人至深的诗词见证了他们至死不渝的真挚友谊。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八月十五的夜晚,翰林学士白居易在长安的翰林院值班,而此刻,元稹被贬在江陵任士曹参军,两人分居二千里之远。白居易作此诗寄托相思之情。
诗中写道:今夜月色分外明朗,我一人独在翰林院值班,寂寞难耐,对着月色在想念你;你远在二千里之外,想必也在赏月,也在想念着我。这中秋夜的新园的月色,好似二千里外的朋友的心意,朋友的心意随明月照进了我的生命之中。诗人以己之心,推友之心,友情之重,千里同思,形诸笔端,有感人之力。
白居易另一首《中秋月》,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更多的失意之人:
万里清光不可思,
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
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
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
玉兔银蟾远不知。
明月皎皎,清辉万里,到底它藏了什么样的秘密,徒增一段段忧伤离恨,人在天涯,月在天涯,到底它把清光洒在了谁的心上?
“谁人陇外久征戍?”是那些远戍边关久久未归的人。“何处庭前新别离?”是谁在月光下道别?是谁又新添一段眷恋相思被明月照亮?“失宠故姬归院夜”,如花的美人年老色衰,失宠之际回到深深院落,只有明月岑寂相伴。“没蕃老将上楼时”,那些流落在异邦他乡的戍边将士,此时在异乡独上高楼,他们望见的可是照着故乡的月光……
这都是一些人生失意之人。也许,人得意的时候更多是在太阳下花团锦簇、前呼后拥;而在失意的时候,才知道明月入心。“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月宫的玉兔银蟾真知道人间的心事吗?其实,只是人生有恨,在中秋月夜都被明月勾出来了而已。
再看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
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
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
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
今夜清光似往年。
此诗作于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当时,白居易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居住在浔阳。同是中秋,同是明月,如今的环境,与当年清澈优美的曲江,与繁华满树、仕女如云的杏园,有天壤之别,怎不令人黯然神伤。伫立远望,看得见月亮,却看不见遥远的故乡,不能与亲人团聚,中秋过几度,何时还故乡?诗人通过今昔对比,强烈表达了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忧伤感情。
诗人面对与往昔相似的中秋明月,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感慨。诗人进行了一系列对比:在望月地点上,去年中秋节是在京城中的曲江杏园边欢度的,今年中秋节却在被贬之地湓江度过。在过节情景上,去年的欢乐之景与今朝的冷清之景形成鲜明对比。在情感基调上,昔之乐游与今之苦叹,昔之欢乐与今之愁苦形成对比。在这些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也在暗示自己无法主宰命运的无奈和感伤之情。
其实,诗人就是在特定空间面对这个特定时间的月亮引发的人生感慨,诗歌首颔联正是诗人关照月亮的思考。从逻辑上应该“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抬头望月,触想到“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的月下之景,诗歌却从对面飞来着笔昔年往事,描绘出一幅中秋月明、曲江池畔、朝廷盛会欢饮图;只有这样,才能显出颔联的今年贬谪的“湓浦沙头水馆前”的失落。繁华的过去越明朗,对照今日的凄冷就越有感觉,以此造成的昔今悬殊反差,犹如从天堂掉入地狱的悲苦感。诗人不厌其烦地重复“八月十五夜”,显然它带给诗人的心灵是震撼的,也是惨痛的。它让诗人不堪回首昨日的欢乐,独自苦品着眼前的寂寞和凄苦。诗中对比的不仅是时间,更是情景意境的对比,今晚观赏的不单是月亮,而是面对年年仰望相似的月亮情景下的心情,是一种过去到现在的物是人非的感伤情怀。
颈联写望乡和见月。诗人的孤寂和凄苦,想通过望乡排遣,其结果没有望到自己的故乡,反而强化了内在的主体孤苦体验。“见月”就是观赏中秋明月,那是一轮圆月,但诗人发问的竟为“几回圆”,显然这圆月在诗人眼里不圆,这种发问折射了诗人由外在之物的中秋明月到内在之情的孤寂凄苦。诗人希望能望到家乡带给自己温暖,能看到心中一轮明月留给自己关怀,却出现相反结果,徒添了不尽的凄苦感。
尾联再现秋风月光。“昨风一吹无人会”,过去没有人领会这凄厉秋风的凉意。能忽略这凄厉秋风的冷意,一定是人们沉浸在无限的喜悦里,已然忘记了秋风的凄冷,这里突出诗人过去日子的欢快感。“今夜清光似往年”,一是说今夜的月和往年是相似的,月亮还是昔日的月亮,暗含了人已不是昔日的意气之人了,照应诗歌前文对比的物是人非的无奈悲苦;二是言今夜的月亮似往年,但这样的月光照在身上,却令人清冷至极,置身“湓浦沙头水馆前”环境里,心内却是清冷感。诗歌在这里进一步强化了诗人贬谪后面对十五明月带来的凄苦怅惘失落之感。
唐代诗人张祜的《中秋月》,透露出浓浓的乡思:
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
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
绝域行应久,高城下更迟。
人间系情事,何处不相思。
此诗上半部分写中秋美景,突出中秋月夜的清爽素洁、万里澄明的特征。下半部分写自己久处边塞,在月圆之夜不能与亲人团圆的愁绪离情,字里行间透露的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
同样写中秋月,唐代诗人李峤的《中秋月》(之二)写得别有新意: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全诗的意思是:皎洁的中秋圆月升上了天空,人人都说四海之内都是天气晴好月光普照。你怎么知道在千里之外也会是这样,说不定那里是又刮大风又下雨呢!
诗人对古代的一种习惯看法提出了疑问。古代认为,中秋这天,是阴是晴,普天之下,万里之内,都是相同的。可诗人却认为,这里天晴,安知千里之外不刮风下雨呢。诗人的这种看法,是符合现代自然科学的,一个地方天晴,几十几百里外就在下雨,这是常见的事,中秋节这天,也不会例外。诗的新奇立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