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拖延心理学》

《拖延心理学》

作者: 南柟 | 来源:发表于2021-03-22 09:37 被阅读0次

转自喜马拉雅

01听前思考

你在拖延的时候,心里真正害怕的是什么?

家庭如何让一个人养成拖延的习惯?

有哪些技巧可以减轻或者战胜拖延症?

02 书中金句

在现代社会的匆忙步伐中,在事事高标准严要求中,我们中很多人躲进了拖延的避风港,这难道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吗?

拖延企图逃避的不是某个任务,而是由这个任务引发的某种感受,尽管你可能没有意识到。

根本而言,拖延的问题是一个人跟自身如何相处的问题,是有关一个人自我价值感的问题。

有一些害怕成功的拖延者担心:如果他们不再整天混日子而开始认真工作的话,他就会一直这么干下去,永远也不会有混日子的自由了。

完美主义的拖延者往往对自己期待过高,不够现实,你需要问自己一个重要的问题:你是为了让自己取得进步,还是为了让自己陷入沮丧和挫折而设立标准呢?

所有家庭经历都会给孩子留下关于怎样被爱的某些观念。在有些家庭中,爱是无条件的,人人都以他们的本来面貌被接受,而在其他一些家庭中,爱是有条件的。

03精华笔记

《拖延心理学》自出版三十多年来,帮助了全球数以千万的,被拖延问题深深困扰的人们,让他们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它的两位作者简·博克和莱诺拉·袁是全球最权威的“拖延问题”专家。早在1979年,她们就创设了全球第一个拖延者团体治疗课程。在之后的30多年里, 他们只专注于“拖延”这一主题的研究。

一,你为什么会拖延?

本书的作者通过多年的研究和临床治疗发现,拖延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时间管理问题,也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

在这里,我们将从情绪,人际关系,家庭以及时间冲突这四个方面来探讨拖延的根源,看看你是如何变成一个拖延者的。

1.拖延的情绪根源。

相信每个人在拖延的时候,心情绝不是真正轻松、淡定的,他们会焦虑、恐慌,他们的内心充满着内疚和自责。

为什么他们宁愿忍受这些糟糕的感受,也要去拖延呢?因为他们在借此回避更糟糕的感受和情绪,回避他们更加不能面对的东西。比如,害怕失败,害怕真实的自己不能被别人接受。于是,他们希望通过拖延,来拼命地避免这样的痛苦。

2. 拖延的人际关系根源。

在人际关系中,榜样的力量在拖延症的形成中,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我们会想变得跟榜样一模一样,可是一个被理想化了的成功榜样其实是无法被模仿的,于是,你很可能拖延着不去做某件事,这样你就不用觉得自己不如榜样,并因此感觉很失败和低人一等。

3. 拖延的家庭关系根源。

家庭关系是最亲密的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对拖延者的影响更深远,也更不易被察觉。所以也是作者论述的一个重点。

本书的作者发现,一共有五个基本的家庭倾向是形成拖延的心理因素。这五个倾向分别是:施压、怀疑、控制、依附和疏远

施压的倾向常常出现于以成就为驱动的家庭中。会让孩子恐惧失败,害怕一旦做出错误的决定,就会迎来灾难性的后果。于是,他们用拖延来回避努力。

在怀疑倾向主导的家庭中,父母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孩子的能力表示怀疑或否定,比如“学数学是女孩子的弱项”。孩子长期面对这种怀疑的信息,很可能会真的相信这些话。无论遇到任何事,他们都会畏缩不前。

在控制倾向严重的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生活指手画脚,越俎代庖。一个孩子如果没完没了地接收指令,他就会感到,自己没有权利拥有独立的自我。等到他长大了,他会通过拖延和拒绝做事,来激怒有控制欲的父母,或者激怒其他对自己要求严格的权威,比如领导,来削弱他们对自己的控制。

在一个以依附倾向为主的家庭里,孩子不会被鼓励去创造自己的生活。父母对他们的过度保护和关照,会让孩子缺乏自己独立生活的信心,他们甚至会认为,离开家,拥有自己的生活、发展自己的事业和兴趣,是对家庭的背叛。所以,如果成功会让他们离开家庭,或者让他们产生“我即将背叛家庭”的想法,拖延就可能出现,帮助他们继续依附在自己的家庭上。

在疏远倾向的家庭中,家庭成员缺乏互相的关心和情感联结,父母与孩子在情感上比较疏离,当遇到麻烦的时候,孩子会感到孤立无助。

孩子长大后,独立工作会触发他们的空虚和孤独感,于是他们会用拖延的方式来回避一些需要独自完成的事情。

4.拖延的时间冲突根源。

我们对于时间流逝的速度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这就是“主观时间”。拖延者的主观时间感与客观的时间发生冲突,这可能让他们错误地预估完成一件事需要的时间。而如果一个人对时间的感知和我们实际所处的人生阶段不相符合,他也可能会拖延。

二,拖延症怎么治?

技巧一,列清单清查你的拖延行为

你可以写下2-3个自身的拖延经历,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是什么诱发了你的拖延?你的感受如何?最后结果又是什么?你要问问自己,这些拖延行为是否存在共同的主题或模式。

你还要列出这些拖延行为带来的外在后果和内在后果。同时,你要思考,什么事总让你拖延,什么事能让你准时做到?而这两种事之间,最关键的区别在哪里?

技巧二,指定明确可操作的目标。

回顾、分析完自己的拖延史,第二步你要对你的目标进行重新设定。什么样的目标是可操作的目标?

首先,它是具体的、合理的、务实的。比如,相比“我要写书”这个目标,你不如定个更务实的目标——“我要在2小时内写完第一章的序言”;

第二,它是可被观察的。比如,你的目标是“我今天一定要把简历更新了放在网上”,当你完成目标的时候,这个结果是可以被看到的。

你可以将目标分解成具体的步骤,你还可以给每个小目标设定一个必须完成的时间期限,比如把30分钟花在做某件事上,并保证不去改变这个时限。

技巧三,列出你的“非计划”表格。

这个表格可以帮你做好时间管理。它是一个每周日程表,你要在表中列出接下来的一周里所有你“必须做”的事情,把各项活动所要占用的时长标示出来。

这张“非计划”表格中的空格就是你还没有被安排掉的时间,也就是你还有多少时间是可以利用的。通过这个表格,你可以慢慢学会精确地预测一件事需要花费多少时间。

技巧四,学会拒绝。

有时候我们拖延,是因为我们无法直接拒绝做某件事,只好用拖延来间接地表达拒绝。拒绝你觉得不必要的事,做更多你所热爱的事情,让它们在你的生命里占据更多的时间,而不是浪费时间去拖延。

技巧五,用正念来减轻压力

无论你是在拖延,还是在治疗拖延,都会感到压力。作者提出的一个减压方式是正念的呼吸方法。

具体怎么做呢?首先,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这时我们就会主动去感觉呼吸的过程,并留意呼吸的感受以及我们的反应。我们还会注意到自己是否正在专心呼吸,一旦发现自己走神了,我们就要有意识地把注意力带回到呼吸的过程。若没有保持正念,表面上我们安静地呼吸,但也许我们同时在思考一百零一件无关的事情。

我们可以从觉察呼吸及身体的感觉,慢慢延伸到觉察自己的所思所想,用这种柔和而警觉的方式觉察自己,会增加对自己的了解,并为培育平静和愉悦的心境创造条件。

相关文章

  • 《拖延心理学》

    这是第一本描述关于拖延心理学的书。内容主要从何为拖延心理、如何看待拖延心理学、拖延的影响、拖延的历史、如何克服拖延...

  • 2016-1

    拖延心理学

  • 拖延

    拖延心理学

  •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 (上)

    书名:拖延心理学 作者:简·博克、莱诺拉·袁 标签:拖延症 | 心理学 笔记时间:2016/9/25 拖延VS行为...

  • 战胜拖延症推荐书目!

    《拖延心理学》简•博克、莱诺拉·袁著:“拖延症小百科”,适合惯常性拖延症自我剖析 - 《拖延心理学2》皮尔斯•斯蒂...

  • 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 拖延心理学

  • 学习笔记

    最近读了拖延心理学这本书,从心理学角度阐述了拖延的问题。 作者指出,并不是每一个做事爱拖延的情况都叫拖延症,有些人...

  • 你有拖延症吗?

    读《拖延心理学》…… 《拖延心理学》这本科普类自助书,它解释了“拖延症”这个英文单词是怎么发展而来的,为我们剖析拖...

  • 如何治好拖延症?

    【读书笔记】 「深度干货」3位心理学家,4个心理学方法,分分钟干掉你的重度拖延症! 一.如何摆脱拖延症? 说起拖延...

  • 2019-12-28《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思维导图7.PNG 20200110《拖延心理学》 拖延vs行为 (2019.12.28) 拖延的两个根源拖延的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拖延心理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wtz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