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著花未?

作者: 微末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7-02-05 20:11 被阅读0次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写梅的诗词多得难以数计,思乡的诗歌更是不计其数,王维的这首五言绝句却在思乡诗、咏梅诗里皆堪称精品。二十个字,缓缓念来,心头一定萦绕着一种说不清的情绪,如阳光轻轻摩挲肌肤,如微风微微拂过脸颊,如溪水缓缓淌过双足……

           初唐诗人王绩有一首《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全诗120个字,开篇“旅泊多年岁,老去不知回。忽逢门前客,道发故乡来”,接下来,诗人忍不住询问家中老朋友们是否安好?孩童们是否长大?……从哪里移来的竹子?又栽种了几棵梅树?……院中的果实哪一种先熟?林中的花哪一种后开?……家常絮语,质朴自然,平淡中自有深情。

           王维却只用了二十个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这简单的十个字,异乡遇旧友的惊喜,激起的关于故乡的种种回忆与牵挂,“故乡事”,大大小小,千头万绪……难以言表的纷繁复杂的情绪全都蕴含这十个字里。

           如此丰富的情感,接下来十个字要将情感承接,且流畅收尾,很是不易。王维却仿佛在千钧压顶之时,以极轻极淡的口吻,问道:“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故乡的亲朋好友一草一木,皆会引发离乡之人无尽的情思,而绮窗前那一支梅花,成为思乡情怀里形象化的意象,在寒风中静静伫立、散发着幽香的梅花,仿佛凝结着最美的景最真的情。一句轻轻的问话,既出人意表,又平实自然,将厚重的情以最诗意最舒展的形式表述出来,真正的“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十个字几近口语,质朴到看不到任何技巧与雕琢痕迹,然而对比着王绩的一百二十个字,王维的这首小诗艺术的功力真可谓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读王维的诗,感受的不仅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更值得寻味的是他表达情感方式的独特与隽永。“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在“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里,他不是去表达强烈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也没有质疑兄弟们是否在欢乐中忘记了他孤独寂寞的存在,而是淡淡道:想来在那遥远的故乡,兄弟们重阳登高,遍插茱萸,少了我一个。仿佛不是为自己的孤独在悲鸣,而是体贴着兄弟们原本可以齐聚的场景里少了他一个人,令对方有所缺憾。

          送别友人,他不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式的久久凝望,无尽的深情,不舍离去,也不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情相勉,他只是淡淡地说:“多喝一杯酒吧,出了这阳关,那荒凉的西域可没了我们这些老友”,他只是在送别友人回家之后轻轻地说:“你看春草明年又会绿,你回不回呢?”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浓烈而执着的情,显然不是王维的表达,王维的相思也是淡淡的,他只是说,春天的南国,红豆又长出了几枝?你多采一点吧,这红豆最能代表相思呢。

           王维表达感情的文字轻且淡,仿佛不动声色,不着痕迹,绝非是情感迸发的火焰,恰如春水,悠长静谧,以最体贴最轻微的方式,静静地萦绕,轻柔抚慰着心灵,不热不冷,不疾不徐。

           情感似火,往往能动人心弦,极富感染力,然而热烈的情感里也会包含着一种强烈的主观意识,仿佛我予你的深情,你需以某种感动与回应方才妥当。如火的热情,需要燃烧了自己,也往往会灼伤对方。而如春水的情感不是,它们只是静静萦绕着,似乎有,也似乎没有,不带一点强迫的意味。

           这世间,情是最说不清道不明的,我们很难勉强自己的内心,更难以左右他人的情感。有时候常常质疑,为何我们如此深爱着对方,而对方却并不领情?为何对方背叛了曾经的诺言,不再爱我们?我如此如此地爱你,你为何要伤害我?……大约我们忘记了,让你受伤的不是你如此爱一个人,而是你想要你爱的人爱你,其实令我们受伤的是执迷于爱自己。

          最长久最温情的爱,大约该是如春水般的吧?恰如王维的诗句,只是静静地流淌,只是深长地陪伴。

    图文皆原创,转载需注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寒梅著花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wweittx.html